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高通发布QC 5快充技术:支持100W+充电功率

  (原标题:高通发布QC 5快充技术:支持100W+充电功率5分钟从0电量充至50%)

  7月28日,高通正式宣布了面向安卓设备推出的商用快充技术QC 5(Quick Charge 5),该机技术可提供100W以上充电功率,据官方介绍,从0电量充至50%电量仅需5分钟。

 

  根据官方介绍,QC 5技术的充电效率相比上一代QC 4提升70%,且输出功率是QC 1的10倍。该解决方案支持2S电池和20V功率输出。该技术的充电速度是前代平台的4倍。

一下涨7块!猪肉淡季竟逆势狂飙 商家买家都叫苦

  (原标题:一下子涨了六七块!猪肉淡季竟逆势狂飙,商家买家都叫苦…生猪期货上市在即,能解“猪周期”?)

  “二师兄”又上天了?近两个月,全国各地猪肉价格出现上涨态势,七月份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格为47.75元/公斤,同比增长101.92%。

  原本处于猪肉消费淡季,然而疫情期间积压大猪已基本消化,供给端生猪补栏尚未完全恢复,导致近期猪肉价格快速反弹。业内人士称,七月份猪肉价格或将见顶,接下来可能会开启下滑通道。

  此外,大商所近期开展了生猪期货仿真交易,生猪期货上市交易或将给“猪周期”带来平抑作用,几家生猪养殖业龙头已经有了行动。

  “今年基本都在贴钱”

  22日下午六点半,证券时报记者来到深圳上沙农贸市场一探究竟。该市场有两排猪肉铺,各家价格相差无几,五花肉的价格是每斤28元。正值下班回家的时间,肉铺的顾客并不算多,五分钟大概只有两个人来问价。

  “就是最近涨起来的,两周内就涨了六七块,前几个月最便宜的时候才十几块钱,”一位在这里做了七年的肉铺老板告诉记者,“每年这个时候生意都不好做,因为是淡季,但往年至少交得起租金。今年年初价格降了一段时间,但很快就涨上去了,现在大多数肉铺都在往里面贴钱。”

  猪肉价格上涨,消费链条末端的零售商家和消费者都不好过。“本来夏天温度高肉就不好放,这个点还没卖完,我们哪还敢往上抬价?以前你这时候来我根本没时间跟你聊天。现在铺子已经摆着了,也只能勉强支持着,等什么时候价格会降下来。”老板称。

  隔壁老板指了指对面空着的铺面,“去年以来这两排肉铺已经走了四家了,从前年猪瘟以来,猪肉的价格就一直不正常。”

  (上沙农贸市场,几家猪肉铺面已经空档招租)

  线上平台的猪肉也不便宜,证券时报记者查询发现,某生鲜平台的肋排价格为每斤40元,冷冻里脊肉每斤也要30元。

  实际上,这波猪肉价格上涨开始于五月中旬。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6月份,深圳市CPI同比上涨2.3%,畜肉类价格上涨58.2%,其中猪肉价格上涨71.9%。

  放眼全国,猪肉价格普遍在五月中旬出现止跌反涨的态势。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七月份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格为47.75元/公斤,同比增长101.92%。

  (农村农业部公布全国七月猪肉批发价格,其中最贵的甘肃达到54.81元每公斤)

  从生猪供应端也可以观察到上涨的轨迹。根据农业部数据,今年六月份,16省瘦肉型白条猪平均出厂价为每公斤43.65元,环比涨16.9%,同比涨90.7%。

  其中出厂价最高的5省依次为四川、江苏、山东、广东、湖南,猪肉月均价分别为每公斤45.11元、44.80元、44.46元、44.25元、44.22元,环比分别涨15.2%、11.9%、19.1%、8.1%、11.4%,同比分别涨117.7%、100.4%、90.8%、100.0%、103.8%;出厂价较低的省份也呈现上涨势头。

  因何而起,涨到何时?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亚男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供给端生猪价格上涨是主要带动因素。现在市场正处于消费淡季,再加上猪肉价高,更加抑制了消费,所以需求端对肉价的提振效果基本是不存在的。

  “往年行情应该是要稍微降一点的,但是这个阶段会出现一些季节性缺猪的现象,因为冬季腹泻等疫病发生率高,再加上夏季猪食欲不好长得慢,运输损害也多一些,就会造成供应量短时的缩减。”王亚男表示。

  “供应端一个主要的观察点就是屠宰场,以我们每日监测的数据来看,目前的开工率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四到五成。举个典型的例子,一家每天能屠宰3000-5000头猪的屠宰场,现在每天能宰1000头就算不错了。”王亚男称。

  追溯到今年三四月份,猪肉价格曾出现一段时间的下降,五月份最低价格曾降至每公斤38.93元。王亚男解释,春节之前,有一部分养殖户看好后市行情,有意压栏了一部分生猪,但遇上了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疫情之后,很多出栏的都是150公斤甚至200公斤的大猪,导致猪价一直向下走。然而,五月中旬之后,积压的大猪基本被消化,而115-130公斤的标准生猪数量还没有跟上,猪价就反弹起来了。

  (农村农业部:今年以来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连续波动)

  此外,王亚男称,南方洪灾会导致部分地区调运困难,但目前对价格的暂无影响。今年猪肉进口量比往年略大,虽然六七月份因为疫情禁止了部分国家的进口贸易,但猪肉进口量只占全国猪肉总量的4.4%左右,实际影响并不大。

  7月21日,华储网发布通知称,7月23日,国家商务部等部门将组织投放1万吨的中央储备冻猪肉。据梳理,这已经是年内第25次投放,累计投放量将达46万吨。

  “非洲猪瘟以来国家储备肉的投放就越来越密集,尤其今年,几乎每周都有投放的消息,数量在1-2万吨不等。国家是想通过宏观调控平抑一些猪价,从消息面上说明猪肉是不缺的。”王亚男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部数据显示, 上周(7月13日-7月17日),猪肉出厂价也出现了微跌,平均为每公斤50.24元,环比跌0.7%。农业农村部公告解释,多地院校陆续放假,终端消费需求减量,高价猪肉销售难度提升,屠宰企业订单减少;规模养殖场根据月度销售计划,有序出栏,市场供应短暂增多。受供需双向利空影响,猪肉周均价总体微跌。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曾于7月13日表示,目前我国生猪存栏和仔猪供给量连续5个月恢复性增长,预示7月份以后可出栏的商品肥猪将逐步增加,猪肉市场供应将持续改善。

  “七月份市场已经到达一个高点了,往后猪价应该会开启一个下滑通道,从前年非洲猪瘟导致的超级猪周期可能要结束了。我们预测到2020年底,全国大多地方能繁母猪的复产率应该能达到70%以上,南方会略低一些;到2021年底,如果没有大范围瘟疫爆发,产能就可以恢复到非瘟之前的水平了。目前各地能繁母猪的补栏情况还比较好,只是反映到市场上还需要一些时间。”王亚男称。

  生猪期货上市在即,龙头有动作

  国内猪价长期呈现周期性波动,对物价及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影响。东证期货研报指出,我国生猪价格从2006年以来形成了四轮周期性波动,疫病或环保等原因带来生猪产能大幅度减少是形成一轮周期的主要动因。

  2020年4月,证监会批准开展生猪期货交易。7月10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了生猪期货仿真交易,包括一个近期合约和一个远期合约。

  东证期货研报指出,生猪期货上市对猪周期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借鉴美国生猪市场的经验,养殖规模化的程度是影响猪周期长度和波幅的关键,而生猪期货上市有助于推动生猪交易规模化的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从而拉长猪周期,平抑猪价波动。

  中信期货研报提示,生猪养殖企业可以应用生猪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来熨平价格和产业波动,引入长协定价合同模式;通过套期保值功能,上下游企业可以利用关联期货锁定上下游利润,结合资本杠杆扩大规模;大部分中小养殖户可以通过生猪保险机制建立“期货+保险”功能。

  部分产业龙头已经开始在生猪期货领域布局。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牧原股份在4月份发布的招聘启事中,涵盖了期现分析师(生猪、谷物、油脂油料)、交割经理、期货交易岗。招聘范围基本覆盖了期货交易策略、下单、风控、交割等整个流程,月薪最高在四万元以上。

  牧原股份在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称,目前大连商品交易所生猪期货标的物为瘦肉型商品猪,公司商品猪符合生猪期货交割标准。

 

  另一家龙头新希望也互动平台称,公司高度关注生猪期货相关政策,并与大商所相关部门及市场机构保持密切沟通互动。公司正为未来参与生猪期货做前期准备。最重要的是,生猪期货给公司提供了一个风险管理工具,通过期货能够规避生猪价格波动的风险。

印花税法要来了!这些税率拟下调或免税

  (原标题:印花税法要来了!这些税率拟下调或免税)

  印花税法草案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一些内容和你息息相关。

  中国政府网7月8日消息显示,国务院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出炉,其中,印花税法草案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商业银行法修订草案、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保险法修订草案等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此外,还有拟制定、修订的行政法规,包括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

  少部分税目的税率拟适当调整

  1988年8月,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规定自1988年10月1日起,对书立、领受合同、产权转移书据等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印花税。根据应税凭证的性质,印花税分别按比例税率或者按件定额计征。

  1992年,国家统一规定对沪深两市证券交易征收印花税,经过多次政策调整,目前证券交易印花税按1‰的税率对出让方征收。1988年至2017年,全国累计征收印花税21450亿元,年均增长19.1%,其中2017年征收印花税2206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除对少部分税目的税率适当调整外,基本维持了现行税率水平。根据应税凭证的性质,分别实行比例税率或者定额税率。其中:应税合同按不同类型,税率分别为合同列明价款或者报酬的万分之三、万分之零点五和千分之一;应税产权转移书据税率为支付价款的万分之五;应税权利、许可证照税率为每件五元;应税营业账簿税率为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的万分之二点五;证券交易税率为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

  与《暂行条例》相比,《征求意见稿》作出调整的税率包括:一是为简并税率、公平税负,减少因合同类型界定不清在适用税率上引发的争议,将《暂行条例》中原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货物运输合同的适用税率由万分之五降为万分之三。二是考虑到国务院已决定自2018年5月起对资金账簿和其他账簿分别减征和免征印花税,为了与现行政策保持一致,将营业账簿适用税率由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的万分之五降为万分之二点五。

  值得关注的是,《征求意见稿》还规定了一些免税情形,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为支持特定主体融资,对无息或者贴息借款合同、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订立的借款合同等免税;为减轻个人住房负担,对转让、租赁住房订立的应税凭证,免征个人应当缴纳的印花税。

  那么,上升为法律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有什么影响呢?

  从2009-2018年的数据来看,证券交易印花税在印花税收入中占了“大头”。而今年以来,证券交易印花税在财政收入总体减少的情况下保持“逆势”增长,这与股市交易量息息相关。

  不过,目前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税率并没有变化。按照征求意见稿中的规定,证券交易印花税需要征收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对证券交易的出让方征收,不对证券交易的受让方征收。

  拟修订商业银行法

  除了印花税法,商业银行法修订草案也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张智富建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明确分类监管理念,放开并规范综合经营或混业经营;适当提升处罚上限,提高金融违法行为成本。

  张智富建议,要明确分类监管理念。现行商业银行法对各类银行的准入采取相对单一的标准,经营范围、业务规则、监管要求等也未作详细区分。他建议,根据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盈利水平、客户覆盖、公司治理和内部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实行科学动态的市场化分类监管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则建议,全面系统修订商业银行法。在修改重点上,主要包括完善立法调整范围及业务规则、明确分类监管理念、健全公司治理机制、适当支持综合经营、加大金融消保力度等方面内容。

  拟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

  近期关于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建议不断引起市场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此前表示,根据人民银行履职变化,建议在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中,增加下列职能:负责宏观审慎管理,制定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监测和评估系统性金融风险,负责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基本规则制定、监测分析和并表监管;统筹监管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金融业综合统计;拟定金融业重大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草案;管理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金融消费者保护;统筹互联网金融监管;承担全国反恐怖融资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责任,负责涉嫌恐怖活动的资金监测。

无料染色新体验《剑网3》家园新内容首曝

  《剑网3》暑期资料片“同筑山水居”7月27日即将公测!超多趣味玩法现已在测试服更新,等待侠士尽情探索体验!风景秀丽的全新家园地图“枫叶泊”伴随着高端家园定制功能应呼声而来,仅需15人即可开启定制专属高端住宅社区,尊享4032平统一规格湖畔豪宅舒适生活,和亲友比邻而居不再是梦!此外,备受期待的地下室与自由水池功能现已同步上线,超高自由度助力侠士设计出令人惊叹不已的地下回廊与隐秘圣殿!还有万众瞩目的麻将玩法隆重登场,血流麻将一战到底,亲友相邻乐享悠闲生活!

  海量内容令人眼花缭乱,今日资讯君更有惊喜爆料!令侠士们期待已久的家具染色功能也将伴随公测与大家见面啦!相信有不少侠士都希望能都任意选择缤纷色彩点缀自己温馨的家园,让大家久等啦!在全新资料片“同筑山水居”中,诸位侠士所拥有的家具将喜获多款染色任意切换!那么有哪些家具可以任选染色呢?资讯君为大家细数一番,家具当中的单人床、双人床、柜架、桌子、椅子、屏风、地毯、帘幔、吊顶以及洗漱分类中的家具,统统可免费替换配色!但活动获得、副本掉落以及声望兑换的家具将无法选择染色,还请侠士们注意哦!

  诸多家具均可换色,可挑选的配色种类也十分丰富!作为首款可无料染色的家园玩法,每款可染色家具除本身自带的原色外,都另有五种染色可选,侠士可在建造模式中选中对应家具后即可直接从六种配色中任意选择,使用对应快捷键即可快速切换染色哦!讲到这里想必侠士们已经迫不及待了吧?资讯君悄悄告诉大家,在7月22日测试服更新后,这一令人期待的家具染色功能就将与大家见面啦!多彩配色,缤纷家园,《剑网3》与你共享温馨生活!

  如此便捷又丰富的家具染色功能相信定能让侠士的家园更具特色,而还未获得体服测试资格的侠士也不要担心,资讯君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7月22日13:00至13:30《剑网3》将发放新一批限量10,000个测试资格!本次测试体验限量激活码的发放依旧沿用不拼手速的申请模式,无门槛无考验,侠士只需登录申请界面,点击申请即可参与,《剑网3》将会根据侠士账号的活跃度进行排序,前10,000名侠士即可获得资料片新一轮测试资格!而已经获得“结庐在江湖”体服测试资格的侠士可直接前往测试服进行体验!

  除此之外,备受期待的麻将玩法在测试服掀起了一番腥风血雨!还不熟悉麻将玩法的侠士也不要担心,《剑网3》特在游戏内为每一位侠士都提供了血流麻将玩法的详细介绍与引导教程哦!当然不要忘记,参与麻将玩法还有海量惊喜奖励,不仅有“雀神”系列称号奖励,令人心动的精美摆灯家具,还有专属挂件“雀神无双”等你来拿!诸位侠士还等什么,赶快叫上亲友一起欢乐麻将,畅玩一夏!

  超多休闲玩法,海量内容更新,《剑网3》暑期资料片“同筑山水居”等你来体验!不仅如此,全新阵营拍卖装备,范阳夜变英雄秘境挑战模式,以及100级橙武奇遇等震撼爆料资讯君也将陆续为大家揭晓哦!诚邀各位侠士多多关注,敬请期待!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苹果今年或生产8000万部5G版iPhone 12

  原标题:外媒:苹果今年或生产8000万部5G版iPhone 12

  5日消息,据Gizbot报道,如果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苹果很可能在2020年9月底之前宣布其iPhone 12系列智能手机。该公司最有可能公布至少三款机型,而iPhone 12预计是最实惠的一款。

  众所周知,iPhone 12系列智能手机将基于5nm制造的A14 Bionic SoC,而这些可能是第一套基于这种高效得多的5nm架构的量产智能手机,让苹果能够提供性能更好的iPhone,与前代产品相比,功耗也更低。

 

  而供应链给出的最新消息显示,台积电将生产A14 Bionic,代工厂将出货8000万片A14芯片组。这意味着苹果有可能在2020年生产最多8000万款iPhone 12。这些芯片组将支持mmWave 5G技术,并有望在包括印度在内的全球范围内,基本款的成本可能在7万卢比(约合人民币6627元)左右。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