执游网

空气净化器猫腻:几千元产品成本不足千元

  最近不少消费者在选择空气净化器的时候发现品牌太多、无从下手,而且价格差异非常大,甚至有廉价的净化器只要几十元就可以,一些进口品牌标价上万。

  

 

  定价虚高卖噱头 质量参差不齐 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抢滩” 业内爆料:

  广州日报讯 (记者薛松)最近不少消费者在选择空气净化器的时候发现品牌太多、无从下手,而且价格差异非常大,甚至有廉价的净化器只要几十元就可以,一些进口品牌标价上万。行内人士揭秘说,净化器几乎就是一个卖概念卖噱头的暴利行业。

  业界预计,随着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入以及新国标的即将出台,这将进一步规范空气净化器行业的发展,对行业中的各种乱象有一定遏制作用。

  业内人士:

  卖概念很暴利的行业

  由于国内一些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使得整个空气净化器行业出现爆发性增长,许多品牌都在过去的一两年中销售增加非常快,大量资本涌入这个行业,比如互联网企业如猎豹、360均在涉足,小米科技也即将推出净化器产品,一些很多小的创业公司通过众筹的方式进入净化器领域。

  一家互联网公司人士说,整个行业相当混乱,很多厂商特别是一些小厂商完全就是在卖概念卖噱头,而用户也不知道要买什么样的空气净化器,更不清楚买来之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效果。他认为,从技术和成本上来说,空气净化器核心部件是滤网以及包括电机、空气探头等其他部件,技术难度并不高;并且空气净化器的成本不高,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稀缺经济形成的暴利行业。

  价格虚高已是整个净化器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猎豹移动人士称,很多市面上三四千元的产品,其实从真实品质而言不足千元,然后由于消费者不了解,商家的夸大宣传,让消费者实际上为品质一般的产品付出了更高的价格,甚至形成一种认知:价格高的一定就是好产品。

  猎豹移动CEO傅盛表示,不久前从市面上采购了十几款净化器,把它们全部拆解,细细琢磨每个部件后发现,绝大部分产品都很粗糙,基本就是卖噱头、卖概念。他参观了南方几十家生产线,均是很小的工厂,生产十几款净化器。“所谓一些大牌子的空气净化器,实际上就是在南方一个小厂做了一个OEM,或者是ODM。”

  互联网靠增值服务赚钱

  对于众多互联网企业来说,他们认为自己进入空气净化器行业,将对行业起到良好净化作用。在市场上看到,几家互联网公司推出的净化器售价均不到千元,已对那些高价产品起到极大的冲击。实际上,这些互联网企业一般不靠硬件赚钱,因此能把价格做得很低,加上用户体验好,就能获取大量用户,然后通过提供其他互联网增值服务来赚钱。

  新国标有望出台

  山寨厂或出局

  监管部门也在介入。上月,《空气净化器》(GB/T 18801)国家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家标准委将于2015年上半年完成标准的审定与发布,这意味着空气净化器市场终于有望得到规范。随着国标将出台以及消费者对空气净化器行业更加深入的认知,空气净化器行业将迎来一次洗牌和整顿,一些受益于夸大宣传的中小厂商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而大型厂商也将更加规范地进行生产销售。

 

  不过,也有厂商人士说,新国标之所以一直难产,耗时长,最主要的原因不乏“各方利益难以权衡”,实际上后面是南北两股大的力量在博弈。而且,因为国家标准仅仅对空气净化器的安全性是强制要求,而对于性能是非强制性的,所以企业会选择性地忽略,使用迎合消费者的数据来宣传自己的产品,导致市场上到处都是“99%”“99.9%”指标,甚至国际知名大品牌为了得到完美的数据,选用1立方米的测试环境,而不是30立方米,测试时间开1个小时,而不是6个小时,消费者对此完全蒙查查。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