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外卖后厨直播“叫好不叫座”,症结居然不是成本?

  因为不见面,所以不透明,这是当下外卖行业的痛点之一。

  黑心的经营者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把品质堪忧的原料和卫生状况糟糕的加工环境“藏”起来或“包装”成高品质高水平的样子;守法的经营者虽然默默做了很多,但此前没有渠道让点外卖的消费者“亲临现场”,不容易取得信任。

  下个月即将施行的《上海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专门设置了“明厨亮灶”条款,鼓励入网食品经营者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将视频信息上传至其加入的第三方平台,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的方式接受社会监督。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的,第三方平台应当在经营活动主页面醒目位置提供接口、展示页面,为消费者查看入网食品经营者上传的视频信息提供方便。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去年,上海建成了1000家餐饮食品“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店,通过直播后厨等方式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但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这件为民办的实事在一些商户和平台变了味,“叫好不叫座”。

  一方面,由于相关条款并非强制规定,以鼓励为主,加之推广时间不长,导致“互联网+明厨亮灶”尚未形成规模,相比截至2022年底全市128731家持证餐饮服务单位的总量,1000家“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店的数量太少,消费者不了解也很难接触到,获得感有限。

  另一方面,一些已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在线商户出于各种原因疏于维护,消费者看不到后厨直播或者“看了个寂寞”——摄像头被动过手脚,对着没有观看价值的空间;一些平台则和消费者玩起“捉迷藏”,“互联网+明厨亮灶”的接口、展示页面“藏”得很深,环节一多,大多数消费者只能选择放弃,外卖又变得“模糊”起来。

  平台商户“直播”状况百出

  1月8日10时至12时,记者定位某个地址,在饿了么平台上搜索外卖,挑选页面上的前100家外卖,逐一查看其“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实施情况。结果仅有不到20%的在线商户有后厨直播功能。

  其余商户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正常运行的。泰煌鸡(新闸路店)、百年姑苏面沧浪亭(盛兴汤圆店)、恒悦荟·精致粤菜·港式点心、南星汇海南鸡饭(日月光店)、川渝竹苑·精品川菜(肇嘉浜路店)、唐宫(维景店)、付小姐在成都(静安店)等商户监控探头正常开启,且机位正常,主要对着外卖打包区、餐饮制备区等关键环节,一目了然。

  第二类是网络有问题的。饭香老饭盒(日月光店)的“后厨直播”标识被点击后,跳出的页面显示网络错误。

  直播网页报错

  第三类是关闭直播的。和记小菜(金玉兰店)、江南家小碗菜(日月光店)、大富贵酒楼(中华路店)、今湘约·木桶饭(嘉善店)的“后厨直播”标识被点击后,跳出“此商家暂无开启的摄像头”页面。

  饿了么页面截屏

  第四类则属于“直播了个寂寞”。小阿婆本帮菜(延安西路店)的直播画面大部分被外卖取餐口上方的品牌宣传板遮挡,下方的取餐口只露出右上角。麻小俏麻辣香锅(徐汇店)的直播画面是倾斜的,外卖取餐口的右下角及周边区域看不见。海金滋(长寿路店)的监控镜头对着无效空间,整个画面蒙上了一层厚重的白雾,只能看到最下方的白色灯光。

  换一个平台,情况也不理想。1月8日17时至18时,记者在美团外卖平台上查看9家2022年上海餐饮食品“互联网+明厨亮灶”优秀示范店的“直播”情况。结果只有佬肥猫(松江万达店)可以正常观看,其他商户连相关的“明厨亮灶”标识也没有。

  记者还在美团外卖上定位某个地址,点击进入特色推荐栏目中的“阳光厨房”,并对展示在页面上的前10家外卖进行调查,发现“阳光厨房”比较“阳光”的只有3家。

  禾至·日式料理(肇嘉浜路店)、江南家小碗菜(日月光店)、阿里王椒盐牛蛙(肇嘉浜路直营店)、天天吃海南鸡饭、小蛮椒麻辣烫·麻辣拌(徐汇肇嘉浜路店)的“直播”界面均黑屏白字报错。

  “直播”界面黑屏白字报错

  避风塘(金玉兰店)的镜头对着配菜清洗间的一角,虽然也是餐饮加工重要的前道环节,但更多消费者关心的是制作加工及外卖打包环节。慧缘素食(淮海路店)的镜头对着变电箱,画面内没有与餐饮加工直接有关的内容,让人摸不着头脑。

  要在美团外卖上找到“阳光厨房”也相当费劲。这个入口“藏”在美团外卖页面顶部的综合分类栏的第二屏里,需要向左滑动页面找到“全部”标识,点进去,下滑到页面中部的特色推荐栏,点击“阳光厨房”标识,才能根据定位展示附近的“阳光厨房”。前后至少需要四个步骤。

  如果按照正常点餐流程,要在所选商户的“商家”一栏找到“明厨亮灶”标识,则基本靠运气。每家商户是否具有“互联网+明厨亮灶”功能,不会直接显示在首页上。

  症结不是成本,而是动力

  “互联网+明厨亮灶”是便民好事,但为何有那么多商户和平台“懈怠”下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和监管部门负责推进该项实事的工作人员,被告知问题关键不在成本,在于缺乏强制规定和激励手段。

  上海其实早在七八年前就开始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只是近些年外卖成为消费主流方式后,“明厨亮灶”工程插上互联网翅膀的需求也变得迫切起来,尤其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来解决外卖不“透明”的问题。在各方的不断沟通努力下,“互联网+明厨亮灶”的成本逐年下降,这很好地解决了部分经营者使用相关设备的动力问题。

  某区市场监管部门的食品经营科负责人透露,通过和电信公司商谈,该区确定了批量购买服务流量来免费租赁相关设备的方式,由区里专项资金补贴1000元/户·年,试点商户就能免费安装和使用包括摄像头、路由器、管理平台等在内的“互联网+明厨亮灶”设备及程序。如果去掉图像识别和自动抓拍报警等功能,“团购”价还有下降空间。即使一些区没有专项补贴,需要商户自掏腰包,目前的成本也不会高多少,所以成本不是问题症结所在。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互联网+明厨亮灶”仍非强制要求,立法和监管部门近期也不太可能推动其成为强制要求,还是以鼓励为主。这种背景下,要让“互联网+明厨亮灶”的推广不陷入形式主义,商户和平台缺乏的是长期坚持的动力。

  “虽然免费,但装了探头后,一天十几个小时保持‘透明’,要说没有顾虑那是假的。”Shake Shack七宝万科店店长王烨表示,试点“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头几个月,他们主要担心安全问题,还怕员工一些操作上的过失被别有用心的人记录下来,拿到网上放大。现在习惯后,才发现了好处。

  该门店堂食和外卖的订单量相近,每个月的外卖有两三千单,对于那些不可能来门店现场查看的消费者,商户开放“直播”释放出一种积极的姿态,即商户对管理水平很自信,不怕消费者实时监督,许多消费者还没打开“直播”就对商户有了好感。

  一些平台还曾提出激励方案,为坚持“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商户提供突出展示、排名上浮等促进销量的好处。这些举措如果得到落实,商户的积极性也将大幅提升。

  记者发现,饿了么推出的“透明餐厅”标签,还有美团外卖的“阳光厨房”专栏都具有类似激励效果,但因为辨识度有限,消费者找起来很麻烦,对“互联网+明厨亮灶”商户实际的激励效果有限。

  此外,《上海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鼓励第三方平台在协议中明确入网食品经营者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和使用“食安封签”的相关要求,如果入网食品经营者做不到,将承担违约责任。

 

  业内人士坦言,相比在线商户,平台坚持的动力更加不足,目前缺乏针对平台的相关激励措施,平台除了要负担相关功能的网络开发和运维成本,还要安排人力紧盯在线商户是否违约。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