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海洋冒险游戏《深海超越》发售日确定 NS版开发中

  开发商E-Line Media宣布单人叙事冒险游戏《深海超越(Beyond Blue)》将于6月11日发售,登陆Steam,PS4和Xbox One,售价19.99美元。Steam版支持简体中文。本作的Switch版也在开发中,但要在晚些时候发售。

  《深海超越》是一款单人叙事性冒险游戏,它将带你进入我们星球的跃动蓝色心脏。探索全世界海洋中的惊人奇观与无限神秘。本作最初于4月17日发售,登陆了苹果Arcade。

  关于这款游戏

  《深海超越》是一款单人叙事性冒险游戏,它将带您进入我们星球的跃动蓝色心脏。

  《深海超越》的故事发生在不久的未来,玩家将通过深海探险家和科学家美莱的视角,探索神秘的海洋。加入新成立的研究队伍,从一种前所未有的、更有意义的角度出发,凭借突破性的技术来观察和倾听海洋,以及与其互动。

  游戏特色:

  充满感染力的剧情以及全程配音:Anna Akana(YouTube)、Mira Furlan(《迷失》,《巴比伦5号》)、Hakeem Kae-Kazim(《黑帆》,《卢旺达饭店》)和Ally Maki(《玩具总动员4》)

  在未知世界探索和冒险

  由Miles Davis、The Flaming Lips、The Edisons 以及其他音乐人倾情打造的原声音乐

  由十六部独一无二的小型纪录片组成的《Ocean Insights》,配有科学界领先海洋专家的第一手访谈和录影

  本游戏采用了制作《Never Alone (Kisima Ingitchuna)》的相同包容性开发流程。该游戏是一款由 E-Line 制作、介绍阿拉斯加原住民文化的游戏,曾荣获英国电影学院奖。E-Line携手BBC Studios(曾制作了屡获大奖的《蓝色星球2》)、世界级游戏开发商 OceanX Media和科学界领先的数位海洋专家倾情打造这款游戏,它将带你进入我们星球跃动的蓝色心脏,领略惊人的奇观与无限的神秘。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韩国5月前20天出口下降20.3% 对华出口仅下降1.7%

  北京时间21日消息,韩国政府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前20天出口同比下降20.3%,对美国和欧盟出口持续大跌,突显了新冠病毒疫情对全球需求造成的破坏。

  不过,这一降幅小于4月前20天的27.6%,分析师预计随着韩国的贸易伙伴们放松疫情封锁措施,贸易数据有望触底反弹。

 

  随着中国复工复产,韩国5月前20天对华出口仅下降1.7%,但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分别下降了27.9%和18.4%。

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论坛暨展览会宣布延期

 新浪娱乐讯 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论坛暨展览会发布公告,宣布延期。该展会原定将于6月17日—6月19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预计将延期到10月底至11月中旬举行,准确时间组委会将与展馆方确认后另行公布。

  上海国际电影论坛暨展览会(简称:CinemaS)创办自2012年,为中国影院从业者提供信息获取、技术交流、产品贸易等服务。

董明珠直播火了:超100万人围观 30分钟狂卖1个亿

  原标题:董明珠快手直播首秀火了!超100万人围观 30分钟狂卖1个亿!更联手“小朱配琦”带货 来源:中国基金报

  “偶尔被黑,常常惊人、总不服输,这就是董明珠。”5月10日,段子手朱广权和“带货一哥”李佳琦再次合体带货直播,朱广权如是评价董明珠。

  为哈?因为,“从不服输”的董明珠,再次现身直播间带货了!继抖音直播带货首秀“翻车”后,5月10日晚,“销售女王”董明珠再次挑战,在快手直播带货,同时也现身李佳琦直播间。

  这次,董明珠战绩喜人:快手直播30分钟卖了1个亿;而在李佳琦直播间则至少卖了680万。

  董明珠再次直播带货

  半小时1个亿!

  5月10日不仅是母亲节,同时是第四个“中国品牌日”。当晚18点,由快手发起的国货之夜直播也同时举行。

  其中,董明珠一直在直播间展示产品直接直播卖货。“今晚的销售目标就是1个亿。”随后她还补充:“我觉得这个目标可以完成。”

  董明珠一袭灰色长裙,与快手主播二驴、驴嫂平荣、李鑫等同台卖货。出身于销售的董明珠,在快手接地气的直播中,也毫不违和。

  但董明珠当晚直播只现身了半小时,随后就因为有其他采访安排而离开了直播现场。而在半小时的直播带货中,董明珠董明珠3个产品开卖30分钟便完成了小目标:1个亿。100分钟破2亿;正1.5匹品悦单冷定频空调销量5万+,快手补贴价1799元,单个产品也破1亿!

  据介绍,大件家电直播带货中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成绩。

  这次带货成绩突出,主要还是因为价格便宜。据悉,格力多款产品创造全网最低价,瞬间销售一空。这也是快手首次拿出上千万资金补贴直播产品。

  “小朱配琦”再次合体

  董明珠闪现:卖了至少680万

  同日,段子手朱广权再度和“带货一哥”李佳琦合体带货。

  一开场,双方就rap翻全场!朱广权率先献上“见面礼”:“说起小朱配琦,那故事特别多,新闻主播和淘宝一哥,说得你虚脱。”

  随后,李佳琦“回敬”一段“报货名”“青岛、马迭尔、活力28,吃完、喝完、还能刷!超能、小米、水星家,睡好、用好、人人夸!

  而这两人欢快的直播中,还迎来了一位神秘的嘉宾,就是董明珠。朱广权这么介绍她:“偶尔被黑,常常惊人、总不服输,这就是董明珠。”

  此次李佳琦直播间推出的是格力原价4399元的空调,在李佳琦的直播间省下700元,到手价3699元。

  而董明珠在李佳琦直播间连线不到5分钟,记者从李佳琦直播间看到,该空调卖出1844台,总额超680万元。

  董明珠再谈直播带货

  要一直做下去

  从坚持线下到频频上直播带货,董明珠对直播带货的态度可谓是180度大转变。

  在快手直播间中,董明珠表示,我希望今天的直播不是一个结束,而是永远,人人参与进去了 大家携手同行,三者相聚起来就是一个共赢!

  而在李佳琦直播间中,董明珠表示,虽然很长时间对线上销售不认同,但这段时间的线上直播超带来新气象,特别是把好的企业、优质的产品整到线上来,改变了这个格局。

  半个月前首次直播“翻车”

  只卖了22万

  4月24日晚,董小姐也开启了她的首场直播带货!

  这一个小时的直播,作为格力电器(58.750, 1.76, 3.09%)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亲自带逛格力科技展厅,亲自介绍展厅格力各种特色电器。从空调开始,冰箱,家电,中央空调到冠状病毒净化器、口罩等一路介绍而来。

  不过,这场直播似乎有点“崩”了,画面多次卡顿、中断,网友一直在喊“卡卡卡,太卡了...”。随后数据显示,董小姐这1个小时的直播带货,累计有432万观看,卖了22.53万元。

  一季度少卖了300亿

  净利跌超70%

  外界看来,董明珠直播带火的直接原因,是一季度格力的销量大幅下滑。据悉,一季度格力电器损失(少卖)了300亿,净利跌超70%。

  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格力净利润15.58亿元,同比下滑72.53%。

  董明珠做客央视财经公开表示,2月、3月空调销售几乎为0,往年的销售数据基本上都是,1、200亿,而今年几乎是0。

  不过,董明珠却认为,疫情对格力电器来讲同样受到巨大的冲击,一个季度就少了几百亿。但是对经济影响不要简单看一个经济指标,在这次疫情当中销售数据减少,但是品牌力量是加强的。

  不过数据显示,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四季度,格力便开始出现业绩下滑压力。

 

  虽然2019年年度业绩仍较为稳定,四季度营收438.32亿元,净利润仅为25.55亿元,格力上次单季度净利润低于25亿还是6年前的事了。而且,2019年四季度的营收仅高于一季度,可明显感到营收增速的下滑。

美国最大连锁院线关闭千家影院 AMC面临现金流危机

  原标题: 美国最大连锁院线关闭千家影院 AMC面临现金流危机

  作者: 陈汉辞

  “网上个别自媒体炒作的‘万达控股的美国AMC院线申请破产’纯属谣言。”近日,针对“王健林申请破产”等网络信息,万达集团在其官网发布了声明,但不可否认的是,万达集团2012年支付31亿美元并购的美国最大连锁院线AMC的近况并不乐观。而按照当前汇率,这笔收购花费218亿元人民币。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美国大部分电影院关闭,影片纷纷撤档,这样的情况使得电影业陷入困境,AMC也不得不缩减开支。3月,AMC宣布关闭1000家影院,其中北美661家,并对 600名员工进行停职,以保留现金放假,也包括集团CEO亚当·艾伦。

  根据休假计划,一些员工将继续工作,只是减少了工作时间和工资,而其他人将停止工作,不领取工资。AMC在一份声明中明确提出,“AMC没有收入,大量固定成本仍在继续。这是完全必要的措施,以保证现金流及在健康危机解除后,AMC能再次开业。”

  雪上加霜的是,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公司本月给予AMC垃圾评级(CCC-),这意味着这家银幕数全美排名第一的连锁院线确实面临巨大危机。

  而解除危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如亚当·艾伦期待的那样,影院在关闭6至12周后,也就是5月1日至6月中旬,能够重新开业。“人们渴望离开家里,我认为大家都觉得被困住了,想要出门,希望生活可以回归正常,这大概是我们关闭这两周得到的体会。”

  这一切会如期而至吗?

  高成本、巨额债务带来的沉重打击

  作为世界第一电影大国,美国除了电影票房雄踞全球外,院线与影院的发展水平也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1948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颁布《派拉蒙法案》,禁止好莱坞大公司垂直经营制片、发行和放映业务,于是好莱坞公司纷纷卖掉属下的院线公司。

  垂直整合体系的崩溃,加之电视的普及和美国郊区化进程,多厅影院在大型购物中心找到了理想的归宿。

  AMC 就是多厅影院建设的典型代表。1963年,AMC前身德沃德(Durwood)公司首次在电影放映市场引入多厅影院概念并修建第一座两厅影院,市场反响巨大,北美电影放映市场自此开始以多厅放映建设为主流。

  历经4厅、6厅的技术革新,到1995年,AMC发明并建造了首家巨型多厅影院,拥有24个厅,直接导致了电影放映市场新一轮兼并浪潮。新的大型院线公司由此诞生,从而造就了美国电影观众的“沃尔玛化”,即主流观众群体日益把看电影等同于购物,电影消费主体也理所当然地希望电影院可以提供同样丰富的选择和设计空间感。

  这一过程中,几乎引领多厅建设发展的AMC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院线公司之一。在万达集团收购之前,AMC旗下拥有343家影院和4950块屏幕,占据美国票房的近20%。AMC拥有的影院多集中在大型城市中心地带,遍布全美25大市场中的24个,并拥有全美票房最高的前十家影院中的七家。

  而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大量观影人被市面上出现的DVD、蓝光等“吸走”。北美电影市场开始出现波动,2010年的观影人次相较于2009年下滑了5%, 2011年美国电影院线收入下滑4.5%,美国影业的动荡不安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万达2012年对AMC院线的收购,而收购后,AMC短时间内扭亏、上市等表现也使得万达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投资收益翻番。

  此后,AMC接连并购三家院线,但新收购也让AMC背上额外债务;与此同时,AMC院线运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2017年AMC的营业收入虽然达到50.79亿美元,提高了近60%,但运营成本提升至49.77亿元,导致该年净亏损4.87亿美元。从2018年起,万达就开始陆续减持AMC的股票。2018年9月,AMC就以每股17.5美元的价格,回收32%的股份,为此募集了4.2亿美元的资金。

  AMC也有自救措施,将其重点放在高级银幕和舒适座椅带来的体验上,与IMAX、杜比影院等进行合作,并在2019年提出了在第二年降低5000万美元运营成本的目标,但随着疫情的到来,这一计划被打断。

  这也使得AMC 2019年财报账面很难看,净亏损高达1.49亿美元。

  现金流问题很棘手

  巨额债务、高成本的压力,加之受疫情影响,缺少收入来源令AMC股价承压。

  4月9日,AMC股价暴跌21%,4月13日再次大跌20%。4月16日, AMC对外宣布,将筹集5亿美元债券,并表示,“将本次发行的净收益用于一般企业用途,包括进一步增加AMC的现金流。” 4月17日,AMC盘前涨近23%。

  AMC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其库存的现金及等价物为2.65亿美元,此外还包括3.3亿美元的信贷额度。一份外媒的分析报告中提到,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AMC现金流大约能维持到6月或7月。

  现金流又该如何解决?如果影院能够正常开业,亚当·艾伦的期待是在5月、6月,观影人数如果有暴增的话,这一难题的解决并非难事。有消息称,AMC正在和好莱坞的一些大厂联络,询问有没有哪家公司的影片想在5月上映,AMC有打算5月重新开放部分地区的影院。

 

  也有分析师也指出,如果AMC能够保证在不为现有企业资本结构添加负担的情况下,增加股票的流动性,并预计在2021年产生可观的现金流,它的评级不是没有提升的可能性。但美国影院何时能开业、北美2021年的票房表现能否恢复正常水平,谁都无法判断。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