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特斯拉称美国工厂本周恢复运营 效仿上海模式

  北京时间11日消息,特斯拉(819.42, 39.38, 5.05%)公司表示,已经启动恢复运营的进程,并发布了一项计划,让员工和承包商重返工作岗位,此举正值该公司及其CEO马斯克与加州地方卫生当局围绕当地居家隔离命令的争议不断升级之际,该公司在加州弗里蒙特工厂在新冠疫情期间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特斯拉管理层在一篇题为《重返工作》的博客中说:“我们的重启计划是经过几个月精心规划和准备的结果。它是仿照我们上海超级工厂的全面复工计划建立的,在过去三个月里,上海工厂实现了平稳和健康的运作。”

  根据CNBC获得的公司内部通讯,特斯拉工人目前计划本周在弗里蒙特工厂轮班生产Model 3、S和X车型。 这些轮班是在该公司CEO马斯克周六威胁要将特斯拉从加州搬走之前安排的。

  特斯拉已经对其工厂所在的加州阿拉米达县提起诉讼,要求联邦法院取消地方当局阻止其恢复生产的命令。

  特斯拉在其博客文章中指出,弗里蒙特工厂属于加州州长加文-纽森的复工指南所说的基本业务,应该恢复生产,因为这是关键的国家基础设施。

  特斯拉管理层在博客中说:“与州长最近的指南和弗里蒙特市的支持相反,阿拉米达县坚持我们不应该恢复运营。这不是因为缺乏尝试或透明度,因为我们与阿拉米达县卫生部门就重新启动计划进行了会晤和合作。”

  根据该公司的说法,每个特斯拉设施都有一个复工计划和一个反应小组,其中包括一名医生,它们正在根据地点和特定工作的风险评估制定健康和安全指南。 在某些情况下,增加了分区和障碍,以尽量减少员工之间的互动。

  该公司还将调整工作班次,以控制一个工作空间的人数,并将班车占用率减半。 该公司表示,将为工人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并为与客户有直接联系的人提供无接触服务。

  那些可以在家工作的特斯拉员工将继续这样做,但那些生产设施基本操作所需要的工人将逐步恢复工作。

 

  回到工作岗位的员工每天都会进行检测,有症状的工人将被指示留在家里。

谷歌官宣Android 11 Beta发布会:6月3日见!

  本文来自快科技

  5月6日,谷歌发布了一则预告短片,邀请大家观看Android 11 Beta线上发布秀!

  历代Android大版本的Beta版一般都会在Google I/O大会上正式发布,不过今年由于疫情影响,I/O 2020已经被迫取消,Android 11 Beta线上发布也是无奈之举,发布会将于6月3日正式举行。

  谷歌在视频中也不忘记提醒大家居家观看,并且表示发布会将包含新闻、升级以及各种官方活动。

  谷歌也更新了Android 11发布时间表,时间表显示Android 11经历3个Beta版,分别于6月、7月和8月发布,随后就会在10月份左右发布Android 11正式版。

 

  同时谷歌还发布了Android 11 Developer Preview 4,不过这个版本并未包含任何新功能,仅仅是一些稳定性和性能的增量更新,用于为Beta版本的到来做准备。

三星将推出首款弹出式摄像头手机 部分细节曝光

  (原标题:三星将推出首款弹出式摄像头手机 部分细节曝光 )

  三星要放弃水滴状和挖孔相机了吗?至少从它的一款即将推出的产品来看,确实让人认为有这种可能。

  这款未公布细节配置的新手机外观看起来像 Galaxy A 系列的一员,这将是三星推出的第一款带有弹出式摄像头的手机。

  带有弹出式摄像头的手机并不新鲜,如果说真有什么特别的话,那就是最近的手机几乎已不再采用这种设计了。

  由于没有了水滴状或打孔相机,弹出式相机能够给用户带来真正的全面屏观看体验。

  虽然这确实是一种别出心裁的设计,但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的产品可靠性问题,比如使机身更厚重、内部空间更局促、无法防水等。

  然而,这似乎并没有阻止三星的脚步,这家韩国巨头即将推出其第一款带有弹出式自拍相机的手机。

  从 @OnLeaks 和 @Pigtou_ 曝光的手机图片可以看出,它不是 Galaxy S 系列旗舰手机,而是一款中档的 Galaxy A 系列手机。

  除了较大的底部下巴和边框,该手机采用的并不是时下流行的屏内指纹识别,而是一个后置指纹解锁。

  手机的显示屏也不是曲面的,而是常规的平面屏,尽管它是按照高端 Galaxy S 系列的风格,从后向前弯曲延伸。

  目前三星还没有公布关于该手机规格的详细信息,包括芯片、电池容量、存储、屏幕材质。

  不过,通过图片可以看出,该手机的背面是一个垂直排列的带闪光灯的三重后置摄像头。

  有一个可以确定的细节是,它将包括一个 USB-C 端口,和红外线发射口一起安装在手机的顶部。

 

  预计在未来几个月,该手机将会公布更多的细节信息。

巨人网络2020年一季度净利润2.99亿元 同比增22.6%

  4月30日消息,巨人网络(002558.SZ)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及2020年一季度季报。2019年公司营收约25.71亿元,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2亿元。2020年一季度公司业务回升势头强劲,营收6.92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约2.99亿元,同比增长22.6%。公司过去四年坚持每年拿出超过年利润30%现金分红,今年分红总额约2.5亿元。

  持续四年分红超年利润30%

  报告显示,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25.71亿元,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2亿元。2019年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优化组织结构使得研发费用、管理费用有所上升,新产品上线较晚,处于投入期,导致收入利润规模无法与研发投入同步增长。

  2019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拟以未来实施权益分派方案时公司总股本扣减不参与利润分配的已回购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含税)。公司本次现金分红总额暂为人民币约2.5亿元,均为公司自有资金。这意味着,巨人网络已连续四年拿出公司超过30%的年利润分红,持续回报投资者。

  2020年一季度业务回升势头强劲

  2020年一季度,公司业务回升势头强劲,实现营业收入6.9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2.99亿元,同比增长22.6%。

  为了面向长期发展,公司在2019年实施了一系列全新的战略与人才改革措施。战略层面,公司致力于打造民族精品网游,公司目标在2022年之前,在原核心赛道产品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构筑一个强有力的中台支持平台,多个品类具备持续产出精品的能力,同时海外业务大幅提升,成为国内最具实力、国际一流水准的网游公司之一。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公司提出了三大实施方略:一、坚持聚焦精品,持续投入核心赛道;二、加强中台建设,推动研发体系革新;三、自研与代理相结合,积极布局海外业务。

  在人才及组织架构层面,公司积极给年轻人提供成长舞台,提拔了一批懂业务、懂用户的年轻骨干成为一线业务负责人。公司任命85后金牌制作人吴萌为联席CEO,全面负责游戏业务。目前公司的核心业务团队已完成年轻化调整。为了加大力度鼓励年轻人,公司推出业务合伙人制度,使年轻骨干能够充分分享公司成长红利,并持续吸引优秀年轻人加入公司,让能为公司创造核心价值的人成为公司主人。

  公司预计,这一系列有力的战略与组织变革,将在未来几年业务中持续产生积极效应。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苹果Apple Watch五周年,设计师分享开发趣闻

  今天是Apple Watch问世五周年纪念日,自2015年发布以来,Apple Watch的人气一路飙升。为了庆祝这款设备的五周年纪念日,曾在初代Apple Watch团队工作的设计师Imran Chaudhri在Twitter上分享了一些关于Apple Watch开发的有趣花絮。

  Chaudri 分享了一张他为 Apple Watch 的主屏幕绘制的原始草图的复制品,圆形图标形状的灵感来自于原本被称为底座的时钟。在推出之前,数字触控(Digital Touch)功能被称为 “电子触控”(Electronic Touch),因为它有可能成为一种 “新的情感连接形式”。而在表盘上绘画的 “水墨”灵感来自于Chaudhri的涂鸦时代。

  最初的“ Apple Watch”原型机是使用绑在“ Apple Watch”表带上的第六代iPod Nano制作的,用来展示Siri和通知中心作为早期Apple Watch的关键功能。

  在Chaudhri的回忆中,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小花絮。

  Apple Watch Motion的蝴蝶表盘是使用死亡的蝴蝶拍摄的,为了防止伤害到活的蝴蝶。

  Loop表带的机制是由阿波罗宇航员佩戴的魔术贴速霸表带演变而来。

  太阳表盘是为了让穆斯林在斋月中观察太阳的位置而设计的,可以快速看到太阳的位置。

  在过去五年中,Apple Watch经历了多次变革,从完全依赖iPhone的设备,转变为拥有LTE功能的手表,拥有自己的App Store,可以代替iPhone使用。

  这几年来,主要的功能都被添加和完善了,处理能力有了很大的飞跃,还增加了健康和连接功能,比如前文提到的LTE功能、GPS、心电图功能、心率不正常通知、跌倒检测、紧急呼叫等。

 

  IT之家了解到,有传言称,未来Apple Watch将获得更多有用的功能,比如血氧水平监测、睡眠追踪等,这将使其比现在的Apple Watch更加强大。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