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特斯拉:上海工厂建设顺利 年底正式投产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7日早间消息,特斯拉(230.75, 2.43, 1.06%)官方微博(36.14, 1.25, 3.58%)今日宣布,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建设顺利,其动工至今仅7个月,并预计在2019年年底正式投产。

  

 

  特斯拉上月底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最新季度申报文件披露,该公司与上海市政府签署了为期50年的土地租赁协议。根据协议,特斯拉需要在未来5年内完成对上海工厂140.8亿元(约合20亿美元)的投资。同时,从2023年底开始,特斯拉上海工厂每年须上缴22.3亿元(约合3.23亿美元)的税收。如过没能按时缴纳,必须将土地归还给上海市政府。

 

  该公司此前一周表示,预计年底前将在上海工厂投产Model 3电动汽车,未来12个月内其全球产量将达50万辆。

 

  特斯拉在文件中强调:“我们相信即使实际车辆产量远低于我们预测的数量,资本支出要求和税收目标也是可以实现的。”

今晚油价下调,加油不急!

  今日是新一轮油价调整周期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目前预计下调油价70元/吨,按升计算为下调0.05元/吨-0.06元/吨,相比上个工作日,预计下调幅度增加30元/吨,超过下调红线,呈现下调状态。

  油价继6月份后重新下跌

  由于7月份油价调整出现了"一涨一搁浅"的情况,本次油价是继6月份油价"两连跌"后重新实现下跌(6月份2次油价下跌,将会累计下调汽油585元/吨,柴油565元/吨)。

  虽然本次油价跌幅不是很大,不过下调总比没有的好,希望在8月份也能够实现油价“两连跌”。

  2019年第五次油价下跌

  在今晚油价下跌之前,今年共出现了4次油价下跌,除了6月份的"两连跌"之外,其他2次分别在3月31日因为成品油增值税下降而下跌油价一次,跟5月13日下调油价75元/吨。今晚油价下跌将实现2019年的第五次油价下调。

  注意啦,今晚油价下调,加油可以不用着急哦~

  国际油价

  国际油价5日大幅下跌,截至当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97美元,收于每桶54.69美元,跌幅为1.74%。

  10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08美元,收于每桶59.81美元,跌幅为3.36%。

 

  本轮油价调整时间:今晚24时

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跌破“7”关口!

  (原标题: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跌破“7”关口)

  随着8月5日9时15分出炉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跌穿6.92关口,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随即跌穿“7”关口,9时30分开盘后,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也跌破“7”这一心理关口。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中间价出炉后直线跳水,在在岸市场开盘前贬值至7.0421,较上一交易日6.9764的收盘价和今日6.9778的开盘价大跌超过600点。

  9月30分,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开盘,在报6.9999后随即跌破“7”关口,随后跌幅进一步扩大,接连跌穿7.01、7.02、7.03和7.04关口,最低贬值至7.0424.

  而在在岸市场破“7”后,离岸市场进一步跳水,最低贬值至7.1057。

  人民币在离岸和在岸的大幅跳水,最初开始于更多反映央行态度的中间价的大跌。

  8月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9225,较前一交易日下调229点,这是去年12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首次跌破6.90关口。

  在8月2日央行召开的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中,并未对人民币汇率有所表态。

 

  央行上一次公开谈论下一步人民币汇率走势走势是在7月初的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还是要根据现行的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一方面让市场在目前的汇率的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另外一方面人民银行有必要时会采取宏观审慎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硝烟弥漫 滴滴等各路资本争相入局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发展,但充电设施的建设与运营不足仍旧是制约其发展的痛点之一。

同时,新能源汽车补贴从2019年6月底已经开始实施新政:补贴从今年开始已经腰斩,直至2020年取消。最终将转向充电等基础设施领域。

在此背景下,今年以来,不少资本开始掘金充电市场,有传统车企,有造车新势力,有大型房企,也有能源巨头跨界,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硝烟弥漫。

滴滴携手能源巨头

掘金充电市场

8月1日,跨国能源巨头BP与滴滴宣布,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在中国建设新能源车充电基础设施。合资公司将通过建设独立、可靠、高品质的新能源车充电站,为滴滴用户及广大车主提供服务。

这两家公司合作已经初见成效。

据了解,BP和滴滴的首个充电站配有10座60KW-120KW的快速充电桩,已经落地广州市。该充电站将成为合资公司成立后首个转入合资公司的充电站。后续,合资公司将迅速拓展建设和运营更多的充电网络,以期快速成为中国领先的新能源车充电提供商。

BP中国董事长兼总裁杨筱萍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为BP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机遇。通过与滴滴的合作,BP将积极为中国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提供差异化产品,并进一步扩大BP在华业务布局。”

从能源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就是一个车用能源转型的过程。自2010年之后,车用能源从传统油气到锂电的电气化转型趋势越来越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已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5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连续4年居世界首位,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预计到2030年,中国80%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将在最终目的地、停车场和充电站完成。

在这种形势下,资本纷纷涌入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不足为奇。

“BP与滴滴是租车业务的延伸,提供充电服务。”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BP是桩联网概念,也就是开放桩资源。

青域基金创始合伙人徐政军则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完善的充换电基础设施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其中运营车辆的充换电需求会率先爆发。”

新能源汽车

充电市场打响争夺战

而除了跨国能源巨头、传统车企以及造车新势力,一心想要造车的恒大,更是在重金打造充电领域。

半年前,恒大建立了恒大智慧充电子公司,主营充电桩的技术研发、设施设计与运营。

7月底,恒大智慧充电宣布与国家电网成立合资公司,以社区为基点,计划以一种比私人充电桩更智慧、更简便的方法解决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充电难题。

“现在有了第三种选择,也就是在个人充电桩和公共充电站之外的选择。”贾新光还表示,它不像私人充电桩那样需要自行改造电网,而是通过国网恒大配置的充电盒接入电网;而且能自动在用电低谷时充电,也不会给当前的电网带来太大压力。

在这个火热的夏天,更火热的是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新能源汽车这个巨大的新市场背后的充电市场也打枪争夺战。继蔚来、小鹏之后,威马联手特来电自建充电桩,造车新势力也在充电市场抢占地盘。

实际上,各路资本纷纷布局进入这个领域,与政策方面的支持有很大关系。

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指出,地方补贴政策在2019年过渡期后不再对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给予购置补贴,转为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

目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充电桩数量之间的比例仍有较大缺口。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60万辆,同比增长30%。这一数据背后是充电基础设施“体量”爆发。

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份,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00.2万台,同比增加69.3%。此前《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基础设施。

因此,业内认为,未来还将有更多的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充电桩市场将在2030年达到5500亿元市场规模,未来几年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贾新光认为,理论上,充电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中国式充电是一个需要具体解决的问题,就是根据中国国情,不能照搬国外经验,要有自己的解决方案。

全球最吸金视频App排行:YouTube榜首 快手排名第二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1日晚间消息,据美国科技媒体The Next Web报道,App市场研究公司Sensor Tower今日发布报告称,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消费者在YouTube App上的开支为1.38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吸金”的图片及视频应用。

  Sensor Tower的报告显示,YouTube在第二季度吸引了1.38亿美元的消费者开支,同比增长220%,高居图片及视频应用榜首。按地区划分,YouTube收入的约70%来自美国,而日本占7%,英国占4%。

  排在该类别App收入第二位的是腾讯公司支持的快手,第三名同样来自中国,即TikTok。需要指出的是,YouTube在第一季度也排名首位,快手同样屈居亚军,而TikTok则攀升一位至第三名。

  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图片及视频应用收入排行榜  Sensor Tower在报告中指出:“我们的营收数据来自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的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应用商店的消费者开支,不包括来自第三方Android商店的应用收入。”

  奇怪的是,2018年所有软件类别中收入最高的应用Netflix,此次并未被列入”图片和视频类“App中。Sensor Tower的数据还显示,YouTube也并不是Google Play中收入最多的视频应用,排在首位的是17 LiveAF,而YouTube未能跻身前十。

  就在数周前,Sensor Tower刚刚发布报告称,今年上半年,全球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和谷歌应用商店(Google Play)用户在移动应用和游戏程序上的支出总计为397亿美元,比2018年上半年的344亿美元支出高出15.4%。

  其中,消费者在苹果应用商店的开支为255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的226亿美元增长了13.2%。而谷歌应用商店的收入为142亿美元,比苹果应用商店少大约100亿美元,但与2018年上半年的118亿美元相比增长19.6%。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