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福布斯2018中国慈善榜:许家印42亿元居首 马化腾第四

  今年共有100位企业家上榜,现金捐赠总额达到173.1亿元。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家族、瑞华控股董事长张建斌分别以42.1亿、10.9亿及10亿元人民币的现金捐赠总额名列前三甲。

  饮水思源、回报社会,是民营企业家心怀的社会责任感。  今年是《福布斯》中文版第十二次发布中国慈善榜,上榜的100位企业家(企业)现金捐赠总额为173.1亿元,与去年的103.8亿元相比,大幅上涨66%。也是继2011,2017年之后,第三次突破100亿元。本次入围门槛为1300万元,远远高于去年的500万元。

  《福布斯》中文版调查了中国民营企业家及企业在2017年度向公益慈善领域的现金捐款情况,并将民营企业家及企业的捐款额合并计算,编制年度中国慈善榜。每年有100位企业家(企业)入选。今年的慈善榜中捐赠过亿元的企业家有42位,捐赠总额高达153.5亿元,他们的捐赠金额占到总额的88.7%。

  恒大集团掌门人许家印主席不遗余力投入慈善事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以42.1亿元的捐赠总额位列首善,其中向贵州省扶贫基金会捐赠扶贫款30亿元。恒大成立22年以来,持续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慈善和脱贫攻坚,已累计捐款达113亿元。

  恒大从2015年12月开始结对帮扶毕节市,计划无偿投入110亿元,已捐赠到位60亿元,共派出2108人的扶贫团队,已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就业扶贫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帮扶30.67万人实现初步脱贫,到2020年还要帮扶72.46万人稳定脱贫。

  作为总部在广东的世界500强企业,恒大集团为广东“扶贫济困日” 活动累计捐赠超20亿元,共计为广东公益慈善事业捐赠约30亿。

  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培养子女和孙辈参与慈善。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家族以10.9亿元的现金捐赠总额位列榜眼。从慈善资源投放的区域来看,何享健家族的捐赠资金主要投在广东顺德,体现其对本土地区的高度关注和回馈乡梓的朴素情怀,大力资助文化、养老、教育等项目。

  除此之外,何享健先生极其重视家庭制度和家庭人员的培养,不仅自己怀有“用财富回馈社会” 的朴素心愿,并且培养子女和孙辈参与慈善。其子何剑锋也表示,价值观才是最好的传承,美德才是最大的财富。

  瑞华控股董事长张建斌通过设立基金会进行慈善捐赠,反哺社会。  排名第三的新晋慈善家来自瑞华控股董事长张建斌,2017年实际现金捐赠总额为10亿元人民币。去年7月,瑞华控股及董事长张建斌共同出资10亿元设立江苏省瑞华慈善基金会,是江苏省内原始基金规模最大的慈善基金会,捐赠善款主要用于教育、医疗、扶贫济困等多个方面。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成立自己的基金会,或者通过在慈善总会内设立基金会的方式进行慈善捐赠,反哺社会。

  调查显示,在去年登上福布斯慈善榜的100位企业家中,今年有22位依旧在榜单上,饮水思源、回报社会,是民营企业家心怀的社会责任感,许多民营企业已经形成了以慈善为特色的企业责任文化。通过科学规划与管理,来实现企业主营业务与慈善事业的良性、均衡发展。

  教育、扶贫和医疗为慈善捐赠的三大主要方向。其中,教育捐赠占据了半壁江山,绝大多数的企业家非常乐于给自己的母校捐赠现金或设立专项教育基金。获捐赠最多的高校分别为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事实证明,著名大学更容易获得来自校友的捐赠。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以中国人民大学校庆80周年为例,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分别捐赠3亿元,全景集团投资人邹刚、荣盛发展董事长耿建明、信立泰药业董事长叶澄海分别捐赠1亿元,企业家通过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对母校的情谊。事实证明,著名大学更容易获得来自校友的捐赠,在强大的资金支持下,这些高校的整体实力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吸引更优质的生源。

  另外一个热门捐赠方向就是扶贫,尤以精准扶贫为重点关注方向。来自碧桂园的杨国强家族去年捐资约5亿元帮扶广东省贫困面积最大的英德市,通过发展产业、就业培训等组合式措施,助力实现全面脱贫;另外一位来自广东的女企业家张茵女士,其创办的玖龙纸业,持续多年参加广东扶贫济困日的活动,2017年捐赠3亿元支持地方扶贫。

  从上榜企业的行业集中度来看,房地产、金融和互联网名列前三。房地产行业不仅是诞生亿万富豪最多的产业,也同样是产生慈善家最多的行业。榜单显示,来自于房地产行业的捐赠企业数量为32家,其捐赠金额高达92.3亿元,捐赠额占整体比例从去年的35%提高至53.3%,成为当之无愧的捐赠主力军。位列二、三名的金融和互联网行业,现金捐赠合计为34亿元,占比近20%。

  从上榜企业的地域来看,广东、北京和上海成为捐赠企业最多的前三大慈善地区,集中了一半以上的企业,其中广东占所有地区的比例为三成,遥遥领先北京和上海,成为领头羊。而从捐赠数额上看,则是广东、北京和福建这三个地区占据了前三大捐赠金额,分别占捐赠总额47.9%、19.5%和7.1%,合计超过捐赠总额七成。广东省无论从企业数量和捐赠金额来看,都是最慷慨的地区。

  今年恰逢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十年过去了,我们无法忘记那场巨大的天灾,更无法忘记,灾后“人间自有真情在” 的温暖。回望2008年,我们感慨了生命的无常,也领悟了关爱的力量。

  天灾无情,来自社会各界的援助则成为了灾区人民的有力支持。 无论相识或素昧平生,都在为重建灾区献出力量,为中国慈善事业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而面对巨大的捐赠善款与物资,如何监督承诺履行与捐赠使用,也引发了公众的极大关注,促使各类尤其是官方慈善机构必须更为开放、透明,也推动了接下来有关捐赠政策的调整。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出台,中国的慈善事业开始步入法制化阶段。

  从历年的慈善榜来看,5 · 12地震激发了中国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诸多企业把慈善事业渗透到企业文化中,化作点滴善行,并在其中不断积累、成长。慈善公益不仅仅是兴之所至的善念,而应该化作一种常态。企业做慈善在切实解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汶川十年,感恩十年,不忘初心。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