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浅析暴雪游戏免费化之路:充满甜蜜也有纠结

  没有人能抗拒免费化带来的更多用户与利润,就连以计时/买断收费模式著称的暴雪也不例外。

  暴雪推出的第一款免费网游《炉石传说》就已赚的盆满钵满,旗下的其他游戏也采用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加入了免费化的内容扩充营收。

  而在更多的利益诱惑面前,暴雪的变革之路也充满了纠结与风险:如何赚更多钱的同时,不失去品质与口碑?

  这也正是本篇我们一起探讨的问题:

  《魔兽世界》道具收费:月入1亿的诱惑

  我们或许永远等不到《魔兽世界》完全免费化的一天,因为计时收费模式不仅成为他品质的标志之一,也是其游戏玩法的设计基础。

  但这并不表示WOW就不能卖道具,尤其是不带属性的道具。

  事实证明,暴雪的确开始卖了,而且卖的很成功。以第三方机构SuperData的数据为例,WOW在13年一年的道具收费收入就有2.13亿美元,相当于DNF同年整体收入的一半,约同年WOW在计时收费上收入的1/5。

  那么这么成功的道具收费,暴雪都卖了什么?大家都知道,是一些宠物、坐骑、直升XX级服务等等。

  这些道具看似完全不影响玩家的游戏体验--你不买照样玩,却实际上造成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暴雪,免费最新图片

 

  道具商城 其实在微妙的影响着你的游戏体验

  (点此看大图)

  比如,如果商城的坐骑没有游戏里掉落的帅,谁会买?如果卖的更帅,是否会让玩家觉得暴雪更注重设计赚额外钱的道具?尤其是在游戏里坐骑模型重复利用率很高的时候。

  官方推出的“时光徽章”表面上只是给了玩家用点卡换金币更安全的渠道,实际上间接支持了玩家直接去金团买装备去黑市买装备的行为。直升XX级为新手以及老玩家的回归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却也让玩家略过了很重要的练级成长部分,使得部分游戏体验泡菜化。

  所以,道具收费实际上对WOW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到底用的好不好,还是看暴雪能否找准其中微妙的尺度。

  就目前来看,WOW7.0版本在计时收费部分的坐骑、宠物等美术模型以及游戏的去泡菜化上下了更多功夫,希望暴雪能守好底线,不要因为金钱的诱惑慢慢不知觉的失去了初衷。

  《炉石传说》:免费化的甜蜜与纠结

  《炉石传说》作为暴雪第一款完全免费化的网游,在推出后可以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暴雪透露在发售的近2年其收入达到5亿美元,约相当于WOW的1/3,而它的开发与运营成本大家都能看出来,远小于魔兽。

  《炉石传说》虽然采用道具收费,玩家其实也能用计时收费方式来玩,也就是说你可以花时间慢慢收集卡牌,花钱的玩家只是节省了时间,并不会在数值上造成碾压。这点秉承了暴雪一贯的精神。

  然而这看似完全公平的设计,实际上存在一个问题。当炉石的版本越出越多,对于不花钱的新玩家来说,想要追赶上老玩家所要花费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多,一旦这个时间值达到某个门槛,对新玩家来说可能就会“难以逾越”,让他们产生不花钱没法玩的感觉。

  对花钱的玩家也是同理,如果你在越晚的时间加入这款游戏,要迅速追赶上大部队所花费的钱也可能越来越多。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暴雪,免费最新图片

 

  对于部分卡牌将要“退役”,不少玩家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点此看大图)

  这其实是卡牌类游戏的一个通用问题,而暴雪也采用了其他卡牌游戏常用的解决手段:加入卡牌退役机制(其实你只是在某个模式不能用老卡牌,其他模式还能用),也就是现在炉石新推出的“标准模式”--通过缩小牌池来缓解上述的门槛问题。

  如我们所见,这个模式一公布就引发了不少玩家的抵触情绪,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对这种卡牌类游戏常见的退役模式不熟悉,另一方面更是暴雪的这一举动改变了他们的习惯--在计时收费/买断收费中,你所获得的道具具有高保值性的习惯。

  所以,《炉石传说》的现状正是暴雪游戏免费化过程的一个代表,充满甜蜜,也有纠结。从计时收费/买断收费到道具收费,所有厂商都需要一个转换思维的过程--如何赚到更多的钱,依旧保持自己的品质与口碑?

  (比如炉石一开始就考虑到牌池问题,加入退役机制,是否就比中途加入更好呢?)

  《暗黑3》的思考:买断式网游已成明日黄花?

  国服暗黑3上线的时候,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感慨:很多人玩炉石不眨眼花了N个328,在买暗黑3时是否花198却犹豫了挺久。

  这正是道具收费VS买断收费的一个缩影。《暗黑3》是不是一款好游戏?毋庸置疑。暗黑3赚不赚钱?那就要比一比炉石、WOW这样的游戏了。

  所以如你所见,目前《暗黑3》的更新不可谓没诚意,却相当缓慢,下个资料片基本上已经遥遥无期。开发团队去哪了?调了不少人去做WOW,原因很简单,更赚钱。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暴雪,免费最新图片

 

  现金拍卖行的失败相当可惜 曾有不少玩家靠它发了一笔小财

  (点此看大图)

  其实暴雪在最初研发《暗黑3》时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最初的现金拍卖行就是为了在买断收费之外赚到更多的钱,以反哺后续的开发费用。

  然而很可惜,设计现金拍卖行时暴雪爸爸也没想清楚,钱是赚到了但是破坏了游戏的乐趣,而且如何防止工作室刷金以及游戏货币的迅速贬值也是个大问题。因此现金拍卖行不得不中途被砍。

  后续推出的外观道具以及经验/掉落加成道具,虽然也赚到了不少钱,却与其他暴雪旗下的道具收费产品相距甚远。

  所以总结来说,《暗黑3》的免费化并算不成功,而这个苦果连玩家也不得不尝到了。

  《守望先锋》:艺术和金钱如何兼得

  艺术和金钱如何兼得?这是暴雪走上免费化道路最需要想明白的问题。《守望先锋》的收费模式,就是对于这个问题的尝试性解答。

  《守望先锋》主要采用买断式收费的模式,也加入了道具收费的部分。

  道具收费卖什么?开箱子。这个箱子和MMO或者其他射击网游有点不同,不卖属性,外观方面除了英雄的皮肤、还有各种英雄动作、语音、喷涂。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暴雪,免费最新图片

 

  (点此看大图)

  那么它卖的东西为何如此与众不同?笔者猜测实际上开发者们在对游戏进行商业化设计之前,就忍不住加入了各种动作、语音、喷涂这样有趣的细节,正如他们在WOW中加入各种彩蛋与细节一样。

  这些东西在商人眼中或许可有可无,甚至不要更好。却是游戏艺术性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暴雪的领导们很聪明的看到了艺术和金钱的结合点:我们做出高品质的细节,玩家其实也愿意为此花钱。

  并且花钱并非强制的,你也可以花时间来获得箱子。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星际争霸2》:DLC能不能拯救世界?

  《星际争霸2》的没落,最主要的原因是RTS这个类型被MOBA类取代的趋势--前者虽然观赏性依旧,上手门槛却高的多。

  而收费模式,对于其没落,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试问,如果当年星际1在国内需要收费购买,它还会成为一代人的经典记忆吗?如果星际2刚推出的时候就采用道具收费模式,是否会获得更好的成绩?

  事以至今,答案或许已经不那么重要。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暴雪,免费最新图片

 

  如果星际2一开始就免费 是否会有不一样的光景?

  (点此看大图)

  在《星际2:虫群之心》时,其实我们依旧看到了暴雪对星际2的信心:它采用了暴雪游戏前所未有的大量电影级CG铺垫剧情。而到了《星际2:虚空之遗》,很无奈,这些剧情表现方式变成了常见的即时演算模式。

  当然,对于如此有情怀的品牌,暴雪也不会完全放弃,后续即将以小DLC模式推出的剧情包就是某中折中后的延续。

  那么问题又来了,你是否愿意为9个任务,花75块钱?

  《风暴英雄》:细节见良心

  前面提了很多暴雪免费化的问题,这里就说说笔者的欣慰之处。暴雪很多方面还是我们熟悉的暴雪,在商业化之路上依旧保有自己的良心。

  比较细节,但是典型的例子就是《风暴英雄》。《风暴英雄》并没有LOL与DOTA2火,但是暴雪依旧以高品质要求这款游戏,精细的英雄模型与技能特效,不乏细节与情怀的彩蛋。

  在收费模式上,虽与LOL相似,你仔细观察,却能发现所有英雄与皮肤,都有“试用”这个功能--你可以先自己体验一下,再考虑买不买。

  这也就是暴雪对于自己游戏品质的自信与坚持,单从这一点来说,对于暴雪的免费化,我们还是挺有信心。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暴雪,免费最新图片

 

  《风暴英雄》在新英雄、皮肤可以试玩的点上 相当良心

 

  【转载自17173专稿】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