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DNF中最有打击感的30个技能 大枪榴弹炮垫底

  [摘要]向政府借50万创业,6年后每天1亿人在玩他们的游戏.

  今天要讲一个屌丝公司逆袭的故事。

  6年前,6个志同道合的人创立了一家小小的游戏公司。6年后,这家公司被外媒评为全球最受尊重的游戏公司第一名。

  6年前,这家公司向芬兰政府借了50万元开始创业。6年后,它凭借23.26亿美元的年收入成为芬兰的纳税大鳄,且公司的高管们包揽了芬兰个人纳税额前五名。

  6年前,这家公司的首款产品就宣告失败。6年后,全球每天有1亿人在玩它们的游戏,覆盖了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除了一个你从没听过的岛国:图瓦卢),其中一款名为《部落冲突》的游戏成为全球最成功的手游,年收入仅次于《英雄联盟》。

  6年前,这家公司以暴雪为学习榜样。6年后,这家公司被玩家称为“手游中的暴雪”,其每一款产品的创意玩法都被无数厂商争相模仿,足以成为手游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这家公司名叫Supercell。

  

仅180人的“屌丝公司”为什么做到年收150亿?

 

  Supercell的代表产品:皇室冲突、部落战争、海岛奇兵

  成功是个复杂的过程,Supercell却做到了

  故事开始于2010年,如前文提到的那样,6个伙伴投入了所有的积蓄(还借了一大笔钱),挤在不足30平米的房间开始创业之路,办公桌是从废品回收站淘来,CEO的电脑摆在一个纸箱上,花了一年多做出的产品也不算成功……总的来讲,公司在创业的两三年里,在圈内混的都不咋地。

  

仅180人的“屌丝公司”为什么做到年收150亿?

 

  Supercell创立之初,员工挤在30平米的办公室里工作

  

仅180人的“屌丝公司”为什么做到年收150亿?

 

  6年前,因为环境限制,SupercellCEO临时将纸箱充当办公桌上工作

  剧情的转折点在2012年的夏天。那是国内手游圈在“刷榜”“换皮”上最高潮的一年——甚至成为了成功的代名词,在充斥着各种鸡汤的行业大会上,总有人用各种包装地冠冕堂皇的话来诠释两个核心要素:不刷不成功、不抄不成功。

  真TMD不要脸。

  与此同时,Supercell的两款手游产品在加拿大地区开测,从此开始走向人生巅峰——那两款产品名叫《部落冲突》和《卡通农场》,它们让无数依靠意淫强身的游戏厂商们瞬间吃翔。

  

仅180人的“屌丝公司”为什么做到年收150亿?

 

  吃翔的公司显然不懂,成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复杂到稍不留神就能把自己玩死。

  又过了3年,当时在会议演讲中侃侃而自吹自擂的公司,大都已在手游大潮里碎成了渣渣。而Supercell却创下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2013年营收5.7亿美元,2014年营收17亿美元,2015年营收23.26亿美元,公司估值超过55亿美元;

  

仅180人的“屌丝公司”为什么做到年收150亿?

 

  如今的Supercell早已搬出拮据的小办公室,拥有了自己的大楼

  2014年,许多人开始质疑COC还能火多久、Supercell后继产品堪忧时,《海岛奇兵》上来打脸了。2016年,许多人又开始质疑Supercell后续产品堪忧,《皇室战争》再次将质疑者打脸。

  

仅180人的“屌丝公司”为什么做到年收150亿?

 

  居然只有180人?小细胞的大能量

  年收入几十亿美元,你可能会以为,Supercell已经是个大公司。因为按照大多数人的思路,公司赚钱了,当然是要招更多的人!推出更多的产品!然后赚更多的钱!

  你错了,Supercell目前只有180人。

  

仅180人的“屌丝公司”为什么做到年收150亿?

 

  对比Supercell取得的成绩,180个员工似乎太少太少了。相比之下,2015年收入43亿美元的EA,员工数量超过7000人;年收入14.6亿欧元的育碧,员工数量接近10000人;更别提国内的游戏公司,人员规模不上千的估计都不好意思称自己为大厂。

  事实是,招更多的人未必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反而容易滋生“大公司病”,这在国内许多游戏厂商身上已经暴露出来。繁复的管理流程、大量内耗甚至对权利的争夺,都严重制约了创意的诞生。

  Supercell显然意识到了这点。因此它的理念很简单:找到优秀的人才来打造优秀的游戏,同时让繁杂的管理制度通通滚蛋!

  

仅180人的“屌丝公司”为什么做到年收150亿?

 

  Supercell员工合影

  Supercell的员工来自超过30个国家,在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碰撞里,为其产品的灵感与全球化打下了基础。

  Cell的意思是“细胞”,也代表着Supercell的结构特点——公司由许多小团队组成,它们有充分的独立性来决定要开发什么类型的产品,聚合在一起后,就成为了一个“超级细胞”。

  

仅180人的“屌丝公司”为什么做到年收150亿?

 

  Supercell CEO 埃卡·潘纳宁

  “由于团队非常小,就迫使你只能专注,做最必要的事情,而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优秀的玩法。”Supercell的CEO埃卡·潘纳宁如是说。

  Supercell的另类成功学:爆品背后的恐怖淘汰

  优秀的玩法,是一款游戏成功的基础。《部落冲突》《卡通农场》《海岛奇兵》《皇室战争》四款产品,无不例外都在玩法上有独到的创新之处,以至于成为不少厂商们跟风山寨的对象——只不过,要想通过山寨来成功通常是痴人说梦,因为追随者不可能比领导者更成功。

  许多人不知道,在4款产品大红大紫的背后,Supercell砍掉了14款游戏,即便它们在许多人眼里都已能算A级产品,但Supercell认为它们还不够优秀。

  

仅180人的“屌丝公司”为什么做到年收150亿?

 

  4款产品大红大紫的脚下埋藏着14款被毙掉的项目

  许多人更不知道,Supercell每砍掉一款游戏,就会举行香槟庆祝分享会。

  

仅180人的“屌丝公司”为什么做到年收150亿?

 

  项目被砍掉时的香槟庆祝会

  砍掉一款产品的理由也丰富多样:难上手的,枪毙!成不了长线产品的,枪毙!玩家反馈不佳的,枪毙十遍!

  对于产品接近偏执的追求足以刷新许多游戏厂商的价值观。在国内大多数手游厂商眼里,如果产品的测试数据不好,那就调一下数值再上架,能重新打磨一下产品,已经能算得上足够用心——说白了都是心血投入,白打水漂怎么行?

  而Supercell居然直接就把项目砍掉了!?还开香槟庆祝!?确定不是在逗我!?我能想到的词说的高大上点是“精益求精”,说的接地气点叫“真TM屌”。

  

仅180人的“屌丝公司”为什么做到年收150亿?

 

  Supercell已被砍掉的手游《Battle Buddies》

  

仅180人的“屌丝公司”为什么做到年收150亿?

 

  Supercell已被砍掉的手游《Spooky Pop》

  因为在Supercell看来,放弃并不可惜,更不可耻。当发现产品缺乏成功保证时还继续对其投入,才是最大的资源浪费,直接弃坑是明智之举。为了1款产品的成功,他们愿意背负N款产品的失败。

  对此,CEO埃卡·潘纳宁认为,失败的次数一定比成功的机会多。如果失败的不够多,就意味着没有承担足够的风险。对创意团队而言,不能主动承担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

  埃卡·潘纳宁说:“我们的梦想是做一款被人们记住的游戏,如果表现足够好的话,希望他们可以玩上十多年,而且我们也希望打造一个可以存在数十年的公司。”

 

  说得好有道理,这壶鸡汤我干了!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