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合资500亿私募投向揭晓,优质上市公司将受青睐

  2月27日下午,新华保险(32.770, -0.15, -0.46%)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申请投资试点基金的议案,进一步披露该公司与中国人寿(30.230, -0.17, -0.56%)合资私募的细节。

  2023年11月末,新华保险发布对外投资公告指,公司与中国人寿分别出资25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新华保险控股子公司新华资产与国寿资产分别出资500万元共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人公司,担任上述私募基金公司的管理人。

  根据议案,这只名叫鸿鹄志远的私募投资基金存续期限为10年,存续期间可变更。

  该基金投资范围为上市公司股票,投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连续竞价、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A股)/配售(港股)、配股(A股)/供股(港股)、与单一或组合交易对手间的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可转债优先配售、转融通证券出借等。“在股票市场进行投资时,基金将选择具有较大市值、流动性好及较高市场影响力的优质上市公司。”议案特别提到。

  除此之外,该基金还会投资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国债逆回购等现金管理类投资品种。

  根据议案,基金管理人将综合考虑市场状况、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的出资意愿以及选择投资标的的性价比,决定基金出资时间和出资额。具体而言,基金管理人的考虑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状况及政府政策预期、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期、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水平及投资标的的长期投资价值水平。

  有市场人士向界面新闻分析指,此举应该是配合中长期资金入市。“用新成立一家私募基金的模式来做权益市场投资在之前是没有的,这也算是一次创新和试点。另外,私募基金十年的封闭期可能会导致在会计准则上和传统闲置资金投资有所区别,最终可以平滑掉权益市场的波动对公司整体利润表的影响。”

  对于行业的影响,国联证券(11.130, 0.03, 0.27%)非银分析师曾广荣向界面新闻表示,该基金的设立并不是短期为了直接顺应监管“稳定市场、救市”等的意图而狭义理解为临时设立的“救市基金”,更好的理解是为了找到平滑险资投资波动从而为加大权益配置提供基础。对短期的市场稳定不见得有立即的效果,而是行业在探索的一种操作模式,以便更好解决股票投资对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带来的波动问题。

 

  基金的设立除了可以帮助投资端平滑收益外,对于公司偿付能力的提升也有所帮助。此前监管曾发布通知,将沪深300股票市场风险因子从0.35下降至0.3。根据东吴证券(7.380, 0.25, 3.51%)初步估算,若250亿元全部配置沪深300股票对国寿和新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静态影响幅度分别为3.9和16.2个百分点。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