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盘点诺基亚2019:完善端到端赋能,百年企业绽放5G“青春”活力

  作者:林想

  63份5G商用合同、100多个5G协议的成绩单异常亮眼,同时也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百年企业的魅力所在--技术果然是第一生产力!坐拥2000多项5G必要专利,让诺基亚再度成为行业领军者。

  2019年诺基亚进一步完善5G端到端赋能,发布了新的芯片、推出了5G CPE和发布了智能光网络的新产品等。面对2020年新征程,诺基亚信心满满。正如诺基亚移动网络部门总裁Tommi Uitto所言,“63份5G合同这一里程碑凸显了我们5G产品组合的质量和客户信心,我们预计随着达成更多的新协议,这一趋势将继续延续。”

  63份商用合同“诠释”5G硬实力

  如今已经155岁的诺基亚,在5G的征程上绽放出“青春”的活力。

  随着5G浪潮的来临,这家老牌通信设备巨头正以空前的热情投身其中。63份5G商用合同、100多个5G协议、18个5G商用网络……这一串惊人的成绩彰显了诺基亚的5G硬实力。

  诺基亚透露,这63份5G商用合同不包括付费网络试验、试点或演示等任何其他类型的5G协议。如果包含此类协议,5G协议总数将达到100多个。此外,合同涵盖大部分最早开始部署5G的运营商,包括美国的AT&T、Sprint、T-Mobile US和Verizon;韩国的韩国电信、LG Uplus和SK Telecom;日本的NTT DOCOMO、KDDI和软银;意大利的沃达丰;英国的O2;澳大利亚的Optus和沃达丰和记;芬兰的Elisa和Telia;阿联酋的du;以及沙特阿拉伯的STC和Zain。

  诺基亚是一家与美国四大全国性运营商、韩国三大运营商和日本三大全国性运营商全部签署5G商用合同的网络供应商。诺基亚的4G业务拥有350多家客户,但在2019年,即5G元年,仅这63家客户就占到了诺基亚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业务总量的三分之二。

  值得一提的是,这63份合同涵盖了最重要的市场、高中低全频段,以及传统架构和云网络架构,为造福用户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接下来的发展开了个好头。而且这些合同还不包括其他类型的5G协议。

  诺基亚覆盖无线、核心网、云、传输网以及管理、自动化和安全等所有5G功能, 能够帮助运营商和企业客户简单高效地逐步升级到无线接入、核心网和传输网,进而快速实现5G演进。此外,诺基亚大约60%的5G客户不止选择了新空口一种端到端解决方案。

  从以伐木、造纸为主业起家,逐步向胶鞋、轮胎、电缆等领域扩展,后发展成为一家手机制造商,历经浮沉,诺基亚重回巅峰。这让我们不禁感慨百年企业的魅力,技术果然是第一生产力!

  一直以来,诺基亚在蜂窝技术的研发和标准化方面持续保持着领先地位,这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强劲的5G发展势头。

  资料显示,诺基亚现已拥有2000多项5G必要专利。作为行业领军者,诺基亚,包括旗下久负盛名的贝尔实验室,具备一流的创新能力,在5G发展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5G技术研发,与3GPP合作建立5G标准,还是助力推出5G网络,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当前,诺基亚正积极推动制定下一版5G标准(Rel-16)。

  完善5G端到端赋能

  5G作为一项可以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将会改变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2019年诺基亚进一步完善5G端到端赋能,发布了新的芯片、推出了5G CPE和发布了智能光网络的新产品等。

  2019年,诺基亚推出的融合5G与高速Wi-Fi接入的5G CPE、10G PON ONU,并搭载支持真Mesh技术的Nokia Wi-Fi家族系列产品(包括Nokia WiFi Beacon 1、Nokia WiFi Beacon3),通过5G+WiFi MESH技术的完美融合,可以将超稳定、高安全、超高速的千兆无线交付于家庭/小型办公室/企业之中,高效覆盖上述场所中的每个角落,实现光纤和5G千兆的连接和传递,为5G双千兆时代的智慧生活提供全方位的接入解决方案。

  由于诺基亚的5G CPE可以实现真正MESH组网,无需手动切换,组网和扩容轻松完成。另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高增益,很多路测和实测显示,与友商比增益会很高。

  在光网络传输设备市场,诺基亚一直处于前三甲,实力不容小觑。为了助推5G和双千兆落地,诺基亚发挥自研实力,于2019年10月正式宣布推出面向下一代大规模接入网络的全新Quillion芯片组系列。

  Quillion是一款业界独一无二的芯片,既能支持光,又能支持铜。它整合了诺基亚丰富的专业技术,将帮助运营商在光纤网络中轻松引入10G PON技术,并为更多超高速G.Fast接入节点的用户提供服务。

  对于下一代光纤接入网络,Quillion芯片组为诺基亚的16端口Multi-PON线卡提供支持,每个端口都支持GPON和NG-PON。这使得拥有现有GPON网络的运营商可以简单地在每个端口上打开NG-PON服务,而无需重新布线或中断GPON服务。

  据了解,Quillion还进行了优化,以支持低延迟应用,这些应用对5G传输至关重要,内置的可编程性为实现自动化工作流铺平了道路,比如用于5G传输的网络切片。此外,Quillion芯片组还支持铜缆基础设施访问,包括市场上密度最高的G.fast和Vplus解决方案。

  先铺路,后通车。一直以来,承载网建设的好坏与否,都被看作是5G网络能否商用成功的先决条件。智能光网络技术的出现,则为5G时代承载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面对5G网络如火如荼的商用需求,诺基亚依托以往的成功经验与好评产品,在2019年PT展上,正式发布了全新的1830 PSS-SPN 系列以及1830 TPS系列产品,来为运营商交付更高性能的5G承载网,满足5G流量增长和重大架构变化等关键网络要求,奠定超清视频、游戏、直播、监控、AR/VR,以及远程医疗、工业云、车联网等数字化应用的落地技术根基。

  据了解,1830TPS可从根本上提高5G集中式RAN和Cloud RAN的经济效益。凭借时延敏感网络,移动运营商将能够开辟新的实时服务,获得更高的收益,并升级至原生云架构,相较同类前传解决方案实现更好的性能和灵活性,节约高达50%的成本。

  助力中国5G应用拓展

  5G的成功必定是行业应用的成功。这个成功,不仅指技术可以实现需求,更要有可落地的商业模式。

  目前,诺基亚在全球和100多家合作伙伴开展许多针对行业应用的探索。在大中华区,诺基亚携手80多家合作伙伴,进行了40多项5G应用案例的探索,主要聚焦农业、医疗、教育等八大行业。这一系列的探索,将为诺基亚未来5G业务的开展提供宝贵的借鉴价值。

  娱乐+5G。诺基亚已经连续六年服务上海国际顶级赛车赛事,2019年首次部署了室外内一体化的5G赛场,利用基于2.6GHz频段的首个5G宏微立体规模覆盖实验网, 完成5G超高清实时直播以及VR云游戏,通过5G高带宽的特性赋能智慧体育,提升了场内外观众的体验。

  教育+5G。诺基亚携手运营商,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一起打造5G智慧校园,基于大学的需求,实现5G网络校园教研的主要楼宇覆盖和8K高清课程在不同教室间的采集和播放。

  安防+5G。诺基亚与中国电信一起在海南博鳌外场部署3.5GHz 5G网络,基于5G的AR公共安全解决方案不仅具备人脸识别、车牌识别、人证比对等常用的安保功能,还兼备多语言翻译功能,全程采用语音和手势操作,最为适合在博鳌亚洲论坛这类国际性会议和重大活动中应用。安防人员佩戴AR警用头盔,通过5G网络进行上行传输,和位于公网的第三方视频分析服务器对接,充分体现了5G网络大带宽和低时延的优势。

  医疗+5G。智慧医疗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现院内智慧,包括基于5G的MEC部署的移动查房,以及智慧输液系统。第二阶段智慧升级,利用5G超高带宽打造远程医疗救助方案,比如5G智慧急救车,将现场数据及时回传到医院。第三阶段是实现院间互助,包括远程B超、远程会诊以及远程手术,将极大地解决目前国内医疗资源不充分的问题。诺基亚与河南移动进行合作,依照上述提到的三个阶段,为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打造智慧化部署。

  上述案例只是诺基亚“在中国为中国”的一部分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诺基亚与中国三大运营商分别签署2020年合作框架协议,总价值157亿人民币。根据协议内容,诺基亚将着力在端到端通信网络建设和服务及数字化转型及业务拓展等方面,为三大运营商提供更广泛、更专业的技术服务支持,不断满足其持续增长的业务需求。

  2020年中国移动与诺基亚将在移动通信领域继续开展友好的合作,主要包括无线网主设备(5G、4G)、核心网主设备、传输、IP路由器、各类网络优化及专业技术服务;诺基亚将根据协议与中国电信继续在5G端到端、超宽带、IP数据、光传输、应用软件等多个专业领域展开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此外,诺基亚将根据协议内容为中国联通在5G网络规模试验,5G商用网络建设,垂直行业业务拓展,移动核心网网络虚拟化演进,网络重构,网络切片,自动化编排和自动化运维,LTE扩容和演进,传输,物联网,专业服务和支撑系统等领域提供移动通信设备及优质服务。

 

  时代的变化发展从未改变诺基亚与中国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决心。未来,诺基亚也将继续与中国各行业数字化合作伙伴一道,勠力同心,各尽己能,共同携手积极探索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用例,不断推动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