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韩国实施出口管制 苹果华为等都要受影响?
- 详细资料
- 分类:业内要闻
- 发布于 2019年7月04日 星期四 07:48
网易科技讯7月4日消息,据日本报道,日本新出台的对韩国出口的管制措施所生产的影响,将会波及全球芯片供应链,对苹果、华为和索尼等全球电子制造业巨头产生直接伤害,因为韩国是内存芯片生产大国。
本周一,日本宣布对输向韩国用于智能手机及电视机的半导体等制造过程中需要的三种材料实行出口管制。鉴于此,韩国政府表示正在考虑采取报复措施。双方这种紧张关系,可能将使得芯片制造商陷入即将到来的供应链断供问题。
从今天开始,日本供应商必须经过申请获得批准后,才能向韩国出口所述的三种半导体工业化学品。而从接受申请到获批,日本政府预计要花费大约三个月时间。但是,韩国芯片制造商通常只保有能够使用一至两个月时间的零部件和材料库存。
韩国芯片制造商SK Hynix的一位消息人士向媒体表示,该公司没有三个月的库存。这位消息人士表示,如果这家芯片制造商不能从日本长期采购必要的材料,它将不得不停止生产。
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制造商三星电子公司表示它正在评估情况,未给出进一步的说明。
这种影响可能会蔓延至全球范围。韩国生产商控制着全球70%的DRAM存储器份额以及50%的NAND闪存片市场份额。就营收而言,三星电子公司在全球芯片市场份额排名中位列第一,而SK Hynix位列第三。
这些芯片广泛地应用于苹果的iPhone、华为的智能手机、惠普和联想集团生产的个人电脑,以及索尼和松下的电视机。
日本一家大型电气设备制造商的代表担心地认为,日本新出台的这一出口管制措施可能会适得其反,伤及自身。
这位代表表示,“如果韩国的内存芯片供应陷入延迟,不仅苹果iPhone的产量因此会下降,我们所需要的零部件供应也会受到影响。”
就这三种受到出口管制的三种材料而言,日本的一些不知名公司拥有着领先的市场份额。这些公司包括JSR、Showa Denko和Shin-Etsu Chemical,这些公司股权的三分之一或更多都是由外国投资者掌控。
日本还计划到8月份将韩国从出口“白名单”中移除,这个“白名单”中有包括美国、德国和法国在内的27个友好国家。此举意味着可能用于军事用途的产品的出口将需要政府批准。直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国家被移除自这个名单上删除。
鉴于韩国与日本之间围绕战时劳工赔偿问题长期发生的纠纷,日本声称实施这样的出口控制是因为与韩国关系正在恶化。
此前,日本政府从上月开始加大了对从韩国进口的海产品的检查力度,据称此举是为了报复韩国对从日本进口食品的限制行为,而这些食品是来自日本2011年福岛核电站辐射污染所影响地区。
日本经济部副部长西村康稔(Yasutoshi Nishimura)周一向媒体表示,“基于与韩国的信任关系来管理出口已经变得困难了。”
韩国外交部副部长已经召见了日本驻韩国大使,要求日本取消这一出口管制。针对日本这一行为对韩国工业和两国关系的影响,韩国表达了担忧,并认为这样的限制措施与日本上周在大阪举行的20国峰会上所倡导“自由、公平贸易”的主张,形成了直接的抵触。
韩国外交部表示,韩国政府将与企业合作来制定对策。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也表示,它将采取“适当措施”来进行应对,其中包括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
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部长表示,“我们将吸取这一教训来提高韩国的技术能力。”
不过,利用世贸组织规则来解决这一纠纷是否有效,专家们持不同意见。
总部位于日本的Deloitte Tohmatsu Consulting公司的合伙人Keisuke Hanyuda表示:“这是日本可以自己做出决定的领域,因此这可能不是违法行为。”
但东京早稻田大学教授Yuka Fukunaga认为,这些限制措施可能会违反世贸组织协议,这属于“灰色地带”。(天门山)
支付宝、微信两大支付巨头强势切入ETC场景
- 详细资料
- 分类:业内要闻
- 发布于 2019年7月03日 星期三 07:38
原标题 支付宝、微信抢滩ETC支付场景,中国高速公路进入“无感通行”时代
记者 苗艺伟
在中国高速公路场景“无感通行”的背后,正在发生一场“支付变革”。
今年7月起全国ETC车载装置设备进入免费时代、ETC用户不少于5%的车辆通行费基本优惠政策正式实施。ETC 全称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是指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通过车载电子标签OBU实现车辆识别、信息写入并自动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银行帐户上扣除相应资金,是一种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
在交通部大力推广ETC车辆通行的背后,以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成为这场高速公路“支付革命”背后的重要推手。
两大支付巨头强势切入ETC场景
7月1日是发改委、交通部印发《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通知(以下简称为《方案》)优惠政策实施的首日,界面新闻记者发现,两大支付平台——微信支付、支付宝也在当日相继宣布,即日起可在线办理ETC。
支付宝联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推出该项服务。用户上支付宝搜“ETC服务”,进入相关小程序,即可全程在线办理,收到设备后根据指引短短几步即可完成设置。一旦设备激活,130元押金将原路退回用户的支付宝账户,一分钱也不用花,全国通用、设备还包邮。
微信方面介绍,在微信端搜索ETC申办小程序,仅需35秒,就能完成申办ETC流程。此外,微信城市服务也提供了在线申办ETC服务。在高速路缴费上,车主绑定微信支付后,即可享受微信支付免圈存能力,实现“先通行后扣费,无需提前充值”。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因为账户延迟扣费或信号原因导致扣费异常,微信支付还将提供垫资能力,优先保障车主快速通行体验。
实际上,两大支付巨头早在两年前便已经介入高速公路这一支付场景,但当时支付依然基于人工缴费通道,用户需用手机微信/支付宝的支付功能“扫码付款”,支付效率比现金方式有所提高,但仍然无法做到不停车过站。
今年1月,支付宝、微信、银联也在广东试点了“车牌付”,即广东省内车牌付即是用户通过粤通卡、高速通等APP或无感收费微信小程序,提前完成车牌与第三方支付(微信、支付宝、银联、招行一网通)账户的关联绑定,车辆通行时入口领卡出口交卡(高速公路的通行卡),出口无需出示手机,车道系统自动识别车牌完成后台扣费,并向用户实时收到通行和缴费信息的收费模式。同样,这种支付方式局限性仅限于广东车牌,依然要口头告知收费站工作人员“车牌付”,无法做到不停车过站。
此次,对于支付机构正式进入ETC支付场景,第三方支付公司宝付一位产品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这份《通知》掀起了商业银行与支付机构的市场抢夺战,一方面潜在的ETC个人用户市场体量巨大,可以丰富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的收入结构;另一方面ETC客群基本为有车一族的高净值人群或行业特征明显的人群,支付频率高,借由绑定ETC支付账户为契机,围绕这类优质用户可挖掘的增值服务空间巨大。”
高速公路 “无感通行”催生支付变革
在ETC这种“无感通行”的背后,是中国高速公路支付方式的一场变革。
交通部发布的《通知》中明确,ETC收费将开展互联网发行服务,支持客户自主选择产品服务,自行注册,自助安装;鼓励发行机构及合作机构开通网站、APP等各种形式的线上发行渠道,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此外,交通部还正式宣布停止ETC储值卡发行,转而支持第三方支付和银行进入ETC 收费系统,利用中国当下发达的移动支付技术和市场化手段提高ETC使用率。
在新政下,安装ETC无须预存费用,车主只要与银行卡绑定,或与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绑定,每次通行完在绑定的账户中实现扣费,中国高速公路的收费方式正式以人工收费、停车收费为主的时代,逐渐进入了不停车收费的ETC “无感通行”时代。
早在2015年,交通运输部已经宣布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实现全国联网,但实际上,ETC通道在过去四年内的推广却并不如意。交通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ETC用户的总量为8072万,汽车安装率为34%、支付使用率约占45%,距离撤站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四年以来,高速公路ETC无法得到大比例应用的重要症结之一便是支付方式不顺畅。此前,安装ETC必须办理ETC专用储值卡,不支持第三方支付,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支付系统,这种发卡限制多、用途单一,且需要提前圈存资金等带来的种种不便,让低频率上高速的有车族敬而远之。
按照计划,到2019年底,各省(区、市)汽车ETC安装率达到80%以上,通行高速公路的车辆ETC使用率达到90%以上,高速公路基本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交通部预计,到 2019 年 12 月底,全国 ETC 用户数量突破 1.8 亿,高速公路收费站 ETC 全覆盖, ETC 车道成为主要收费车道。据此计算,ETC 用户将有1亿辆车的增量市场。
B端货运场景仍有待提升
除了C端用户的私家车等适用于普通的 ETC 通道之外,中国高速公路还有不可忽视的货运支付清算需求。
在《通知》 中,交通运输部鼓励金融、保险、第三方保理机构和大型物流运输企业,为更加复杂的B端货运公司等提供资金兜底和信用授权。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已有第三方支付公司开始切入这一场景。比如,宝付目前已经针对无车承运、快递快运、专线物流等垂直细分领域,提供行业解决方案,推出智慧账户产品“宝户通”,联合持牌金融机构、高速公路运营方、硬件终端设备厂商等,在保险、加油、过路等多个场景上提供创新增值服务,为物流行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的行业解决方案。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针对B端场景的货运ETC领域在中国基本属于空白。目前,货车司机都需要在人工收费车道上浩浩荡荡的车流中劳神费油,既无法保证运输时效性,还要自己支付高达使用成本30%的高速通行费。
不过据了解,目前货车可以办理ETC卡,但却不能私装车载电子标签(OBU)、没有专门的称重设备,因此走不了ETC通道,高速收费站依然是压车的重灾区。目前,仅有2018年河北京张高速上线了首个ETC货车专属通道,而江西省全省目前有6个收费站ETC专用车道也开始启动了。2019年将会有更多的高速线路上线货车专属ETC通道,B端货运场景提升的潜力巨大,有待交通部门、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等多方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网易、巨人等52家网络游戏企业成立网络游戏行业自律联盟
- 详细资料
- 分类:业内要闻
- 发布于 2019年7月02日 星期二 07:53
据新华社报道,日前,来自网易、盛趣、巨人、浙数文化、昆仑万维、杭州浮云、浙江畅唐等52家网络游戏企业的近百人参加了网络游戏行业自律联盟成立大会。
据报道,大会上,多家网络游戏企业学习了有关网络游戏信息安全专项治理的要求,明确了网络游戏企业在专项治理中的责任和义务,制定并共同签署了《网络游戏行业自律与监测平台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主要从政治导向、依法经营、综合治理、内容管理、技术保障、弘扬正气、规范管理、信息监测等八个方面规范了网络游戏企业。
与会网络游戏企业表示,将夯实网络游戏企业的主体责任,不让网络游戏成为传播有害信息、造谣生事的平台。将加强网络游戏行业自律,自查自纠,通过管理、技术、形式等进行网络游戏信息治理。
深圳6月新房成交环比下降两成 市场"歇口气"增速放缓
- 详细资料
- 分类:业内要闻
- 发布于 2019年7月03日 星期三 02:17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徐强)昨天,市规划国土委公布的6月份楼市数据显示,在经历了5月份的楼市成交旺季后,6月份新房成交量有所下降,虽然市场上仍有大量刚需未消化,但深圳购房者变得越发理性和谨慎,更加注重性价比,楼市整体增速放缓,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新房成交量环比下滑两成
统计显示,上月深圳新房住宅成交3506套,环比下滑23.87%。分区域来看,全市成交面积最大的区域是宝安,成交面积为9.7万平方米,占全市成交的28.67%。龙岗和坪山分别以6.84万平方米和5.24万平方米的成交量位居第二第三。
从供给侧来看,6月份是半年度的最后一月,地产商冲击业绩的心思明显。上月,全市共有8个项目获得新增预售许可证,共6133套新房源获预售,相比较4月、5月的3352套、3768套预售新房而言,分别增加了约80%、60%。
从需求侧来看,深圳前几个月楼市上涨动力十足,消化了大量刚需置业者。在趋于理性的楼市环境中,人们更关注刚需项目品质和性价之间的优势。地段区位优势越明显、配套完善度越高的产品,才更能得到置业者的青睐与认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6月24日,深圳一次性出让5宗居住土地,30多家企业经过3小时300轮竞拍后,最终以近224亿元成交价结束鏖战,刷新了20年深圳土地招拍挂市场记录,居住用地的有效供应,也大大稳定了市场对未来房价走势的预期。
业内人士分析,如今依旧处于“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主基调背景下,调控政策不会放开,楼市稳健将会是常态。
市场“歇口气”增速放缓
在二手住宅成交方面,6月份,全市二手住宅成交5798套,环比下滑21.3%,同比也下滑了5.1%。二手房成交量连续两个月下滑,二手均价小幅上升0.6%,为53211元/平方米。
从各区来看,上月龙岗区二手房均价小幅下滑0.2%,宝安区微幅下滑12元/平方米,其余各区均价皆上升。其中,龙岗均价39887元/平方米,均价为各区最低;福田均价涨幅最大,均价69594元/平方米,环比上升2.0%。
深圳中原地产研究中心分析人士表示,二手房市场成交的回落,和新房大批量入市有直接关系,新房供应量的加大,分流了一批置业者。目前,深圳楼市处于平稳周期,前期市场热度上升,部分需求过分透支,导致市场活跃度进一步降低。
总体来看,6月份深圳楼市总体呈现稳中有降态势,原因是从今年3月份开启了“小阳春”模式,成交量大增。进入6月份,市场“歇”一口气,楼市整体增速放缓,步入调整阶段。从政策面来看,今年控地价更为严格,多地出台政策控地价,房地产资金也相应紧缩,导致房贷额度不足,利率上调,市场氛围趋于平稳。正是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从而导致6月份深圳市场成交下滑。预计后市走势缓慢回升,未来成交有望止跌企稳。
广州7月起正式施行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
- 详细资料
- 分类:业内要闻
- 发布于 2019年7月02日 星期二 02:28
原标题:广州从7月起正式施行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
央广网广州7月2日消息1日,广州市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启动仪式暨培训会议在市民政局19楼礼堂举行。启动仪式上,广州市民政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中国太平洋(3.620, 0.01, 0.28%)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代表和广州市老人院、广州慈爱嘉护理站等10家协议定点服务代表签署四方协议。此次签约,标志着广州市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市民政局巡视员易利华指出,照护服务是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80周岁及以上重度失能老年人作为最需要照护的群体,是养老服务体系的重点服务对象。广州市率先推行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有利于保障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体面和有尊严地生活,有利于增进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属的福祉,有利于养老服务业发展,对于广州市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顾服务体系、增强重度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幸福感获得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悉,推行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是广州市深化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具有广州特色“大城市大养老”模式的一项重大举措。推行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后,加上广州市已有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广州市户籍80周岁及以上参加医疗保险的重度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实现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