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新老玩家都该去试一下9月发售的《银河战士2》重制版

  2017年的E3,不少人因《银河战士Prime 4》的公布而激动不已;但四十三秒的预告和最早也要2018年才上市这两点,不足以让老粉丝们解渴;一些近十年才开始玩任天堂游戏的“新玩家”可能也会困惑:“这个游戏有什么值得激动的地方吗?”

  还好任天堂在画饼之外,还给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交代:在E3树屋直播公布的银河战士重制版《Metroid:Samus Returns》(暂时称其中文名字为《银河战士:萨姆斯归来》)会在9月15日上市。这是一款根据GB上《Metroid II: Return of Samus》进行重新制作的游戏,延续了银河战士经典的2D横版设计,还加入了不少新要素。

  《Metroid:Samus Returns》

  老玩家们玩到了期待多年的3D建模,2D横版过关的银河战士,并且因为是旧作重制版,不用担心像《Other M》一样掺杂了太多不适应的新要素。而新玩家也能在VC之外有一个感受萨姆斯三十年来孤身探索外星球或太空飞船,勇闯敌营那份勇气。

  重制版肩负着让老玩家找回对银河战士曾经的热爱,和让新玩家快速了解操纵萨姆斯深入探索的乐趣。从任天堂树屋的直播与制作人访谈中透露的信息来看,《银河战士:萨姆斯归来》做足了准备。

  ■传承

  重制版本的剧情时间线上在《银河战士1》、《银河战士 Prime 3》之后,《超级银河战士》之前。故事发生在老玩家们熟悉的SR388星球上。在《另一个M》开头精美的动画里,拯救了萨姆斯的Baby,正是出自这一作。

  作为银河战士系列剧情重要的一环,重制版会将故事讲述得更加圆满,也会有更多细节。一切经典元素都将有着“2D银河战士最高水准的画面”

  游戏开头,熟悉的飞船冲破大气层,降落在SR388星球上,萨姆斯即将开始她孤身一人的冒险

  从树屋直播来看,《银河战士:萨姆斯归来》是一款很纯粹的2D横版银河战士,沿着地图不断探索星球的各个角落,发现敌人,消灭敌人,找到新通道,发现隐藏区域,收集元素升级装备等等。并且在直播中你可以看到不少来自GB、SFC时代的经典操作。

  变球后的萨姆斯依然可以通过释放炸弹,实现多段跳。而多段跳是去往隐藏导弹包点的重要手段之一

  和GB上的版本一样,每消灭一只Metroid,下方的计数器都会减一

  可以让萨姆斯去到几乎任何角落的Spider ball(蜘蛛球)能力同样依旧

  除了在剧情、操作方面,音乐部分也将重现银河战士经典的旋律,重制版的两位编曲人分别是山本健誌和濱野美奈子,这两人均为多部银河战士的配乐,包括《超级银河战士》、《银河战士:融合》以及《银河战士Prime 3》。

  濱野美奈子曾经是《超级银河战士》中萨姆斯死亡后的音效配音,不过最终山本健誌认为其声音过于性感,并未采用

  SR388星球上的生物们,也会忠于原作的设计风格。当你在重制版操作萨姆斯,深入SR388星球时,会发现童年时你和萨姆斯一起并肩作战消灭掉的怪物们也回来了,它们仍旧挡在你们探索的道路。对曾经记忆的重现,也许是标题《银河战士:萨姆斯归来》的另一层含义吧。

  当萨姆斯踏上SR388时,面对的第一个变种Metroid:Alpha Metroid,下为重制版,上为GB原版 ■进化

  《银河战士:萨姆斯归来》的进化比起传承更加令人兴奋,纵观银河战士系列在游戏设计和操作方面的改动,新特性时常伴随着来自硬件遗憾。在GBA平台遇到了“掌机在硬件上的妥协”,而在Wii上则面临“操作方式天翻地覆地变化”。尽管《融合》、或《腐蚀》、《另一个M》都有可圈点的进步和改良,但是都因对应平台自身的瓶颈而留下了很多遗憾。比如技能的简化,声效的下降;或糟糕的画质、不够舒服的操作等等。

  重制版对应的3DS平台虽然已经到了末期,但各方面性能均衡,在画面、声音、操作以及性能上都能为掌机版2D银河战士提供足够的支撑。并且3D景深、第二个模拟摇杆和双屏还为新特性提供了硬件基础。

  在体验方面《银河战士:萨姆斯归来》对玩家的友善度是横版系列中最高的。下屏幕一直显示的地图可以随时做标记,方便玩家在得到新技能后回头探索。从截图可以看到,可自选的五种颜色箭头,足以把隐藏入口、打不开的门或导弹包分门别类标注出来。

  不用依靠地形地貌去强记地图了,对新老玩家都是件好事

  以及在地图上,特殊区域属性也用颜色有所标注,比如灼热区域,地图会显示为红色

  新增的Aeion能力让游戏有了更多的玩法,通过杀死敌人或成功闪避才能累计的Aeion值,可以用在多个新功能上。比如通过消耗Aeion来自动探明当前位置四周较大区域的地图,包括隐藏通道的入口(和经典老银河战士一样,入口处覆盖着不同的砖块,需要不同的能力才能发现或打开)。

  消耗Aeion扫描周边地图功能

  试玩中还介绍了Aeion能力的另一种用法:充当额外的保护罩,强化防反攻击力。同样每次抵御的伤害,都会消耗Aeion。

  Aeion保护罩对新手玩家来说,友好度+5

  在探索、防御之外,Aeion的第三种能力,居然是……大幅提升攻击能力的机关枪

  双摇杆的加入让萨姆斯在面对敌人时有了更多选择,既能和过去一样通过动作操作配合射击消灭敌人。

  也能选择站地射击,用右摇杆做360度的精确瞄准

  不过自由瞄准时,不能移动,只能站桩

  另一个操作方面的新特性就是进攻反击Melee Counter,和《Other M》里经常找不准方向的防反相比,本作的防反显然简明得多。

  Aeion能力和防反这两个点子都来自MercurySteam,其实在2015年8月时,就有匿名爆料表示MercurySteam正在接触任天堂,并希望为其做一款银河战士游戏,当时制作团队提交的Demo是个末世背景下第一人称的银河战士,更像是Prime系列。不过 MercurySteam很快否认了这一爆料,并放了下面这张图。

  《另一个M》里漂亮的打斗动作也得到了继承,从直播中可以看到,防反成功的萨姆斯抓住BOSS一通华丽的连打带踢,动画也切换到更适合观赏的三维视角。

  在访谈中,制作人也提到了本作依然是一款紧张刺激,充满挑战的游戏,虽然有了一些方便玩家的新能力,但是萨姆斯依然身处险境,危险的敌人和充满未知的SR388星球需要你全神贯注才能应付得了。这贯彻了银河战士系列出色的设计理念:混合多种类型的游戏方式,让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去选择玩法,享受游戏。

  这正是银河战士的乐趣所在。不同玩家都可以在游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玩法。愿意挑战的玩家可以用最少的武器或最快的时间速通;水平较低的玩家可以通过不断探索来升级装备,降低打BOSS难度。加上太空科幻的背景,出色的剧情和优秀的配乐,这就是银河战士2D系列为什么会受到硬核玩家和大众玩家的双重追捧。

  ■萨姆斯的魅力

  孤身潜入怪物遍地的外星球,身怀绝技独自作战的女主角萨姆斯在银河战士系列发售之初,可谓是大胆出位,在一众肌肉男主角的游戏里。用无畏的勇气和不断消灭强大怪兽的胜利,塑造了一个令人钦佩的孤胆女英雄的形象。原理约束,特立独行的赏金猎人身份,让萨姆斯在人格上也更加独立——她并不属于某一个阵营或组织,她是生活在人群中,但并不依赖任何人的强大个体。

  萨姆斯

  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塑造,还是有着优美曲线的高科技盔甲,萨姆斯同时兼顾着女性的温柔和战士的勇敢,她既不是模仿男性的鲁莽女战士,也不是俗套的紧身衣女特工。在面对宇宙海盗时她毫不留情,对baby Metroid的网开一面则流露出女性独特的温柔。这就是萨姆斯的魅力,她也许是最接近《异形》中英气硬派的雷普利的游戏角色。

  左边为雷普利,右边为萨姆斯,《异形》和《银河战士》其实还有不少若隐若现的关联

  在大乱斗中打了多年酱油的萨姆斯终于重新回到了太空站场,这次回归的萨姆斯有了更多新装备,9月份SR388上即将打响的战斗,或许会重新吸引来全世界玩家的目光。

 

  声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