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漫威蜘蛛侠2》第一手体验报道:共生体能力、战斗、PS5功能

  PlayStation Blog发布了《漫威蜘蛛侠2》第一手体验报道:共生体能力、战斗、PS5功能等细节全公开。

  

《漫威蜘蛛侠2》第一手体验报道:共生体能力、战斗、PS5功能

 

  PS Blog全文:过去一周,蜘蛛侠粉丝肯定都收获到满满的情报。再过一个多月《漫威蜘蛛侠2》就要摆盪登陆PS5主机,大家都越来越清楚10月20日有哪些精彩可期的内容。Insomniac Games的新角色海报也公开了更多超级英雄和超级恶棍阵容的细节。今天我们将为各位带来实机游玩体验解析,深入介绍战斗、活动和剧情等资讯,也请到制作团队重要成员资深创意总监Bryan Intihar、资深游戏总监Ryan Smith和资深故事总监Jon Paquette分享深入见解。

  这个加长版游玩片段发生在剧情中段,以克雷文和被共生体包覆的蜘蛛人的对峙过场动画作为开场,也是今年稍早公开的游玩片段收尾。除了需要运用超级英雄的能力和聪明才智来解决的危险科学实验和社区展览盗窃事件外,还有可让你测试蛛网翼的新活动、需要遏止的犯罪、艰困的头目战,以及引人发笑的对白和精彩的角色描绘。

  试玩前几天,我打开了前作来唤起肌肉记忆,也让我能将其与即将推出的新作进行更准确的比较。我意犹未尽地放下DualSense控制器时,初步印象可说是一面倒的好评:Insomniac Games真的使出了全力推出更丰富扎实的超级英雄续作。各方面都充满用心。我之所以会这么认为,原因如下。

  两名蜘蛛人的故事

  彼得·派克和麦尔斯·摩拉斯在前作中各自担纲主角后,将以同样的分量出现在《漫威蜘蛛侠2》中。除了主线故事会引导你扮演其中一名蜘蛛人/蜘蛛侠,玩家基本上可以自由地在他们两人之间快速切换(在PS5主机的SSD功能加持下,按一下按钮就能马上切换至另一名蜘蛛人/蜘蛛侠,随着视角转换,团队也准备了有趣的角色时刻)。他们会有部分共通的支线活动、蜘蛛装置和基本升级途径,也有各自的专属剧情、任务和技能可供解锁。两个角色的按钮配置完全相同(战衣装置对应至R1,独特技能对应至L1,一次可分别启用四种,并搭配正面按钮来启动),而相似的能力也代表你不用在切换角色时费神重新适应。

  随背景故事进化的招式组合

  在游戏发表影片中,彼得利用他的四隻机械蜘蛛手臂击败敌人。这在《漫威蜘蛛侠》原作中只是众多自订战衣能力中的其中一种,不过在本作共生体的影响下,蜘蛛手臂将成为预设配置。个中原因Insomniac守口如瓶,但表示游戏中会说明一切。麦尔斯两种颜色的生物电毒液能力也是如此,这在宣传影片和我的游玩片段中也可看到。Intihar暗示这种不断进化的能力组合会融入麦尔斯的故事发展中。机械和电力能力都有自己的技能树,经验值会逐渐解锁範围攻击和多敌发射器等等。游戏初期我很爱用「蜘蛛电击」,彼得的机械蜘蛛手臂会以蜘蛛般的速度和优雅直接向前刺出,并发射重重电流,将困在网中的人电个半死。使出「贴墙痛击」令人痛快,我得以亲身体验游戏发表影片中彼得用一隻手保持平衡,并用双脚迅速将恶棍踢到附近墙上的爽快画面。除了标准战斗选项外,还有许多其他选项可供选择。

  工作室持续汲取之前制作PS5游戏(如《瑞奇与叮当:分离》)的经验,透过DualSense无线控制器精准传达反映游戏情境的丰富触觉回馈,让玩家感受换上黑色战衣的逼真感。

  对付大量敌人的蜘蛛装置

  代表性的蛛网发射器还是很好用,轻按R1就能用蛛网缠住单一敌人。装置容量加倍至12个栏位,并且能快速充能。我在试玩版使用了两种装置。「冲天砲」会部署一架无人机,向附近敌人发射蛛网,将他们击飞。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蛛网捕捉器」,朝四面八方发射蛛网,将黏住的任何东西拉回来,再用来进行大範围攻击,解决敌人。我说的「任何东西」真的是「任何」东西:有次我跟抢匪在小巷中打斗,触发了这个装置后,蛛网不仅黏住那些罪犯,还连带把附近的下水道人孔盖拉起,像导弹一样狠狠砸向敌人,不仅出乎意料,还很爆笑。

  充满蛮力的共生体

  自游戏公布以来,这个新角色一直是大家讨论的重点,而这次的第一手体验也让我有机会一探黑色战衣蜘蛛人/蜘蛛侠的强大力量。彼得在试玩版开始时已穿着黑色战衣,像机械手臂一样,这件战衣也有自己的技能树,包括四组已对应好的攻击,让我用来与一群克雷文猎人进行首次战斗。正如游玩画面所示,你可以伸出触手,让它自动抓起附近的任何敌人,然后将他们重重摔回地上。「毒液衝刺」会让战衣将彼得包覆,向前射出并伸出尖刺,把敌人弹开;「毒液拳」则会击晕敌人,将其打飞到空中,以便进行后续的连击。在彼得的战斗过程中,我脑袋中不断冒出「残暴」这个字,震撼的音效、华丽的视觉效果和控制器的触觉回馈共同发挥作用,让我们见识到借助共生体力量而变得更强的彼得。此战衣的L3 + R3特殊能力「共生体涌生」是一种野蛮且快节奏的迴旋抓摔攻击,可让你手动锁定并彻底解决敌人。这项能力在一场激烈实验室战斗的高潮处首次亮相,也为试玩版的第一个故事任务画下句点,让我震撼不已。

  试玩版提供了几个支线活动选项和附带机会。除了仍然能够与市民互动或拍照之外,你还可以取得蜘蛛机器人(每个机器人的涂装都可爱地模仿了多年来的各套蜘蛛人战衣)、部署蛛网翼并利用气流追逐鹰爪无人机,或者发掘被用作军械库的隐蔽地点。快速点按类比操作桿将启动面罩,并直观地标示出附近的活动。

  猎人的钟声

  Insomniac以新方法为黑色战衣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固然令人期待,但是他们也保留了战衣神秘的关键元素:对声音的高度敏感。试玩版在教堂开场,气氛紧张的过场动画不仅显着地揭露了黑色战衣的缺陷(并充满说服力),更透过DualSense无线控制器的回馈完美呈现了不适感。而克雷文光是在这次遭遇中,就已定调了他与对手正面交锋时,展现出有自信且无法揣度的样貌(Intihar称他为「难以预测」)。Insomniac让我想起他在蜘蛛人/蜘蛛侠的食物链中是个相对的异类:他不受復仇驱使,本身也没有与蜘蛛人的核心角色有过任何纠葛。Paquette认为他个性的很大一部分是想要找到比他「更厉害、更强大」的人。他是个有趣的新角色。

  怪物与转变

  这也带到了《漫威蜘蛛侠2》中的主题转变。在两款前作和《漫威蜘蛛侠: The City That Never Sleeps》中,大多数反派都是科技类型罪犯。Insomniac在这次续作中刻意避开这个方向,寻求能同时为剧情和游戏带来不同特色的反派和怪物。怪物蜥蜴人和勐毒也紧扣着转变的主题,就连回归的反派负先生也象徵了转变:不仅他本身有所改变,也透过麦尔斯父亲杰佛逊·戴维斯的死亡,改变了麦尔斯的人生。而又有谁比克雷文这样的猎人更能对付怪物?

  友善邻家蜘蛛人APP回归。我没有特别研究,但是萤幕偶尔弹出的视窗会提示附近的人回报的犯罪事件。

  猎物,认识猎人:我与克雷文的猎人多次交手后,被罪犯的气势所压倒的任何恐惧都迅速地平息了。这群猎人一直都人数众多,以多个波次发动攻势,类型多到令人煺却。空中的机械鹰爪无人机会从远处狙击,而四条腿的帮手则会发出巨大的无效力场,封锁你的技能,除非将它们打倒(惊喜是它们被打倒后会在短时间内爆炸!)。特定猎人也会使用炸药,从远处发射多枚地雷或剧毒手榴弹,而其他人则会发射电网或用电场覆盖上空区域。另外还有护盾手,炮手和喜欢发射双匕首的敌人,令你的处境更棘手。战斗将会明显变得激烈,敌人遭遇战的组合也会更加多元。

  格挡

  拳头、子弹、利爪等攻击仍会触发蜘蛛感官,一样按下圆圈就能闪躲。不过现在彼得和麦尔斯都有格挡方式,特定攻击会在进攻的敌人周遭标示出黄色圆圈并转为红色,适当按下L1就可架开攻击。试玩版在小头目遭遇战中考验了我的反应时机,凶暴的猎人在实验室战斗的结尾挥舞着斧头,格挡匕首能以最快的方式打败他。有些攻击无法格挡,需要快速闪避来脱离攻击范围。

  蛛网翼:更快地在小坡地、河流与中央公园间穿梭。在空中按下三角会部署蛛网翼,用左操作桿即可俯冲和翱翔。结合摆盪和城市各处特意设置的风洞,迅速到达下一个目标的位置(也能单纯享受空中移动的组合动作)。

  哈利与朋友圈

  下方有剧透,如果想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体验游戏剧情,请跳至下一段落。我们的英雄不只要应对日益严重的犯罪事件,还要应对新旧朋友的复杂关係。本作故事接续在《漫威蜘蛛侠: 迈尔斯》事件的9个月后。在《漫威蜘蛛侠》的世界中,哈利·奥斯朋是彼得自高中以来最好的朋友。他们亲同手足,对环境科学的热爱让他们建立起深厚情谊。在试玩中可见,哈利缺席期间(对朋友宣称去欧洲旅游,实际上是因不明疾病而与外界隔绝),两人的友谊也有了新平衡:哈利知道彼得是蜘蛛人/蜘蛛侠(并且知道麦尔斯也是)、彼得有黑色战衣,而他们试图找到治疗哈利的方法。工作室展现了共同朋友之间的尴尬关係,无论在最近的剧情宣传影片,还是哈利与麦尔斯在摆盪时的生硬通话都可见一斑。

  谜题、精确和装置

  和试玩开头所述的相同,彼得和麦尔斯除了武力之外也需要智力。在初期的一道谜题中,我需要在不破坏健康原子的情况下,去除受损原子来净化DNA链。然后我爬进了一个巨大的粒子加速器来重设错位的磁铁,小心翼翼地扣下DualSense无线控制器的自适应扳机,在不同的压力点上将磁铁正确对齐。许久之后,我又扮演麦尔斯,控制蜘蛛机器人穿过通风口,分散潜在抢匪的注意力,重新启动一扇被锁上的社区展场安全门。这样的互动成了交战和移动之间很好的插曲。

  J. Jonah Jameson:(假)新闻报导的独特声音在我的试玩中没有出现,不过我忍不住问了Jon Paquette关于他的事,特别是他当上《号角日报》新老闆后(就像前传漫画结尾的预告),角色有没有差异。答案很简短,也很直接。忠实信徒别担心:他的招牌怒吼还不会那么快消失。

  蜘蛛幽默

  虽然游戏中可能有些主题较灰暗,但是仍有许多幽默和搞笑的对白。在实验室场景中,有三、四次让我开怀大笑。像是哈利在启动加速器时,小声默唸「别弄出黑洞……」,或是彼得在被撞出窗户之前,对着披着熊皮挥舞斧头的凶勐猎人小声说道「我没蜂蜜了!」,都完美展现出派克的幽默。

  充满灵魂的故事

 

  配音团队的专业演绎精彩到位。Jim Pirri的一字一句都让人感受到克雷文的决心。目前为止在宣传影片中Tony Todd声演的「勐毒」片刻也令人毛骨悚然。我在试玩时有个场景是麦尔斯在父亲坟前说:「我是蜘蛛人/蜘蛛侠,我一个人应付得了所有事情。」Nadji Jeter的台词巧妙地结合了力量、希望和不确定性。我很期待看到面罩下的角色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也很期待他们戴上着面罩后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转变。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