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完美战队愿赌服输 《星际战甲》主机版发奖

 

完美战队愿赌服输 《星际战甲》主机版发奖-17173游戏机频道

 

  3月21日晚19点,PlayStation VS 完美世界《星际战甲》主机版对抗赛在斗鱼TV直播平台上演了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最终,索尼战队火力全开,顺利击败劲敌完美战队,为《星际战甲》主机版全体玩家谋得福利的同时,也为本次PlayStation中国上市一周年纪念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PS4国行一周年丰厚福利迎面袭来】

  对抗赛结束后,完美世界《星际战甲》主机版官方将履行此前的对赌承诺,所有玩家登陆游戏后,均可获得绝版外观【空灵刀 黑曜石皮肤】一份,届时可要记得查收邮件领取奖励哦!此外,为了庆祝PS4国行主机发售1周年,游戏内四大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玩家上线即可领取超萌兔儿装饰,让你转眼变身超萌兔娘,而只有限定节日才能取得的复活节调色板也将放入各位天诺战士们的背包里!达尔沃折扣商店再次开启,商城诸多商品劲爆特价,更有全新的战术警报在等待着各位小伙伴相约前去挑战哦!

  【战斗一触即发,引燃热血激情】

  PVE模式作为《星际战甲》主机版的一大核心玩法十分耐玩,玩家可以刷材料做战甲或武器,以及得到各式各样的模组来强化他们。而PVP模式与常规的经典PVE模式截然不同,以竞技对战的方式让所有玩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对手,享受一场激烈的对抗。在PVP对战模式中,为了保持游戏的平衡和对战体验,玩家能够使用的战甲和武器都有一定限制,部分武器在对战中都拥有独立的属性,并在伤害和射速等都方面都有了一定变化。

  同时,PVP地图普遍较大,适合灵活度相对较高的战甲。当然,既然是玩家与玩家间的对决,那对于一些操作及技巧上的要求也变得更高,对于新手以及操作相对较差的玩家来说或许会有不小压力哦。所以,要想玩转《星际战甲》主机版中的高门槛PVP模式,必须勤练你的技艺,当你对游戏有比较深的理解,并掌握了许多高深的技巧后,相信一定可以轻松遨游这片充满畅爽激情的PVP战场。

 

  《星际战甲》主机版是由世界级老牌主机开发工作室Digital Extremes倾力打造,完美世界代理的3A级科幻TPS大作。其独特新颖的模组系统、风格迥异的战甲装备体系、与众不同的世界观架构以及独具匠心的跑酷玩法等诸多内容都令人眼前一亮,打造出独树一帜的游戏风格。游戏在视觉效果上有着科幻单机大作的既视感,不论是高清的材质还是绚丽的粒子特效都有着高水准的画面表现力,游戏中每个副本场景都有着复杂的空间层次与高度开放性,不会带来副本制游戏常见的狭小局促之感,而顶尖的主机硬件性能与顺畅的国服网络环境让游戏体验过程更为舒心愉悦。

《讨鬼传2》游戏内容最新介绍信息公开

 光荣特库摩公开了定于2016年发售的PSV/PS4/PS3平台游戏《讨鬼传2》的最新信息。包括角色、武器、御魂等相关最新介绍。

  新武器

  盾剑

  

 

  

 

  平衡的防御性武器

  攻击属性:斩、突、碎

  攻守平衡的武器。盾牌也可当作剑来使用,可在盾剑与双剑两种形态间切换,玩法多变。

  防守形态

  盾剑形式,拥有闪避反击的技能。积攒武器上附加的“鬼”之气后,可在攻击形态中释放,爆发出强大战斗力。

  攻击形态

  双剑形式,可以打出怒涛般的连击。牺牲了防御功能,取而代之的是拥有提高闪避率的技能。

  特殊技

  胧月 防守形态

  提升五感,可将多种攻击自由组合,打出变化自如的连击。所有攻击都打中后,可施放最后一击。

  一穿 攻击形态

  从剑尖释放出强大的剑气,猛力一击。

  伸缩鞭

  

 

  

 

  需要把握好出招时机的特殊武器

  攻击属性:斩、突

  鞭上装有多种机关,变幻自如的远距离攻击武器。鞭的节点上装有刀刃,可打出将“鬼”的表层削落的多段攻击。尖端的刀刃中还装有苦无,释放后可进行大面积攻击。攻击被苦无刺中的部位会对应苦无的数量上升威力。射出的苦无可以回收,也可将苦无引爆产生巨大的伤害。

  特殊技

  神乐

  对前方进行大范围高速鞭打。虽然缝隙比较大,但大型的鬼基本可以打到所有部位。对付被多数苦无刺中的鬼时威力不俗。

  角色介绍

  红月

  

 

  

 

  武器:薙刀

  负罪之英雄

  被称为真幌羽之村中最强的鬼府。大祸时活跃着的五位英雄“イツクサの英雄”之一。性格温和的她拥有众多仰慕者,遭遇了某个事件之后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

  焰

  

 

  

 

  武器:伸缩鞭

  吵架一流的流浪汉

  流浪的鬼府。以偷盗为生四处流浪,被红月制服之后,无可奈何跟随着她。毫无正规训练的经历,却无师自通地熟练使用伸缩鞭。

  御魂介绍

  日本史中的英雄灵魂,因被吞噬而囚于鬼中。打倒鬼后就会被放出,并在祭祀堂中祭祀。在游戏中玩家得到御魂后就能将其利用,作为辅助自己的力量。

  战斗风格

  不同的御魂有不同的能力,有的偏向攻击,有的偏向防御。

  魂振(タマフリ)

  鬼府借助御魂之力的特殊能力。拥有多种效果,有的可强化身体,有的可将鬼束缚住。

  技能

  御魂所具备的辅助能力。包括提升攻击力、增加体力等多种效果。

  ニギタマフリ

  

 

  装备有防具的御魂施放的魂振的一种。满足特定条件后可自动施加对战斗有利的效果。

  アラタマフリ

  

 

  鬼之手上装备的御魂施放的魂振的一种。增强攻击效果。

  御魂介绍

  源义经

  画师:ひと和

  所属异界领域:武

  战斗风格:攻

  

 

  擅长攻击,鬼祓中提升气力回复速度,消耗过程中也可回复。

  代表技能

  军神招来

  一定时间内攻击变为会心攻击

  破军星光(アラタマフリ)

  强化攻击属性,生效过程中体力条的红色部分将无法自动回复。

  阿弖流為

  画师:岩本ゼロゴ

  所属异界领域:雅

  战斗风格:防

  

 

  擅长防守的战斗风格。鬼祓中积攒防御条,防御条在收到攻击后减少,消耗完毕后才减少体力。

  代表技能

  挑衅

  一定时间内防御力上升,嘲讽“鬼”。

  奉护剑(アラタマフリ)

  一定时间内将自身的一部分防御力转化为攻击力。

  圣德太子

  画师:いずみ椎乃

  所属异界领域:古

  战斗风格:操

  

 

  将繰鬼具象化,擅长操控五大属性。可给繰鬼附加任意五大属性。鬼祓成功后可增加繰鬼具象时间。

  代表技能

  攻种召唤

  一定时间内将追随攻击的繰鬼具象化。鬼祓中环绕在自身周围展开攻击。

  形代召唤(ニギタマフリ)

  

 

 

  将当做自己替身的繰鬼具象化。繰鬼被攻击后爆炸,对周围的鬼造成伤害,并带有恐吓效果。

《杀出重围 人类分裂》公开光照等技术细节

  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2016年游戏开发者大会上,《杀出重围:人类分裂》开发商Eidos蒙特利尔图形程序师Nicolas Trudel举行了一场讲座,透漏了本作一些技术细节。

  

 

  Edios蒙特利尔有一个实验室部门,专门为多个SE工作室和游戏研究和开发新技术;

  黎明引擎是《杀手》系列开发商IO Interactive冰川2引擎的高度改良版

  《杀出重围:人类分裂》使用的中间件有:Umbra,PhysX,APEX,Bink,Scaleform,FMOD和NAv Power;

  《杀出重围:人类分裂》使用了平铺光照技术,不透明表面采用延迟光照,透明表面采用正向光照;

  团队开发了一个使用算法的抗锯齿技术,修复了大量闪烁,让物体更加平滑;

  环境光遮蔽也才用了算法方案;

  反射表面,团队使用了屏幕空间反射和本地贴图回退;

  毛发技术由Eidos蒙特利尔的实验室开发,是AMD TressFX技术的改进版;

  游戏包括屋外和屋内地点,地图非常大,不过没开放世界游戏那么大。尽管如此,但游戏内非常密集。最大的关卡可达1平方公里,包括3亿个多边形;

  《杀出重围:人类分裂》游戏内有大量动态物体,任何时候都有1万-8万个物体。不过并非所有都是在同一时间内渲染,只是可见物体是这样;

  全局光照,线下烘焙,采用了上百万个光照探测器。

 

  《杀出重围:人类分裂》将于8月23日发售,登陆PC,PS4和Xbox One。

日本推出《喷射战士》实体水枪 真人BIUBIUBIU

 日本HMV在线零售商近日发布了全新《喷射战士》喷射枪玩具,喷枪基于任天堂游戏《喷射战士》开发。这把枪实际上是一把水枪,和《喷射战士》一开始发售时候的预购奖励版喷射枪不一样。

  这款产品将于2016年7月18日上架。售价为2700日元,产品的长宽高为W47 × D12.5 × H28cm。

  原文:

  あのスプラシューターを完全再現!Wii U『スプラトゥーン』今度の新作グッズは“水鉄砲”!!?

《瑞奇与叮当》与《F1 2015》将同步引进国行

  

 

  索尼PS4在国内的游戏发售效率一直被玩家们所诟病,迄今为止仍很少见有核心大作在国内发行。

  不过,近日PlayStation中国业务负责人添田武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确认,将于近期为国行PS4引入两款大作——《瑞奇与叮当》和《F1 2015》。

  其中,作为Playstation标志性独占游戏的《瑞奇与叮当》将于4月12日全球同步上市,售价249元人民币,首批预购玩家还能获得特点DLC。而《F1 2015》的售价则为199元。

 

  添田武人表示,虽然国行游戏的发行工作确实不容易,但索尼从未放弃,未来玩家只会看到越来越多的重量级游戏出现在国内货架。同时,已经确认10月国外上市的PlayStation VR也会尽快引入国内发售。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