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媒体:地方文旅可以“冲”,但不能无底线的“疯”

  互联网的特性就是如此,它会让焦点不断游移,而随着越来越偏的画风出现,“冲”的时候还得想想为什么冲,想要的又是什么效果

  最近,多地文旅杀疯了!听劝、喊麦、跳舞、变装、接站……什么流行来什么,什么好玩搞什么。

  普通群众当然乐见这样的场面,毕竟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机会稍纵即逝,自己的家乡若能借一把哈尔滨的风,可能就会迎来春节假期的爆,不仅能撬动家乡经济,还能刷一波好感度。

  而地方文旅疯卷的原因,一方面是城市之间竞争激烈,一方面则是广大市民热烈期盼。在爆火的哈尔滨面前,或许谁也无法淡定。几天时间,我们就看到,文旅官方号玩起了“团建”,四处摇人整花活;网友则玩起了“巡考”,八方留言提建议。

  但往细里想想,“杀疯”两个字背后,也颇有点收不住的趋势,这里固然有网络用语的夸张和调侃,但看到各地文旅开启“我姓X”的喊麦比拼时,有人表示出现了审美疲劳;看到某地文旅账号日更三十多条视频时,有人表示“心疼”小编……这些视频虽然有些重形式而轻内容,但尚可接受,只是当极个别地方用起“美男计”“美女计”宣传时,质疑就出现了。

  卷有卷的路,躺有躺的道,各地文旅似乎都找到了自己的出圈密码。只是,当相同的招数被不断“卷”出新的高度,这在网上就呈现出一种荒诞感,即土又潮,既简又繁,甚至最后变成了比谁更“癫”更“敢”的游戏。

  不同于前段时间,各地隐藏特产的大发现,鱼子酱三文鱼蔓越莓,着实让人开了眼界,也让人对不同城市多了一层了解。这一次,文旅宣传卷得却过于宽泛与去中心,无论是“我姓东”还是“我姓西”,看起来是在宣传景点,但目的似乎只是博大众一笑。从评论区来看,大众的关注点已经脱离了真正的文旅,而是换了个方式沉迷在官方造梗的热潮里不能自拔。

  或者可以说,这一次的卷,或许更多是地方文旅官方账号趁机赶KPI,增粉增流增互动。有地方文旅账号17小时就涨粉18万,成绩不俗,但到底有多少人会因此到该地旅游,我们不得而知。

  再直白一点,文旅账号火了,是不是就代表地方旅游爆了?不妨看看在淄博和哈尔滨爆火之际,两地的文旅账号其实并不那么出圈,哈尔滨文旅账号最火的视频之一还是去年9月发布的“我姓哈”。

  倘若观察热搜不断的哈尔滨就能发现,线下的火才能创造有生命力和共鸣的梗。当下,网上各地文旅账号的出圈可能只是一种表象,让人们记住的也更多是一种玩梗的快感。卷疯的背后,或只是线上热梗的空转,就如有不少网友留言“现在火到哪了”“有被笑到”等,而那些“XX文旅局长十分钟XXX”的笑话,更像是小学生在讲大话。

  由此来看,这次比拼,勾起的或许有大众的旅游欲,但更多的还是玩梗欲。由于受部分网络情绪裹挟,极少数官方账号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一定要比其他账号更出格才能更出圈,当一点一点探下限,可能就会没有下限。这并不是一个好征兆。

  这不是说地方文旅不该参与这样的比拼,而是不该无限度地拼。

  必须肯定,每个参与其中的个体,最初的本意是为了地方文旅能脱颖而出,分一点哈尔滨的流量,地方文旅和网友都表现出了主人翁精神和主体意识,这对地方文旅是有利的。但互联网的特性就是如此,它会让焦点不断游移,而随着越来越偏的画风出现,“冲”的时候还得想想为什么冲,想要的又是什么效果。

 

  偏离的竞争可能是无效竞争。互联网时代,文旅宣传当然要活泼一点,创新一点,与年轻人打成一片,但不可无底线地“疯”,否则就会越走越远,甚至南辕北辙。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