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旗帜的传说》评测:冰天雪地漫漫求生路

  导读: 上百天的行军,两队人充满曲折的旅途,充满策略与不确定性的战斗与选择,谱写了一曲冰天雪地中的悲壮传奇。最近有两件事值得策略战旗爱好者高兴。一是《火焰纹章if》获得IGN 9.6高分评价,欧美销量爆炸,《火纹》开始走向大众。二是硬派战棋《幽浮2》上市,一如既往的好玩。

  说实话,这两件事对普通玩家来说本来不算什么,但对战棋游戏爱好者来说却是好事。最近几年游戏界越来越多的ACT、FPS 3A大作,策略战棋游戏已经沦为小众类型的游戏。平常玩家能叫得出的战棋游戏估计也就《火焰纹章》和《超级机器人大战》了。在整个战棋游戏界都疲软的情况下,《火纹》和《幽浮》还能给爱好者们带来快乐,难能可贵。

  那么战棋就只有这些游戏可以挑大梁了?非也非也。独立游戏中就有不少被埋没的优秀战棋游戏。李大猫最近玩的这款《旗帜的传说》就是独立游戏中气质不俗的一款策略战棋游戏。

  

 

  一款气质独特的战棋佳作

  这款游戏是3个人通过众筹制作的一款独立游戏。游戏虽小,但内容与玩法却大有内涵。《旗帜的传说》的故事带有一些北欧神话的色彩,故事发生在一个人类与巨人共存的世界。由于创世神的死亡,太阳停止了运动,世界变成了永昼。同时来自北方的恶魔Dredge一路向两族杀来。人类与巨人两族为了在冰天雪地中求生,不得不踏上反抗/求生的道路。

  

 

  人类与巨人不得不一起对抗末日之灾

  本作的画面风格颇为清新。白雪皑皑的世界与色彩鲜明的人物形成鲜明对比。简笔画般的沟边让整个画面有种水彩画般的感觉。车队在白雪皑皑的大地间行进,伴随着寒风与大雪由远及近,犹如一本儿童绘本一般。可惜毕竟只是几个人的小成本制作,游戏里人物的立绘就几种,稍微改改颜色和衣服就成了另一个人,导致后期很多人物不看名字都不好分辨。

  

 

  手绘画风很赞

  

 

  看着慢慢壮大的队伍在冰天雪地中缓缓前进,非常有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本作的音乐非常的优美,北欧风格的曲风中饱含忧伤,搭配手绘风格的画面,给这场在冰天雪地中的求生之旅添加了更多悲剧色彩。为本作配乐的音乐家Austin Wintory也曾为陈汉星的《Journey》配乐。个人的音乐风格较为悠扬清新,同时作曲功力了得,推荐试听其作品感受下。

  

 

  就是这位汉子,还因为给本作配乐吃了音乐家工会的官司

  《旗帜的传说》中有两条故事线,一条是巨人线,巨人领袖哈肯领导的巨人队伍去寻找巨人之乡。而另一条则是人类线,由人类领袖鲁克带领逃难的难民在冰天雪地中一边逃避恶魔的追击一边寻找安全的居住地。通过两条不同的路线,把游戏的故事展现给玩家。最终两队人马集结之时便是善恶终战的开始。

  

 

  巨人路线战斗多,事件少,人类逃难路线相对更苦逼

  本作的玩法分为战斗与行军。行军路上需要消耗粮食物资,如果在抵达下一个城镇前粮食不足,队伍的士气不仅会下降,甚至会饿死人。而在行军扎营的过程中会突发固定事件和随机事件。无论那种事件,玩家都要面对不少对话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会关系到后面的变化。你的战友可能会因为你的选择而牺牲,也有可能会背叛你。而你好心帮助无助的农民,可能让你自己物资不足导致人民饿死。而选择得当,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物资,甚至还能得到神器装备。本作只有自动存档,不少选择会让你后悔莫及,但又无法重来。

  

 

  很多选择的后果要很后面才会体现出来

  《旗帜的传说》作为一款策略战旗游戏,战斗部分颇有深度。首先,虽然我方英雄人数不少,但上阵最多只有6人,这让玩家要慎重的选择和培养人物,还要避免主力别被自己的选择弄死了。其次,每个英雄最高只能升到5级,而且升级经验只按人头数算。打到通关也升不满几个人,要针对主力特性合理分配人头。再者,每升一级只有两点属性可以分配,如何根据英雄本身的特性来培养非常关键。

  

 

  合理选择英雄与培养很关键

  实战部分大体与其他战棋游戏类似,都是走格子。不过本作人类和巨人两族之间有很大区别。人类只占一格,而且走得远。而巨人走不远,还占正方形四格的位置。如果只按一般战棋的思路来走,很容易出现巨人被敌人卡位围殴致死,而人类走得太过深入被痛宰。而且本作移动后不能反悔,走之前要深思熟虑。

  战斗中敌我双方都有护甲与力量两项关乎生命的数值。护甲值并不是说额外的生命值。当进攻方的力量高于防御方的护甲时才能造成伤害。护甲的存在使得进攻很具有策略性。而力量既是你的攻击力也是你的生命力。血量越少,攻击力就越低,这使得蛮打蛮冲不可行。削弱护甲还是削弱战力,这个简单的二选一里有很多的博弈。而意志力又是左右战局的关键。英雄行走时可以花费意志力来走得更远,或者在进攻时花费意志力来造成更大的伤害。

  

 

  合理运用意志力能够发挥非同一般的效果

  而本作战场上还有一大关键因素就是行动顺序。不管战场上敌我双方几个人,都是依照你一步我一步的顺序来行动。这就意味着,人数更少的一方行动次数反而更多。这个特性又让战斗更加富有策略性。过多的击杀敌人,反而会使剩余富有活力的敌人反复行动将我方的优势击溃。适当的削减敌人的血量,让其无法对我方造成伤害反而有利于战局。

  

 

  如果一方只剩最后一人反而会进入特殊模式,另一方全走完才能行动

  上百天的行军,两队人充满曲折的旅途,充满策略与不确定性的战斗与选择,谱写了一曲冰天雪地中的悲壮传奇。然而本作长度太短,故事在击败恶魔的一个小头领后就结束,让人意犹未尽。还好今年第一季度将会推出第二部,值得期待。

  

 

  还没怎么爽,游戏就随着鲁克的牺牲结束了

  结语

 

  战场上玩家的战术策略,行军之中玩家无法预料后果的选择,构建出了本作无以伦比的魅力。强烈推荐战棋爱好者一试。本作登陆了PC,主机和手机三个平台,不过只有PC有民间汉化版本,对英文不好的朋友来说很不友好。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