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万年大坑?《星际公民》获超2.5亿美元巨额众筹

  据外媒最新报道,《星际公民(Star Citizen)》众筹额已经超过2.5亿美元。这款由Cloud Imperium Games打造的雄心勃勃的游戏已经研发近8年,并且尚未完成。

  这笔超2.5亿美元的巨额资金,共收到来自240余万玩家的贡献。这是什么概念?这已经超过大厂大多数3A游戏的制作成本,基本上足够制作《GTA 5》或买一支特斯拉Cybertruck。

  单11月,这款游戏的众筹金额就达到900万美元,是表现最强势的月份之一。除了众筹资金,Cloud Imperium也获得4600万美元的私人投资。

  《星际公民》是3D太空模拟战争游戏,原本计划于2014年推出,但自此后一直推迟,目前仍未有上线日期。据悉,在跟microTech公司宣布合作后,一架命名为microTech的飞机将会加入到游戏中,明年,他们也将推出20 vs 20名叫Theatres of War(战争剧场)的多人FPS模式。

  事实上今年5月,Forbes报道指责该公司对募集到巨额资金管理不善。2017年,Cloud Imperium 5个办公室的537名员工就耗费了3000万美元薪水,这也是该公司最大开销。虽然不知道具体每个级别的员工的薪资情况,但是报道指出该公司创始人Chris Roberts去年9月以470万美元购买洛杉矶的一座豪宅,不过Roberts表示,这是他用在Cloud Imperium之前赚到的钱购买的。他曾是Origin的合伙人,且是微软收购的Digital Anvil的大股东。

  同时该报道也指出,Roberts领导无方,以牺牲更关键的内容为代价,去过度纠结小细节或不重要的事情。一位2015年离职的主角色美术表示,他画了5个角色耗费了17个月,角色不断被推翻重做,而他表示,这个现象在整个公司都很普遍。

  2020年即将到来,谁又知道他们还要烧多少钱?

 

  来源:游戏陀螺

2.42亿!故宫文创出圈 位列"博物馆线上富豪榜"第一

  (原标题:故宫一马当先 博物馆文创开发井喷)

  [ 在CBNData此前发布的“博物馆线上富豪榜”中,故宫博物院以2.42亿元的销售额位列第一,其线上销售额是第二名中国国家博物馆的7.7倍。 ]

  印着波曲纹的米老鼠玩偶、慈禧御用的“大雅斋”系列、嵌有良渚玉琮元素的手工皂、被唐三彩颜色浸染的提包……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长三角文博会上,长三角的各大博物馆用创意十足的馆藏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

  “这阵风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刮起来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文创部工作人员的朱蓓靓对记者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文创部门成立于2016年,专注研发红色文创产品。朱蓓靓说,自从故宫淘宝的文创产品爆红网络,各个博物馆都开始投入精力开发文创。

  近年来,各个文博单位推出了大量品类丰富的文创产品,掀起一股猛烈的文创热。博物馆们也纷纷加入上网潮,入驻电商平台,收获了众多年轻粉丝。但频繁登陆电商畅销榜和微博热搜的,始终是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以超过万种的文创产品数量和超过15亿元的年销售额成为国内博物馆文创的最大玩家,故宫文创也成了其他博物馆纷纷效仿的文创模式。

  在故宫文创一家独大的局面下,其他博物馆正加快步伐,争取拿到下一个让圈外人士所熟知的“出圈”的席位。

  一骑绝尘的故宫文创

  我国的博物馆文创市场在近几年中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和天猫联合发布的《2019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博物馆文创市场的整体规模相较2017年增长了3倍。消费者购买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热情高涨,2019年实际购买过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消费者数量接近900万,较2017年的增幅超过4倍。

  2016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火了,豆瓣评分高达9.4分,也带火了故宫。随后,故宫通过自营、合作经营和品牌授权等方式,趁势推出9170件文创产品。公开资料显示,随着故宫IP市场增大,2017年,故宫网站访问量达到8.91亿;9款APP下载量累计突破450万;书签、T恤、钥匙扣等文创产品销售在2017年达15亿元,该数字超过A股1500家上市公司的营收。2017年,国内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收入约为35.2亿元,当年故宫文创产品的总营业额为15亿元,占据全国博物馆文创的半壁江山。同年,广东省博物馆的文创收入为1330万元,上海全市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年销售总额不到5000万元。在CBNData此前发布的“博物馆线上富豪榜”中,故宫博物院以2.42亿元的销售额位列第一,其线上销售额是第二名中国国家博物馆的7.7倍。

  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所有藏品中超过90%是珍贵文物,其所保管的国家珍贵文物占全国定级珍贵文物的42%。除了珍贵藏品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外,故宫的观众规模也为文创推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18年故宫的年参观量约为1700万人次,稳居世界博物馆界榜首。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在开发和营销方面,故宫有其秘诀——抓住文创衍生品要依托IP打造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喜好的特点。“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等有着“皇帝也卖萌”属性的商品整体年营业收入可达数亿元。同时,故宫还与名创优品等企业进行跨界合作,开发出各类故宫IP商品,收益不菲。

  值得注意的是,电商平台成为博物馆向消费者推广文创产品的重要渠道。目前已有24家博物馆入驻天猫,仅故宫一家就在淘宝天猫上开设了6家店铺。过去一年中,在淘宝天猫浏览博物馆旗舰店的累计访问量高达16亿人次,是全国博物馆接待人次的1.5倍,线上逛博物馆的人次首次超过线下。

  故宫当然注意到这一点,于是故宫通过网络化将故宫门票和商品销售推向高潮。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故宫博物院网络预售门票比例仅为2%左右。2015年、2016年,网络预售门票比例分别达到17%和41%。2017年“十一”长假期间,故宫博物院首次实现全网售票,正式迈入“博物馆全网售票”时代。2017年,故宫网站访问量达到8.91亿,并把186万多件藏品的全部信息放到网上。同年,故宫文创产品销售达到15亿元。

  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自贸文投”)总经理蒋名未认为:“对于故宫的文化符号和形象,其他的文物文化单位没有可比性,它的优势是与生俱来的。”

  博物馆们奋起直追

  文创热之下,各地博物馆都在加速馆藏的文创开发,试图借此增强博物馆自身的品牌效应。无论从营收还是从影响力来看,在数值上与故宫仍有着较大的差距,但相对自身而言,每家博物馆都在大踏步地向前。

  广东省博物馆2018年的文创收入为1941万元,较2017年有了46%的增幅。基于广东人对美食的追求,广东省博物馆发展了博物馆文创食品的创意思路,成为国内首个推出文创蛋糕的博物馆,并将持续推出各式各样的文创美食。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在文博会上介绍:“财政总共能够申请到1.1亿,南京博物院的日常运营和人员工资总共需要1.2亿,我们通过文创产品的开发,使得每年的决算能够达到1.8亿~1.9亿的水平。预算和决算之间的差额,就是靠我们开发文创产品所实现的平衡。”南京博物院将特展作为其利用馆藏进行文创开发的呈现形式。

  龚良透露,“法老·王”大展的成本是340万,最后的利润是640万;去年开展的“穆夏——欧洲新艺术运动瑰宝”成本是270万,三个月展期的门票收入是450万,售卖的文创产品收入是540万。龚良认为,这类特展既能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也能为博物馆增加可观的收入,是较为理想的博物馆文创产品。

  上海博物馆的尝试则更为多元。上海博物馆文创中心副主任胡绪雯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今年年初的董其昌艺术大展。展览本身是免费的,但以展览为主题的书刊、衍生产品和夜场活动的收入总共达到了1302万。除了占大头的书刊和文创产品外,特展下午茶和夜场活动的走俏为上海博物馆拓展了文博创新的更多可能。

  胡绪雯介绍,包含一份董其昌画风拉花的咖啡、一份“玄赏”米糕和山水绿豆糕的“董其昌下午茶”套餐,在展览期间共卖出1500套。在夜场活动中,珂罗版复制技艺在经专家讲解后,可由参与观众亲手体验。“这个活动是收费的,每场每位498元,我们通过网上进行售票,3场活动都是秒杀。”胡绪雯透露。

  上海博物馆也试图通过一些国际化的探索来打开局面。两年前,“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收获了超过38万的参观人次,文创团队研发的180余种系列化文创产品,累计销售额达到1700万元。今年5月,上海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展览首次前往欧洲,赴比利时展出100余件文创产品,还将继续在世界各地举办文创产品展览。

  自贸文投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为原型,授权老庙黄金开发的贵金属产品,在三个月内实现了超过1亿元的销售金额。蒋名未认为,考虑市场的喜好是抢占市场的重要方式,不应为了与故宫形成差异化而无视市场需求。“哪一类产品能成功是市场买单选出来的,热销的产品无论哪个馆来开发,都会热销的。”在他看来,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对应地设计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对于各博物馆的文创实践,CIC灼识咨询创始合伙人侯绪超表示,国内不同的博物馆承载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各有其特色,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兵马俑、苏州博物馆的江南园林等都具有很强的IP属性。故宫文创的成功与运营和产品开发的大力投入是分不开的,其他博物馆如能深入挖掘,也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无法复制的成功?

  2016年以来,鼓励博物馆文创发展的诸多文件密集出台,文化创意产业在政策和实践层面正式成为博物馆的标配。因此,2016年被认为是博物馆IP运营元年。3年中,不少博物馆和企业初次涉足文博创意开发,在博物馆IP授权中遇到诸多问题。今年5月,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制了《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首次对博物馆的资源授权内容做出了清晰的界定,并详细介绍了授权模式。

  蒋名未表示,上述文件至少可以解决很多文化文物单位在授权过程中对于博物馆IP、授权流程等诸多概念和细节的理解问题。“各地区各文化文物单位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一些国家级或省级的博物馆已经相当规范了,授权模式上能够和国际接轨,但很多小博物馆在授权过程中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这份文件起到了开蒙和答疑解惑的作用。”

  但在授权环节产生之前,文化文物单位却不一定具备通过授权IP开发文创获得收入的资格。

  博物馆所属的事业单位类型中,公益一类是全额拨款单位,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所得收入悉数上缴;公益二类则是差额拨款单位,资源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市场配置。我国大多数博物馆是公益一类单位,而故宫是公益二类单位。

  据悉,故宫每年的经费中54%由国家拨款,剩余46%则要自力更生,通过市场化运营实现商业化变现,以经济收益来填补空缺。也正因为此,故宫有了更强的内生动力去开发文创,自力更生挣得另一半经费。而这一半市场运作的空间是大多数博物馆所没有的,这也使得故宫文创成了其他博物馆难以复制的成功。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查询启信宝发现,故宫博物院100%持股的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共对外投资了13家企业,其中有10家企业的名称中有“文化”二字。该中心的对外投资自2015年开始变得频繁,去年一年就投资成立了故宫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北京故宫前门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

  属于公益一类的上海博物馆有一家成立于1996年的艺术品公司,售卖文物复仿制品、博物馆纪念品等。该公司因成立较早,且经营效益较好,因此被保留了下来。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发展文创和进行授权对接,上海博物馆于去年成立了文创中心,属于馆内部门。艺术品公司和文创中心分工明确,文创中心负责开发和授权,艺术品公司则负责营利。胡绪雯感叹道,艺术品公司是企业经营,员工多劳多得,博物馆自身更多的是凭借情怀在做文创。

  龚良对于博物馆文创的事业属性尤为坚定。他在文博会的2019博物馆馆藏资源授权论坛上强调,“一定要坚持公益性的特性。”他认为,文化文物单位的文创开发不是文化产业,而应理解为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

  也许正是因为更看重文创的事业性,而非产业性,南京博物院在文创的开发上并不追求迎合市场的需求。龚良表示:“如果我们都拿故宫的珍贵文物去做展览,那肯定谁做谁火,因为这些东西太稀缺了。但我能不能拿博物馆里面最普通的文物来做,通过我们的创意告诉人们它们的相互关系?我们要拿普通的材料去做好菜。”这样的思路创造了“法老·王”大展和穆夏展的成功。在龚良看来,博物馆和企业在文创上的角色划分很明确,“创意应该是我们博物馆来做,然后请企业来帮助我们去实现我们要的内容。”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文创热的推动下,于2016年成立了文创部门。受限于单位性质,中共一大所开发的文创产品不能售卖,更多地承担了红色文化的宣传功能。但馆藏的红色文物却受到市场关注,成为文创产品开发的重要元素。今年5月,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和东方网以上海解放70周年为主题,共同研发了红色文创产品套组。朱蓓靓向记者表示,在这项合作中,中共一大提供了元素,设计、制作、销售等环节均由东方网负责。东方网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寅琰曾透露,红色文创产品套组开启预售10天后,预售量就将近千套。

惠普再次拒绝施乐335亿美元收购要约:低估了公司价值

  (原标题:HP reiterates its rejection of Xerox's offer to buy the company)

  网易科技讯 11月25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美国当地时间周日,惠普公司再次拒绝了施乐(Xerox)335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收购要约,并称该提议“大大低估了惠普的价值”。

  惠普公司在致施乐的信函中表示:“我们重申,我们拒绝施乐的收购要约,因为它大大低估了惠普的价值。”

  施乐此前曾提出以每股22美元的价格收购惠普,但立即遭到后者拒绝,惠普表示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同时对于施乐未来的增长前景提出质疑。 惠普表示,这家规模较小的收购方尚未证明自己的财务状况足够健康,它可能无法筹集到足够资金或完成此类交易。

  惠普首席执行官恩里克·洛雷斯(Enrique Lores)和董事长奇普·伯格(Chip Bergh)在给施乐首席执行官约翰·维森丁(John Visentin)的信中写道:“你的提议尚不足以成为尽职调查或谈判的基础。”

  信中指出:“在你咄咄逼人的言辞和行动中,很明显可以看到,施乐有意在没有提供足够信息的情况下,以投机性条款强行进行潜在合并。你们现在公开要求加速达成交易,但仍然没有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这只会加剧我们对你们业务和前景的关注。”

  施乐代表拒绝置评。该公司上周表示,除非惠普同意在当地时间11月25日下午5点之前进行“相互证实的尽职调查”,否则将直接向股东提起收购提议。施乐可能会发起所谓的“代理人大战”,即通过更换董事会来实现收购目标。

  惠普表示,该公司有许多为股东创造价值的选择,包括进行其他并购和股票回购。洛雷斯和伯格写道:“重要的是要强调,我们并不依赖于与施乐的合并。”

 

  不过,洛雷斯和伯格表示,惠普仍然愿意考虑合并的潜在价值,但这取决于施乐是否更加主动。他们称,施乐在过去五个季度中有四个季度的销售额低于预期,预计收入下降趋势将继续。惠普还担心,施乐与富士控股公司终止合作关系可能损害其在亚洲的销售能力。(小小)

《去月球》制作组新作《影子工厂》登Steam

  当年高瞰的一部《去月球》不知道赚走多少玩家的眼泪,随后Freebird Games又在六年后推出了续作《寻找天堂》,最近该系列的第三部作品《影子工厂(Impostor Factory)》上架STEAM,并发布了最新预告。

  Steam介绍:时间循环悲喜剧,谋杀悬疑蒙太奇,外加多人伤亡以及一只可疑的喵。又酸又甜外焦里嫩,由《去月球》作者带来的走心之作。

  游戏简介:

  《影子工厂》是一款以叙事为导向,类别庞杂到放弃治疗的冒险游戏。

  罗莎莉恩医生 和 沃茨医生 和有一份非常特殊的工作:他们可以给人们重活一次的机会,从人生的最开始重头来过。

  某天,昆西 收到一份邀请函请他去某个偏僻可疑的豪华别墅参加派对,然后他就去了。因为尽管这个别墅偏僻可疑,但好歹够豪华,而且有派对。这别墅有多豪华?豪华到它的洗手间里居然有台时光机。昆西可以一边洗手,一边顺便来个穿越,多么省时间!

  当然,之后别墅里就开始死人了,毕竟人生自古谁无死?在某个阶段,故事画风颇具洛式風格恐怖。

  Steam称这是一个让人想砸键盘的故事,一种冒险游戏的元素加上经典RPG的美术风格的温馨混合,有着读起来不对,但感觉起来很对的对白,高浓度,零水分,不磨叽,一只很长的喵星人。

  《影子工厂》将于2020年底发售,登陆STEAM、GOG和Humble Store。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QuestMobile:双11当天手机淘宝DAU达4.6亿 拼多多为2.2亿

  数据公司QuestMobile对外发布《2019双11洞察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双11当天,共有6.6亿消费者在移动购物行业中“剁手”,其中手机淘宝DAU(日活跃用户)4.6亿、拼多多2.2亿。

  报告认为,今年双11,行业在玩法上一大明显的改变是:从“如何卖出更多的货”转变为“如何把更合适的商品推荐给消费者”,这是电商行业对过往销售逻辑和流量思维的反思与行动。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电商的分发逻辑产生了大变局,传统电商“人找货”的本质,在直播、短视频和社交关系链时代变成了“货找人”,逻辑全面升级。

  报告显示,今年大促期间,各大主流电商平台的小程序DAU同样大幅上升,拼多多微信小程序、每日必抢支付宝小程序和京东购物微信小程序分列综合电商双11当天小程序DAU前三位,DAU分别是2930万、2360万和1805万。

 

  另外,在直播带货方面,报告显示,今年双11期间,用户关闭抖音APP后,去向手机淘宝的次数占比为38.9%,去向拼多多的占比为30%。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