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被两大应用商店下架 快手海外版暂停向用户发钱功能

  6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被苹果和谷歌下架后,快手开发的国际版短视频应用Zynn取消了备受争议的向用户发钱功能,并用名为Zynncheers的激励系统取代,但目前没有任何奖励。

  此前,向用户发钱这一激励让Zynn迅速蹿升至苹果和谷歌应用商店的榜首位置。

  向用户发钱功能将被一种名为Zynncheers的新激励系统所取代。Zynncheers会为观看视频、评论或对视频点赞的用户提供积分。但最大的区别是,Zynncheers的积分目前没有兑换现金等实质性奖励。

  在应用程序中,Zynn表示用户会因为收集Zynncheers而得到“好处和奖励”,但是没有说明具体是什么。“我们有一些使用Zynncheers的计划,但我们需要你更多的想法,”该公司写道。

  Zynn似乎对帮助其快速增长的向用户发钱模式仍很感兴趣,但目前正在考虑开发新的激励系统,还没有提到用户会获得现金或礼品卡的可能性。此前报道称,Zynn的开发方快手利用这种向用户发钱的模式成为抖音的强大竞争对手。

  Zynn于今年5月份上线。当月底,Zynn已经在苹果应用商店的排行榜上超过TikTok,并逐步逼近谷歌应用商店的榜首位置。Zynn表示,谷歌上周下架了该应用,原因是有用户指控应用窃取视频内容。本周早些时候,苹果也下架了该应用程序。

  这意味着只有应用下架之前已经在设备上安装Zynn的用户才能得到Zynncheers积分。

  Zynn将其从应用商店下架的原因归结为视频抄袭,因此尚不清楚这种备受争议的向用户发钱模式是否也有影响。事实上,其他社交媒体应用程序也有版权侵权问题,但仍然存在于应用商店之中。

 

  事实上,除了现金奖励之外,Zynn的竞争力比不上TikTok。两款应用的功能基本相同,但Zynn上制作新视频的用户数量要少得多。一些用户已经开始对Zynn的新系统表示不满。一个人写道:“这款应用现在很烂。”另一个帖子则说:“这个更新真烂。”

优酷重大改版!突出长短视频结合、PUGC内容

  (原标题:优酷重大改版,突出长短视频结合、PUGC内容)

  6月6日,优酷进行重大改版,短视频等PUGC(准专业内容生产)内容,以双瀑布流的形式,出现在优酷首页八部热播推荐的下方。“优酷变了,现在是长裤加短裤 !”用户评价优酷是将长视频和短视频进行了结合。

  此外,优酷原有的“发现”模块已经变成“动态”,用户点击进入,就可以看到自己所关注的创作者发布的内容。此外,新版本还开辟了话题页、讨论区等功能。

  据了解,优酷升级9.0版,着眼于丰富全视频品类,打造长短结合的内容平台和视频社区。“年轻人不随大流,他们的兴趣圈层更加多元,并且需要更多的参与感。单纯的头部长视频内容和‘我播你看’的形态,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优酷COO庄卓然说,“我们对长视频的投入不变,但希望更年轻、更多元、更丰富。”

  数据显示,在优酷站内,同时消费长视频和泛娱乐短视频的用户,已经形成相当规模。过去一年,美食、时尚等泛生活类短视频消费时长,均增速超过50%。

 

  据悉,优酷近期将针对视频创作者推出“优酷号”,并投入重磅资源,配合一系列创作者扶持计划与创作大赛,鼓励优质短视频内容。优酷将打通自身的版权库、阿里商品库和本地生活服务,实现内容通、订单通、任务通,建立内容商业化新模式。

新西兰或于下周将疫情响应级别降至一级

  北京时间2日消息,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周二表示,新西兰可能在下周将疫情响应级别下调至一级,意味着所有社会距离措施以及对大规模聚集的限制都将被取消,但边境仍将关闭。

  阿德恩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新西兰严格的疫情封锁措施取得了成效,“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出了预期。”

  她说,新西兰内阁将于6月8日就是否进入一级警戒状态作出决定,比原计划的6月22日提前两周。

 

  截至周二,新西兰已连续第11天没有新增新冠病毒病例,目前该国只有一个活跃病例。

房企融资冰火两重天 利率最低2.2%最高达22%

  原标题:房企融资冰火两重天 利率最低2.2%最高达2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年流动性的宽松带来债券市场的火爆,房企的债券利率也纷纷下调。6月1日,万科拟将30亿元“17万科01”的票面利率由4.5%调降至1.9%。

  在万科之前,阳光城(6.800, -0.04, -0.58%)、华夏幸福(22.550, 0.05,0.22%)等房企的债券利率已经进行了调降,其中“18华夏01”利率由6.8%降至5%,无人回售。

  当前融资环境宽松,债市开闸放水也有不少流入了房地产行业。但整体利率普跌之下,房企的融资利率严重分化,昭示着后市的隐忧。

  万科拟调至2%以内

  万科这次调降利率如果成功,将成为今年第一个将存量债券利率调降至2%以内的房企。

  公告显示,5年期、融资30亿元的“17万科01”发行于2017年7月,今年7月18日面临回售。

  实际上,除了万科,华夏幸福、阳光城最近两个月也加入了调降潮。如4月28日,华夏幸福将融资规模24.75亿元的“18华夏01”利率,由6.8%降至5%,5月26日,又拟将24.75亿元的“18华夏03”利率由7.15%降至4.4%。

  多家房企调降背后是融资政策宽松、境内融资井喷的大环境。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房企4月单月融资高达971亿,创近年新高。截至5月27日,年内融资合计3076亿,达去年全年的53.03%。去年全年,也只有5800亿。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总监严跃进分析,万科债券利率下调,说明最近企业发债环境在变化。整体上来讲,当前,境内流动性宽松,LPR等一些利率都在下调,对房企债券利率起到了影响,近期不少龙头房企的发债利率已触及历史低点。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表示:“房企不仅最近债券发行暴涨,定价利率也持续下调。”

  值得注意的是,开闸放水,并不是每个房企都受益其中。当前房企融资成本分化严重,优质房企融资成本大幅走低,甚至2字头利率的债券频出。今年境内发行了60亿规模债券的金地,融资成本最低为2.6%;招商蛇口(16.030, 0.00, 0.00%)10亿元超短融利率仅2.2%,华润置地8亿元3年期票据利率仅2.65%;3月发债量最高的世茂房地产融资成本在4%以下。

  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发行了高息债券。华夏幸福、阳光城最近发行的公司债,利率分别为7.7%、7.3%。

  6月1日,年初刚发了一笔2.2亿美元、15%利率的明发集团,又计划发行1.76亿、22%利率的美元债券,更令人惊讶的是,明发承诺若不能按时偿债,这笔债券利率将叠加利率至32%。

  此外,当代置业在今年初发行了规模总额3.5亿美元的两笔优先票据,利率在11.8%-11.95%。华南城也发行了规模总额4.25亿美元,利率11.5%-10.875%的优先票据。

  在冰火两重天的背景下,像万科这种不缺钱、不愁借钱的优质房企,调降融资利率并不奇怪。万科今年的发债利率较去年有小幅下降。今年,万科新发行债券4只,规模50亿元,票面利率在2.56%-3.45%区间。显然“17万科01”的利率相对居高。

  不过,用低利率融资替换掉以前的高利率融资,不得不说金地、万科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然而是否会面临投资者的信任危机?下调利率后,投资者是否会选择“退票”?

  有信息显示,由于一些债券票面利率调整幅度过大,确实出现了投资人部分或全部回售的情况。

  未来融资将收紧?

  针对万科调降的影响,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总监严跃进预测,“如果调降成功,对万科后续一些融资肯定会有点影响的,投资者观察将更加谨慎。”

  公开信息显示,万科现存29只境内债券、规模385.5亿元,大部分利率都在4.6%以下,如果后续调降,将明显改善房企的融资成本支出,以及当期的财务费用。反映到财报上,净利润将显著提升。

  去年末,万科净利润率为10.57%。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11.49%。同时,现金流更加充裕,万科在手现金1732.7亿元,比去年末增长4.26%,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总和897.8亿元,下降4.38%。

  一位长期持有万科债券的投资者支持调降:“利率能调一点是一点,节省成本才是最重要的。”

  甚至另一位投资者认为,调降将成为一种行业大势:“目前资金面非常宽松,大多数房企融资利率都得往下调。”

  华泰证券(17.740, -0.04, -0.22%)研究报告指出,目前优质房企融资环境堪比2015-2016年。据此估算,财务盘面稳健、业绩良好的房企将处于卖方市场,2017年以后发行、今年可回售的高融资成本的债券将处于调降的优势地位。

  严跃进表示,万科具有行业的标杆导向性,如果下调成功,对于其他优质房企的相似债券会有影响,存在一种跟风调降的可能性。

  但是,这一阶段资金充裕、利率下调的情况会否持续?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4月份由于疫情,海外资本市场的动荡,基本封死了内地房企海外融资的可能性,当月几乎没有境外融资,5月虽然放开了,但预计对于部分房企非常重要的海外融资,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接近归零,少数融资也可能面临高价的可能性。

  房企加快发债的背后,更多是未雨绸缪,抓紧当下的融资窗口期,现金为王。因销售压力增大,担忧销售回款无法及时“回血”,以及即将到期的偿债压力。

  2020年是融资债券的偿债高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房地产的到期债务约在1.46万亿,其中7月份是到期高峰,达到1490亿。

  叠加疫情影响,部分资金链困难、杠杆率较高的房企则面临更大的融资压力。房企融资井喷的大环境下,它们只能继续选择以高额的利息换取投资者的青睐,防止后续出现资金链断裂。

 

  穆迪4月份的报告,将中国房地产板块展望由“稳定”降至“负面”,但大多数受评级的开发商要“强于整体行业”,其认为“大多数高收益开发商可以在未来12个月内解决债券到期问题”。

消息称西联向MoneyGram发出收购要约

  北京时间2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称,西联汇款正寻求收购竞争对手MoneyGram International,如果交易达成,将合并美国最大两家汇款服务提供商。

  受此消息推动,MoneyGram股价周一盘后一度暴涨74%,但目前涨幅已收窄。西联股价盘后一度大涨逾6%。

  该消息人士称,西联最近已向MoneyGram发出了收购要约,但尚未作出最终决定,西联可能选择不进行这项潜在的交易。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依靠在线支付在世界各地转移资金,汇款业务正日渐式微。 虽然MoneyGram正积极发展数字交易,但今年一季度在线汇款仍仅占其处理的汇款总额的18%。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