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苹果WWDC2024今夜来袭:Apple AI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北京时间6月11日凌晨1点,一年一度的苹果(193.12, -3.77, -1.91%)开发者盛会WWDC,即将在Apple Park拉开帷幕。这一次,苹果将为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呢?

  每年,苹果的WWDC开发者大会都排在谷歌(176.63, 0.88, 0.50%)的I/O和微软(427.87, 4.02, 0.95%)的Build开发者大会之后,位居第三。每一次,苹果几乎都不需要宣布一款产品来作为回应。但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苹果最大的竞争对手提出了大胆的AI计划。谷歌展示了最新的Gemini模型,微软也推出了强大的Copilot功能。现在,苹果必须加快步伐,证明自己在生成式AI领域并没有落后太远。

  01

  AI、AI,还是AI

  这些天来,投资者似乎只关注两个字母:AI。有消息称,苹果将在WWDC上宣布将AI融入其操作系统中,其中Siri是焦点。报道称,通过使用大型语言模型,苹果对Siri进行了重新设计,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用户想要什么,并更好地回应问题。确切而言,新版Siri将能够在苹果自家应用程序中为用户执行操作,使得该助手的功能要比当前强大许多。

  苹果将把其AI功能称作“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并将其内置到其应用程序中。除了Siri,其他AI功能可能包括消息和网页的AI摘要,以及笔记(Notes)和语音备忘录(Voice Memos)的实时转录。

  此外,一个定制的表情符号生成器即将问世,而图片(Photos)应用将允许用户使用AI从图像中删除物体和人。

  以下就是苹果将在WWDC上展示的一些AI功能:

  摘要:快速总结Safari中的文章和网页、会议笔记、文本消息、电子邮件和通知;

  智能回复:iPhone将创建对电子邮件和短信的全面回复;

  Siri:由于新的大语言模型,个人助理即将迎来改版;Siri将能够删除电子邮件、编辑照片或总结一篇新闻。将来,它可能还会与第三方应用程序整合;

  Xcode:与微软GitHub Copilot一样,苹果将允许开发者使用AI来完成代码,这可能会在明年推出;

  邮件:苹果计划推出一项类似Gmail的功能,对收到的邮件进行自动分类;

  AI创建的表情包:AI将用于创建自定义表情符号;

  语音备忘录:得益于AI,这款应用程序(Voice Memos)将自动转录录音;

  照片应用:苹果将使用AI来创建新的照片编辑功能,增强图像,从图像中删除物体和人,等等。

  WWDC主要是一场软件盛会,操作系统是主要的焦点。届时,苹果将展示iOS 、iPadOS、WatchOS、MacOS和visionOS等操作系统的最新功能。按照苹果的命名惯例,这些系统应该分别被命名为iOS 18、iPadOS 18、TVOS 18和WatchOS 11。至于MacOS,肯定会是第15版,但具体的名称仍是个谜。

  苹果头显Vision Pro的操作系统visionOS仍处于第一版,此次有可能会升级到第二版。新的visionOS版本将包括许多的辅助功能升级,例如系统级的实时字幕(Live Captions)。

  02

  iOS 18

  除了前文所述的一些AI功能,iOS 18还将进行其他许多方面的升级。例如,主屏幕定制预计将得到大幅升级,允许用户将应用图标放置在任意位置,还可以调整应用图标的颜色。

  消息应用(Messages)将受益于iPhone首次提供的RCS支持。RCS是短信和彩信的继任者,将为iPhone和Android之间的对话提供更好的体验。那么标志性的“绿色气泡”将会消失吗?不会,但RCS应该允许更多类似iMessage的功能,即使是与Android用户聊天。

  说到iMessage,新的效果和动画将能够在每个单词的基础上应用,甚至可以支持富文本,如粗体、斜体和下划线。

  苹果的许多系统应用程序预计会收到功能更新和微小的设计改变,如照片、邮件、笔记、健身、地图、设置和计算器。其中,地图应用将支持自定义创建路线,允许用户灵活设置出行路线。

  控制中心(Control Center)的两个关键组件,正在播放(Now Play)和Home窗口小部件也进行了重新设计,以提供更好的功能。

  03

  MacOS 15

  虽然iOS无疑将成为主要的操作系统看点,但苹果仍有关于台式机的消息。在本届WWDC大会上,我们将获得MacOS 15的正式名称。加州最具AI特色的地名是什么?阿拉米达(Alameda)?恶魔岛(Alcatraz)?还是罗德艾大道(RodAI Drive)?

  iOS的许多更新也应该会在MacOS上实现,包括Siri、Notes和Safari中的那些更新。据悉,苹果的办公应用程序也得到了新一代AI的推动,包括Pages、Keynote和Xcode。

  系统设置将延续“苹果将MacOS转变为iOS”的长期项目,并进行设计更新。此外,苹果也可能对一些关键的易访问性功能进行彻底改革,比如计算器(Calculator)。这是一款最常用的应用程序,但不知何故经常被遗忘。

  04

  iPadOS 18

  首先,计算器应用(Calculator)终于要登陆iPad了。自iPad上市以来,从来就没有自带计算器应用,需要用户到App Store下载非官方版本。而最新新消息显示,iPadOS 18将直接内置计算器应用,并带来多项新功能。

  其实,iPadOS 18的大多数标志性功能很可能都是iOS 18的延续。多年来,iPad一直受益于苹果在其iPhone平台上所做的工作,因为这两个操作系统拥有如此多的相同代码。因此,iOS 18的绝大多数功能也将成为iPadOS 18的主要补充功能。

  强大的新辅助功能将使用户能够使用眼球追踪来控制iPad。这一免触摸功能的灵感来自Vision Pro,将使iPad更容易被更多用户使用。

  Stage Manager或iPad的其他多任务功能是否会得到增强?也许吧,但即使没有升级,我们也不会感到惊讶,因为苹果已经关注了它们几年,至今也没有什么动作。

  至于那些希望M4 iPad Pro能拥有一些独特功能,或者能够从iPad启动MacOS的人,几乎肯定会失望。目前还没有关于iPad销售预冷的消息,因为它已经从苹果的iOS 18努力中获益良多。

  05

  WatchOS 11

  据预计,今年的WatchOS更新将相对较小。去年的WatchOS 10刚刚给苹果手表带来了重大变化,所有迹象都表明,苹果今年将重点放在了其他软件平台上。

  尽管如此,WatchOS 11可能会提供几乎每个新版本都会添加的一些核心功能:

  额外的表盘;

  新的和/或增强的锻炼类型;

  以新的方式利用手表收集的健康数据,例如通过一项调查研究或其他新工具。

  06

  tvOS 18

  Apple TV 4K仍然是苹果产品阵容中的一款产品,tvOS每年都会收到不同的更新。但在某些年份,tvOS感觉像是一个被遗忘的平台;而其他一些年份,它却获得了真正有用的新功能。

  今年的tvOS 18可能会更倾向于前一种趋势,因为随着苹果优先考虑其更大的平台,预计tvOS今年只会做出一些微小的改进。

  去年,得益于Continuity Camera(连续互通相机),tvOS 17将FaceTime引入了Apple TV,得到了用户的积极反馈。今年,苹果也可能提供其他类似的“连续性”增强功能。

  07

  visionOS 2

  苹果对visionOS 2的首次重大软件更新,将为这款设备的下一年寿命奠定基础。预计visionOS 2将带来各种改进,以增强Vision Pro体验。这些措施包括:

  更多针对visionOS构建的完全原生的第一方应用程序,而不仅仅是iPad版本(例如日历、提醒、新闻等);

  能够在visionOS主屏幕上重新排序应用程序;

  强大的实时字幕功能,为来自面对面对话和应用程序音频的所有口头对话提供实时字幕;

  Mindful应用程序的升级,包括呼吸追踪。

  当然,这可能只是苹果为visionOS 2规划的一小部分更新。除了发布visionOS 2,苹果还可能宣布Vision Pro在国际市场上推出的日期。

  08

  硬件更新

  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Mac芯片的发展和去年的头显发布,WWDC也出现了关键的硬件更新,但毕竟这不是一场硬件盛会。而且,从近期的报道中也可以看出,这将是一场无关硬件的主题演讲。甚至有媒体暗示,这次活动将完全没有涉及新的硬件。

  不要忘记,苹果刚刚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选择,在WWDC召开前的一个月举办了一场单独的线上iPad活动,于5月7日推出了新版iPad Pro和iPad Air。但令许多人懊恼的是,AI在这次活动中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

  在当前的AI热潮下,以及谷歌围绕Gemini与Android的整合大做文章之后,苹果也需要大张旗鼓地展示一些东西。

  新的M4芯片刚刚在iPad上首次亮相,相信搭载该芯片的MacBook及其功能更强大的同类产品也不会离我们太远。还有即将推出的iPhone A18芯片,苹果几乎肯定会声称这是“AI时代最先进的智能手机芯片”,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在过去的十年,苹果曾在四届WWDC大会上发布了硬件消息,分别是2017发布10.5英寸iPad Pro和更新后的12.9英寸iPad Pro,2020年宣布Mac放弃英特尔(30.91, 0.17, 0.55%)芯片,2022年发布更新后的13英寸MacBook Air和31英寸MacBook Pro,以及2023年发布15英寸的MacBook Air、M2 Max和M2 Ultra Mac Studio、M2 Ultra Mac Pro和Apple Vision Pro。

  09

  One More Thing?

  WWDC也是一个介绍全新产品类别的场所。例如,苹果在2023年的WWDC大会上就发布了Apple Vision Pro。在目前的早期阶段,这款头显似乎不太可能有任何重大变化,甚至发布新版本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但仍有可能会宣布一些相关内容。

  例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pple Vision Pro正准备在美国以外的地区销售。因此,苹果可能会在此次大会上详细说明在其他国家的供应情况。

  然后是设计大奖(Design Awards),其中将包括一个新的空间计算类别。苹果一年一度的设计大奖备受业界瞩目,该奖项旨在表彰那些在设计、创新和技术方面表现卓越的应用和游戏。

 

  此外,不排除visionOS在此次活动期间获得一些更新,相信会有很多空间计算的追随者关注。另外,苹果会不会展示一款带有屏幕的HomePod智能音箱呢?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