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比亚迪汉EV等电动车主冬季“噩梦”:耗电增加 充电变慢

  快  原标题:电动车主的冬季“噩梦”

  不少电动车车主发现,在冬季车辆不仅耗电增加,充电也会变慢。

  “我刚提车两周多,目前续航大概在280km左右。说实话对这续航有点小失望,虽然知道冬天续航会缩水,但怎么也得到350(km)吧。”12月21日,北京的比亚迪(179.140, -8.79, -4.68%)汉EV车主杨先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由于电动车牌指标即将到期,杨先生11月购买了一辆比亚迪汉EV中配版车型,NEDC工况标准续航里程为550公里。“这几年电动车的技术提升了,但是没想到还是会有里程焦虑。”杨先生说。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特斯拉Model 3车主肖先生告诉记者,在夏天一周充一次电就能够满足通勤,而现在一周至少得充两次电,对此非常困扰。

  由于没有地下停车位,肖先生平时车辆停放在室外。“在零下的情况下,前一天晚上续航显示还剩200公里,第二天一早去开车就显示只有170公里了,30公里就不见了。没有充电桩,没有室内的车位,开电动车实在心累。”

  电动车的冬季续航缩水对于电动车主带来不少困扰。除了私家车的通勤障碍外,电动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一位北京市的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不开空调,有的乘客会有意见。开了空调,一天可能就只能开个200公里。我们喜欢跑远距离的大单,赚得多,但现在有时候距离太远了,没办法只能拒载。”

  冬天似乎是电动车主的“噩梦”。尽管近几年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大幅提升,但冬季续航大幅缩水的难题仍然存在,部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甚至直接砍半。

  “北方冬季续航缩水是所有电动车都面对的问题,能够有NEDC里程的六折就已经不错了。黄河以北地区的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时候需要谨慎考虑,最好家里有室内的固定车位和充电桩。”有汽车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低温为何成续航“杀手”?

  “20度左右是电动车最理想的工作温度。简单来说,环境温度越低,续航缩水得也就越多。”有汽车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

  低温为何会成为电动车续航的“杀手”?12月23日,北汽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长代康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冬季电动车续航衰减主要受动力电池特性、空调和转动系阻力三个因素影响。

  “电池作为一个化学产品,化学反应其实都跟温度有关。”代康伟表示。简单来看,手机电池电量在冬天不耐用,纯电动车同样如此,这是锂离子电池本身就存在的特征。

  在低温状态下,电池内部的一些电解液会变得更加黏稠,包括锂离子迁移的速率、材料本身的导电性都会进一步变差,使得电池活性降低,从而影响电池性能和容量挥发,对外表现为动力电池可用容量的衰减。

  这也是为什么停了一晚的电动车续航里程会下降的原因。

  例如,前一天停车的时候,仪表盘显示的续航是在室外温度、电池温度与状况等当下综合情况下折算出能够行驶的距离。但是,如果在室外零下的温度下停放一晚之后,十几个小时的搁置会让电池变得非常地冷,在这个时刻电池的活性很低,续航自然也就会明显地下降,有时候甚至会直接减少好几十公里。

  此外,冬季随着气温下降,汽车的传动系统阻力会产生变化。由于冬季空气密度增大,导致整车的风阻和轮胎阻力都会加大,并且传动系统里的润滑油脂在气温降低后,效率也会发生变化,所以电动汽车在冬天用同样的动力行驶,消耗的电量会比其他季节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空调是电动汽车在冬季的“电老虎”,这与车辆的空调能量来源有关。

  “在冬天的时候,燃油车的热源来自于发动机的预热。发动机的转化效率到动力上只有40%,剩下的60%热量的转换足以满足我们乘员取暖的需求。但是电动车没有了发动机的预热,所有的加热需要能量源。”代康伟说。

  据代康伟介绍,减少空调系统能耗是电动车企业一直在努力提升的技术方向,电动汽车已经历了早期的“电加热丝”和水暖加热器,到目前的热泵系统,以将制热所需的损耗降到更低。她透露,以北汽新能源ARCFOX αT为例,采用热泵系统,车辆电耗可降低5-8个百分点。

  事实上,近几年除了提升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之外,车企也花了不少精力来降低电池在低温下的效率缩减。例如,采用热泵系统、电池系统的热管理设计等。

  尽管电动车的技术实力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但是在动力电池材料本身并没有巨大变革的情况下,在生产端和设计段,电动车低温续航缩水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对于北方电动车车主而言,在冬季要么多充电,要么就必须在各个方面上去节约。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充电次数过多,会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在使用端节约用电,是北方电动车车主需要考虑的问题。

  有汽车行业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最简单的做法是,在冬天尽量将车子停在室内车库,而不是室外。同时,每天用完车就及时充电,尽量避免在低温下长时间静置。此外,在冬季,车辆应缓慢加速,保持匀速行驶,尽量避免猛加速、急给油门,导致车辆频繁大功率的放电。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电动车车主发现,在冬季车辆不仅耗电增加,充电也会变慢。

  “可选择在电动车停止行驶,电池尚有余温时及时充电,从而使充电效率增加。如果是自有充电桩,若充完电还插着充电枪,其实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代康伟说。

  事实上,除了续航缩水之外,有不少车主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出对于电动车二手车残值的担忧。

  “在北方开电动车,电池使用寿命更短,电池的状况肯定也会不如南方的车,本来二手车残值就低,现在北方的车可能还要打个折。买电动车一定要慎重,现在如果重新选车,我可能会选一辆车电分离的车,对车辆残值的焦虑可能会降低。”一位北京的电动车车主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北三元、南磷酸铁锂?

  今年,随着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以及国产特斯拉Model 3采用宁德时代(304.720, -12.06, -3.81%)的磷酸铁锂电池,让纯电动乘用车的电池技术路线重新受到关注。

  搭载磷酸铁锂电池,能够降低电动车的成本,但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冬季续航能力也引发了新的争议,无论是上汽通用五菱Mini EV、比亚迪汉EV还是磷酸铁锂电池版特斯拉Model 3,低温情况下续航缩水都较为严重。

  有不少特斯拉Model 3车主表示磷酸铁锂版本的电动车续航缩水更加明显。不少汽车行业媒体的测评数据显示,与三元锂版本相比,磷酸铁锂的特斯拉Model 3在低温下续航明显降低。

  “磷酸铁锂电池低温续航表现不如三元锂,是由本身材料的差异决定的。三元材料是镍钴锰,它是层状的结构。但是磷酸铁锂是一种八面体结构的形式。锂离子在放电,正负极来回导通的过程中,二者的通道是不太一样的。层级结构,离子迁移的时候非常容易。但是,八面体在迁移的过程中,阻力更大、活性变低,导电率存在一些差异。”有汽车行业专家对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冬季,磷酸铁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还存在充电慢、充不满电的问题。12月25日,特斯拉客户官微发布消息显示:通过软件升级,优化了磷酸铁锂车型沿途预热功能。当使用大屏幕导航至超级充电站/第三方直流充电站时,行驶过程中车辆会提前加热电池。在开始充电前,让电池达到接近锂电子活性的理想温度,以提升充电效率,充电速度也会提升。

  有观点认为,相比之下,在北方选择搭载三元锂电池的电动车,更加合适。

  “磷酸铁锂在冬季续航上的折损,以五菱宏光Mini EV为例,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就是低价格为导向的,更能接受。但这些价格在20万+的车型,从消费心理需求上来看,是有一定的落差的。我个人觉得,以黄河为分界线,北方大型车辆(B级以上整备质量更高)更适合使用三元电芯,磷酸铁锂电池会给用户带来一些挑战,很容易在冬天心理崩溃。”汽车行业专家朱玉龙最后表示。

 

  (作者:左茂轩)

游族:年终奖金等将如期发放,明年照常晋升调薪

游族网络今日发布内部信称,公司年终奖金和节点奖金都会如期发放,2021年一季度照常开展年度晋升与调薪工作。

相关阅读:

28日早间,游族网络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7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由董事许彬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副总经理陈芳代为履行总经理职务,直至公司分别选举或聘任产生新任董事长及总经理为止。

以下为内部信全文:

全体族人:

过去一周,也许是游族成立以来最沉重的一周,也是凝聚力最强的一周。感谢全体族人和管理层一起分担压力,确保业务的正常运营。

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决定推选原公司总裁陈芳为代理CEO,原公司CFO许彬为代理董事长,陈芳、许彬、陈文俊、赵于莉继续担任董事会成员、刘万芹担任监事会主席,公司经营管理委员会保持不变。

管理层将继续坚持既有的使命愿景和战略规划,为打造一个“IP驱动的、拥有卡牌等特定赛道优势的全球化研运一体的游戏公司”而继续奋斗。为此,全体管理层也向员工做出承诺如下:

1、继续招好人:加大力度招聘知产品、懂用户、尽责任的全球化游戏人才;

2、继续发好钱:年终奖金和节点奖金都会如期发放,并将不断优化激励机制,让激励向价值创造者倾斜;

3、继续育好才:2021年一季度照常开展年度晋升与调薪工作,进一步夯实内部人才培养和提拔的机制;

经历这次考验,管理层期望也相信全体族人,无论研发发行、国内海外、前中后台、都能互相信任共同担当,继续为玩家创造快乐,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继续去完成奇哥的未竟之志。

游族网络经营管理委员会

 

2020年12月28日

投资大佬:明年科技股将继续领跑 但这两只股票除外

  美国知名科技投资者保罗·米克斯(Paul Meeks)周二预测,明年对科技股来说又将是创纪录的一年,但对新近上市的两只股票——DoorDash(156.79, -3.44, -2.15%)和Airbnb——发出了警告。

  米克斯以曾在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时期管理当时全球最大的科技基金而闻名。他警告称,本月上市的这两只股票不会从明年科技股的上涨中受益。

  他说:“我在这里要唱空DoorDash一下。它被疯狂地高估了,他们的商业模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种股票估值站不住脚。”

  自12月9日上市以来,DoorDash股价已飙升54%。米克斯说:“现在,其股价是销售额的20倍,而好的软件公司只有6倍。”

  他还对短租平台Airbnb敲响了警钟,尽管他曾经参与该股12月10日的IPO,但现在已经清仓。米克斯指出,该公司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但他不认为该股自上市以来140%的上涨是合理的。

  他说:“这两只股票都被过分高估了。”

  米克斯预计明年科技股的表现将继续超过其他板块,但警告称,在明年最初几个月,科技股的涨势可能会中断。

 

  不过,他认为这种情况不会持续下去,因为新冠疫情已经永久地改变了我们工作、上学和日常生活的方式。他说:“我们还会回到了老样子,恐怕还是老样子,科技股将跑赢大盘。”

日本或于2023年发射全球首颗木制人造卫星

日本住友林业公司和京都大学12月23日发布消息称,双方就共同开展太空树木栽培和木材使用相关的基础研究签署协议,并启动了相关计划。双方还将致力于开发和运行2023年发射的全球首颗木制人造卫星。住友林业不仅将获得未来在太空使用木材的技术,还将在严苛条件下使用木材的技术应用扩大到地球上的木材用途。

  通过木制人造卫星的开发和运行,将验证木材在太空中的使用效果。电磁波和地磁可以穿透木材,使用木材制作人造卫星可以将天线和姿势控制装置设置在卫星内部,由此简化卫星的结构。运行结束后返回大气层的木制人造卫星会燃烧殆尽,因此燃烧时不会产生可能会成为大气污染源的微小物质,这也是其特点之一。

  双方将在2024年3月底之前对太空环境下木材的性质进行评估并实施树木栽培相关研究。太空中的木制建筑也是研究课题之一。通过多方面的研究,住友林业计划将成果应用于地球上的木制建筑以及推进木材的使用,比如开发对阳光、风雨、温度变化具备很高耐受性的木质建筑材料。

投资大佬:明年科技股将继续领跑 但这两只股票除外

  美国知名科技投资者保罗·米克斯(Paul Meeks)周二预测,明年对科技股来说又将是创纪录的一年,但对新近上市的两只股票——DoorDash(156.79, -3.44, -2.15%)和Airbnb——发出了警告。

  米克斯以曾在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时期管理当时全球最大的科技基金而闻名。他警告称,本月上市的这两只股票不会从明年科技股的上涨中受益。

  他说:“我在这里要唱空DoorDash一下。它被疯狂地高估了,他们的商业模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种股票估值站不住脚。”

  自12月9日上市以来,DoorDash股价已飙升54%。米克斯说:“现在,其股价是销售额的20倍,而好的软件公司只有6倍。”

  他还对短租平台Airbnb敲响了警钟,尽管他曾经参与该股12月10日的IPO,但现在已经清仓。米克斯指出,该公司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但他不认为该股自上市以来140%的上涨是合理的。

  他说:“这两只股票都被过分高估了。”

  米克斯预计明年科技股的表现将继续超过其他板块,但警告称,在明年最初几个月,科技股的涨势可能会中断。

 

  不过,他认为这种情况不会持续下去,因为新冠疫情已经永久地改变了我们工作、上学和日常生活的方式。他说:“我们还会回到了老样子,恐怕还是老样子,科技股将跑赢大盘。”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