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沙盒游戏《帝国神话》登陆Steam,实机预告片首曝
- 详细资料
- 分类:直播中心
- 发布于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06:35
在今年ChinaJoy首次对外曝光《帝国神话》项目计划后,时隔4个月,这款由国内游戏厂商安琪拉游戏开发的冷兵器战争沙盒网游,终于正式对外曝光了首个预告片,同期登陆Steam商店页开启愿望单,社群账号全面上线,热情迎接所有关注这款国产端游,或是热爱沙盒游戏的玩家。

《帝国神话》
相较乐于营销轰炸的其他国内厂商而言,这个似乎毫无知名度的“小厂商”,其宣发手段显得简单、直接,毕竟在首曝项目计划后,这款产品几乎销声匿迹了数月有余,那么这一波,他们又带来哪些诚意满满的游戏信息呢?我们一起来看下。
[预告片]
00:04/02:40Loaded: 9.64%
跳过浮夸的CG,预告片坚持使用游戏研发中的画面
对于一款国产沙盒网游,这个长达2分40秒的预告片可谓诚意满满,至少比天花乱坠的概念CG有看头,作为愈加成熟的玩家大众,我们更希望能看到游戏实际的玩法,而非看个热闹。从宣传片里(加上我们从开发商那里得到证实的),至少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有意思的地方:
满满东方气质,国人所熟悉的游戏背景
《帝国神话》以公元3世纪的东方大陆为题材背景,略懂历史的都会想到这个时期的东汉末年、三国时代,抛开小说、电影的艺术渲染,这个时期实则是一个东方文明的“至暗时期”,连年的战乱让民户人口从东汉时期的5000多万人口,骤降到三国后期的800余万人口,可谓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作为生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的平民,该如何生存?这或许也是《帝国神话》的开发灵感之一,也是《帝国神话》关于特色生存玩法的一个前置条件。当然,三国迷可能会失望,因为是一个架空世界,五虎上将不是本作的重点。
背景题材
当然,围绕此背景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多类似同时期的甲胄、兵器、物件,甚至是建筑风格、攻城器械等等极具时代特质的设计内容,熟悉感迎面而来。当然对于国人玩家而言,这种“友好感”还可能来自于流畅的服务器体验、流畅的语言沟通、较低的上手成本等等。
实打实的沙盒玩法,国产鲜有
近些年有不少国产厂商在唱“沙盒”概念,实则大部分充其量属于“开放世界”概念范畴,自由的高度总归还是差那么点意思,《帝国神话》则给了我们一定想象空间。
自由建造
据悉,该产品64平方公里内几乎所有的野生资源均可采集、砍伐、驯养或猎取,包括树木、植物、矿产、动物等等,同时这些资源产出的二级、三级资源,又是生产其他食物、工具、武器、服饰、建筑的必要材料,以此形成巨大、丰富的生产关系网,加上不同材料对于成品品质的影响,在这个世界里,玩家可以创造的东西是极其丰富的。
矿区采集
当然,沙盒玩法决不局限于此。巨大的世界里,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建造任何自己理想的建筑或是城池;有限的资源,则会导致更多部族团结起来,掠夺或捍卫领土;失去秩序的世界是混乱的,这也导致玩家之间的连接是错综复杂的,没有绝对的忠诚和仇恨;不循章法或许也是冲突获胜之道,让玩家不必拘泥于战争规则之下;各种欲望也会迅速滋长,在缺乏道德管束的世界里,你可能成为任何一类人;当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让自己迅速成长为一个厨子,或是一个铁匠……
这可能也是沙盒的魅力所在,最大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不过如何来调剂区域共有资源的配比、各类复杂制作内容的材料需求,想要达到顺畅、平衡并非易事,不知官方是否能处理好。
冷兵器战斗,更考验你的操作技巧
相较于一发子弹杀人于千里之外,硬汉之间的肉搏冲突则更能让人血脉喷张、荷尔蒙飙升。8方向格挡,加上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近百种近战武器,绝对是赤身决斗、操作框玩家的最爱;对于远程猥琐流,也有长短弓、轻重弩供君选择;再不济,拿起盾牌、穿起重甲,去当炮灰也能为帝国效力。
大型战场
如果你热爱大型载具战,那各类投石车、登城塔、巨弩、冲车等,绝对是上乘之选,不过需要多个人和你一起才能操纵它。
建造操控攻城器械
骑马砍杀适合单刀切入,打完离场,这就需要玩家人马合一,多方操作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针对性的4方向格挡也为玩家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骑马战斗
厌倦了各类炸裂魔幻特效,或许这种发着沉闷撞击声、真实打击感的短兵相接,能令人眼前一亮。当然,对于熟悉了FPS、TPS游戏的大规模洗礼,真正能热爱冷兵器游戏的玩家,是否对此产生新的兴趣,还有待考证。
社会阶层,为自由沙盒提供一定目标
《帝国神话》特有的社会等级制度,为充满野心的玩家提供了更好的成长空间。游戏中15个县构成一个郡,玩家发展至县长级之后即可与其他县长争夺太守之位,而太守间将通过关隘战来进一步拓展职权范围,升级王公,最终目的则是成为一方帝王。
阶层策略玩法
听上去像是传统策略游戏玩法,然而在这个趋于真实的世界里,作为地方管理者,指挥的不是一个个AI队列,而是活生生的玩家。这将极大地考验管理者的谋略,以及号召力,尤其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情商。上至统筹局势、合纵连横,下至授权管理、分配利益、重建秩序,这些复杂而又真实的体验将让玩家切身感受社会管理者的艰辛。
这为习惯于RPG的玩家提供了清晰的目标指向,降低了入门沙盒的盲目感。当然,对于清心寡欲的玩家而言,耕田种地、驯马驰骋也一样可以逍遥自在。
“软化”硬核,对“肝”好一点
多数存在对抗的沙盒游戏都给人以硬核的体验感受,尤其表现在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采集、生产各类资源,以及需要时刻提防敌人来犯。虽说沙盒游戏魅力既是如此,但是在游戏玩家的时间日益碎片化的当下,极大的时间投入愈加不现实。因此《帝国神话》在“软化”硬核感受上也做了一些尝试:
玩家可以招募NPC为其提供部分资源的产出。譬如玩家可以分配NPC至不同矿点或工作台,即便玩家离线后,亦有一定比例的资源产出,以此来补充单个玩家过于繁复的采集生产过程。
招募NPC
领地机制为玩家提供基本的资产保障。玩家的领地保护大致有两级不同程度的保护,相较于时刻提防敌人来犯的无保障措施,这将降低玩家“看家护院”的时间、精力成本。
争夺资源点
不过这种尝试也是有失败案例的,因为降低了沙盒玩法的自由度和真实性,对于非常硬核的玩家而言,会显得“小儿科”,这类仁者见仁的游戏理解届时也可能会比较两极化。
社群活动同步开启,欢迎各路大神
目前《帝国神话》已经同步登陆Steam商店(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371580),感兴趣的玩家可以添加愿望单,同样获得的小道消息,首测即将开启,因此官方几个平台、活动也可以关注下:
官方网站(www.mythofempires.cn)。通过预约入口有机会参与小规模内测。
官方QQ群(759718349)、官方微信公众号(搜索“帝国神话”)的群福利、关注活动也都同步开启。
官方论坛(httpsforum.mythofempires.com)。目前也已开启,随时欢迎玩家参与讨论。
Steam商店页
整体而言,《帝国神话》时隔4个月的这波宣传,还是干货满满,对于玩家而言也是诚意满满。一直觉得国产厂商开发不了沙盒,但现在看来,至少还是给了我们些许希望,至于后事如何,产品又将驶入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整体还是期待的,已入愿望单。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大厂撤离带走深圳劳动力 招工中介月薪从10万跌至8千
- 详细资料
- 分类:直播中心
- 发布于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02:35
大厂撤离带走深圳劳动力 招工中介月薪从10万跌至8千
作者: 黄琼
深圳又一家制造大厂宣布解散。
日本企业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下称“村田”)近日发布通知称,其全资子公司埼玉村田制作所(原东光株式会社)将于2020年12月关闭其生产子公司“升龙科技”。
升龙科技全称为升龙东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设立于2005年8月10日,主要生产线圈、半导体、电子陶瓷、模块产品,主要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音响系统、车载电子设备上。
村田表示,由于升龙科技生产品类的需求急剧减少,价格竞争激烈等情况,因此公司决定停产并将该公司关闭。
事实上,由于多变的市场需求、激烈的外部竞争以及不断上涨的厂房租金,近年来深圳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厂区搬离或者宣布关闭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这也导致了深圳劳动力的流失。
工作12年补偿金额超14万
沈玲是升龙科技厂区内的一位普通岗位员工,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升龙科技不招临时员工,人数一直维持在1500人左右,今年以来,公司不再对外招聘。
沈玲说,11月9日公司便下发了工厂解散通知,从那天开始大家就暂停工作了。也在同一天,升龙科技全体员工收到了公司下发的《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员工补偿方案(A案)》和《依法提前解散员工补偿方案(B案)》。
升龙科技厂区内,多面墙壁上都张贴了补偿方案和解散通知以及一些相关问题的回复。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协商补偿方案A提出,员工在2020年11月20日下午17:00前与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签订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的,工资结算至劳动合同解除日,除法定经济补偿金外,公司另行支付2个月工资的额外经济补偿。
在该差异化赔偿方案的推动下,厂区多数员工在上述时间之前与公司签订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按照该赔偿方案,一名工作5年的员工可获得的补偿金额是其前12个月平均工资乘以7。
沈玲在该工厂已经工作12年了,补偿金、奖金等多项金额加起来,她可以获得不低于14万元的补偿。
多变的市场需求和疯涨的厂租
“近年来,智能手机等主要市场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开发周期缩短,并且与海外制造商的竞争加剧,导致经营环境非常严峻。”村田在通知中强调了市场变化给公司运营带来的影响,这也直接导致村田关闭了升龙科技1500人的大厂。
就在升龙科技宣布关停的一个月前,史丹利(5.500, 0.09, 1.66%)百得精密制造(深圳)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随着市场整体环境的变化和行业内竞争的加剧,集团基于战略发展需求,不得不重整业务资源以提升市场竞争力。自2020年10月26日起全面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提前解散史丹利百得。
“多变”的市场需求不断催促着制造业产品更新换代。
而另一端,不断上涨的厂租和劳动成本,也让传统的制造行业捉襟见肘。对于工厂的关闭,升龙科技内部员工和周边的招聘中介也一致认为和厂租上涨、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有直接关系。
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了周边多个厂区发现,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工业园目前在租的厂房租金在24元/平方米/月上下。但对于租赁到期要续租的企业来说,厂房租金却可能是“续一次大涨一次”。厂房租赁中介张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厂房租赁一般签订3~5年的租赁合同,租赁到期后,房东会根据市场情况,对租金做一个“小幅”调整。
而中介口中的“小幅”调整,对深圳某模具厂老板杨先生来说,却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杨先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们公司已经计划从深圳搬至广东省河源市。
杨先生介绍,其于2009年开始创办模具厂,厂房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附近,总面积约1.7万平方米,当时的租金是12元/平方米/月,租期10年。2014年,“二房东”要求涨租,将租金提高至25元/平方米/月。“那时工厂的盈利还可以,再加上我们是重型机械作业,不方便频繁搬迁,便答应了。”
2019年,杨先生的厂房十年租约到期,“二房东”告知,现只能两年一签,而且租金涨至48元/平方米/月。就此,杨先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样下去公司的利润都不够交房租。”
相对而言,周边正在招租的厂房租金则不到30元/平方米/月。
制造业企业注销量同比增140%
近年来,深圳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厂区搬离或者宣布关闭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数位劳动派遣公司的员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深圳给工厂招工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大厂的搬迁 “带走了”深圳的劳动力。
天眼查数据显示,从2015年开始,深圳制造业年度注册企业数量逐年下降,2015年~2019年注册量分别为34034家、30970家、23540家、20107家、13536家,截至11月27日,2020年共注册了10696家。2020年的制造业注册企业数量仅约2015年的三分之一。
一方面是企业注册量的大幅下降,而另一方面,原有的制造业企业注销量却在快速增加。
天眼查数据显示,2015年~2019年,深圳制造业企业注销量分别为1345家、1715家、1731家、2616家、6282家,截至11月27日,2020年注销数量为4634家。其中,2019年深圳制造业企业注销量较2018年同比增140%。
11月27日中午,升龙科技厂区门口星星点点站着一些还未离开的员工,几乎都在谈论这次离开,并寻找自己的下一务工站点;厂区门口的招聘栏上,张贴着密密麻麻的崭新的招聘通知;劳动派遣的招聘中介们,站在厂区门口或道路出口,热情地招揽着员工。
制造业的加速撤离,也在劳动派遣中介陈旺(化名)的劳动报酬上得以印证。在路口守了一上午的陈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自己在龙岗区宝龙工业园做招聘中介已经十年了,最明显的变化是招工一年比一年难,收入一年不如一年。
陈旺介绍,现在自己一个月只能招到15个左右的工人,按照中介费用抽成标准2元/小时/人,假设每位工人每天工作10小时,一个月休息4天,陈旺一个月大概能赚8000元。“这要是在三四年前,我平均每月能招上百人,尤其在寒暑假、年初务工高峰期,我一天能招200多人。”陈旺表示,那会儿自己都能实现月入十万加。
随着大厂搬迁,外地务工人员不再仅仅以深圳为中心,陈旺的“生意”也大不如前,他笑称,“现在中介都比工人多。”
上半年十大消费城市出炉:上海遥遥领先 重庆跻身前三
- 详细资料
- 分类:直播中心
- 发布于 2020年8月04日 星期二 05:35
上半年十大消费城市出炉 上海遥遥领先 重庆跻身前三
时代周报记者 陈泽秀 发自北京
在中央要求“持续扩大国内需求”的背景下,提振消费成为各大城市的目标之一。近期,随着各地上半年经济数据的相继发布,2020年上半年消费前十强城市排名出炉。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了各大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发现,今年上半年,中国城市消费能力10强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成都、深圳、苏州、南京、杭州和武汉。这10城上半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合计41648亿元,占同期全国消费总量(172256亿元)的24%。
与2019年相比,上海、北京、成都依旧保持第一、第二和第五名,其余城市的名次出现较大变化。例如,重庆超越广州,排在第三;深圳超越武汉,排在第七;去年超越南京、苏州,排名第八的杭州,今年上半年又被两者赶超,位列第九。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今年消费城市排名出现较大变化,除了基本的人口规模因素外,各城市消费总量也与当前的疫情防控有关,还与疫后采取的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政策有关联。另外,各地居民的消费习惯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上海、北京稳居前二
今年上半年,消费冠军之城上海仍然遥遥领先,是目前唯一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6000亿元的城市。数据显示,上半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46.76亿元,尽管比去年同期下降11.2%,但降幅比一季度大幅收窄9.2个百分点。其中,5月上海消费增速由负转正,6月份持续正增长。
上海今年大手笔推出了横跨5月、6月的“五五购物节”“六六夜生活节”等重大活动,有力促进了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根据上海市商务委7月8日的通报,“五五购物节”期间,推动线下实物消费总额2846亿元,线上交易的成绩更亮眼—网络零售额达2551亿元,同比增长23.5%,
北京虽保持了第二的位置,但它是四个一线城市中消费跌幅最大的。上半年北京消费增速同比下跌16.30%,最终实现零售总额为5973.3亿元。6月6日,北京启动消费季活动,但仅仅火爆了一周,就因疫情而中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半年北京的消费增速。
重庆则以5307亿元的成绩进入上半年消费前三强。对于背后的原因,刘向东分析,主要是重庆地处山区,疫情防控做到位的情况下,率先开放零售、餐饮、文旅等活动,而且夜间经济发达,有效拉动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而对于去年排在消费榜单前三名的城市—广州,刘向东指出,总体上看,消费总归还是会反映到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来,预计疫情防控措施逐步放松后,广州的消费还会跟上来。
官方数据显示, 2020年上半年,广州城市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156元和16073元,而重庆城市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0747元和7989元,均不及广州。
同样作为一线城市的深圳,今年上半年,深圳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40.15亿元,排在第六名,反超武汉,与第五名的成都(3691.6亿元)十分接近, 但这一数字与上海、北京、重庆仍有较大的差距。
刘向东分析,总体上看,消费城市呈现出西升东降和南升北降的特点。除了北、上、广、深本身的消费体量较大外,西南地区的成渝消费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这与其疫情影响下消费的潜力和政策施策方向有关。
网上消费逆势增长
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前十强城市的消费增速均在负区间运行,杭州、重庆、南京以-6.8%、-7.2%、-7.3%的增速排名居前,武汉以-34.40%的增速垫底。
其中,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上半年消费增速分别同比下降16.3%、11.2%、10.4%、14.8%,除了广州,其余三个城市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9%)。
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四个一线城市外来人口比重偏高、服务业的比重也偏高,受疫情的冲击较大,从而影响到了消费的增长。
刘向东也认为,一线城市消费增速降幅较大,与其人口基数较大、疫情防控特别严格有关,特别是与其要求居家隔离的天数和餐饮零售等开业时间早晚有关,而其他城市相比较而言“外防输入”和“内防反弹”的压力没那么大,因此在消费增速上略好一些。
尽管上半年各大城市尚未摆脱消费负增长,但3月以来,各地陆续推出了发放消费券、推出夜间消费、开展“网购节”、开发旅游产品等促消费举措,不少地方的消费增速降幅显著收窄。
付一夫认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向好,以及经济复苏,消费市场会呈现稳步复苏的态势。不过,刘向东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下半年全国消费增速会有序恢复,但要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还有些难度,因而要进一步提振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催生互联网消费需求旺盛,今年上半年网购消费在消费数据中“一枝独秀”,呈现逆势增长的态势。譬如,上海上半年网上商店零售额1227.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7.7%,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
同时,广州、南京网上消费增速比上海更快。上半年,广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1.6%,其中网络订餐收入同比增长43.3%;南京上半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6%,网上商店零售增长36.3%。
“疫情期间,很多消费者从线下消费转移到了线上,推升了网络消费的繁荣。最近几个月很多线下消费场所已经开业了,但是线上消费增速依然保持很好,譬如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一直很火爆。这说明,线上的消费繁荣与线下的复苏并不矛盾,两者可以齐头并进。”付一夫说道。
付一夫认为,人们并不会因为线下消费场所复苏,就明显缩减线上购物的频次。此外,随着5G商用的全面实现,也会给网络消费,乃至整个消费市场带来新变化。网购的热度有很大希望能够持续下去。
付一夫建议,应特别重视后疫情时代新消费的重要地位,如直播带货等,着力布局并出台相关的支持方案,以此来推动新消费的健康发展;其次,应注重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积极发展文旅、会展等产业,继续支持夜间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各地消费的提振。
刘向东认为,进一步提振消费,还需要继续延续现有的刺激政策,通过减税让利等措施引导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特别是在改善型住房需求和新能源汽车需求方面要出台便利化措施,引导居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释放大宗消费潜力。
重启手机零件大采购!华为要把失去的市场抢回来
- 详细资料
- 分类:直播中心
- 发布于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02:14
(原标题:华为重启手机零件大采购,欲赶在春节前上市4G手机?)
华为要把失去的市场抢回来。
11月24日,据多家外媒报道,华为上周通知中国台湾的零部件厂商,将于本月起重新采购镜头、IC载板等手机零部件,意欲重启4G手机生产。
受到制裁影响,与华为手机相关的大量供应链订单一度被叫停,华为手机遭遇续命难题。而今,这些产线又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一位长期与华为合作的ODM厂商人士向界面新闻确认,在高通确认恢复4G芯片的供货后,华为又重启了少量4G手机订单,主要还是中低端机型。
“还不确定具体的上市时间,现在还卡在芯片的采购周期中,芯片生产也需要时间。不过只要供应链上下愿意配合,还是可以赶在春节前出货的,华为也希望能够把握住春节前的销售节点。”上述人士称。
近段时间以来,华为正在进行一轮集中的手机零件采购。除了摄像头模组之外,近日,OLED龙头企业维信诺也发布公告称,收到某终端公司下发的采购订单,拟向其采购柔性显示屏与触摸屏贴合组件,订单金额近亿元,交货日期在2020年12月28日。业内推测,这个终端客户正是华为。
“这段时间供应链的确有阵痛,但总体来说影响不大。华为空出来的产能,OV、小米这些厂商早就虎视眈眈了,尤其是小米订单增加了很多。”上述人士表示,华为此前的断供对ODM厂商影响较小,现在恢复供应,一些专供华为的厂商“可能会很高兴”。
华为重启手机生产并不令人意外。由于芯片的稀缺,华为手机的销量已受到严重影响。Gartner报告显示,三季度华为出货量已经出现下滑,失去了全球第一的宝座。
自从高通确认恢复对华为供应4G芯片后,华为就火速恢复了4G手机产线。上述供应链人士称,眼下华为并非是要专攻4G手机,而是现阶段只能生产4G手机,所以肯定要把这部分市场抢回来。
目前,国内新机市场有一半以上支持5G,但4G手机也并非没有市场。虽然5G已启动全面商用,但在真正的杀手锏应用出现之前,4G手机仍有不少拥簇。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不支持5G的iPhone11是今年三季度中国市场最热销的机型,销量占比达4.9%。即便在iPhone 12发布后,iPhone 11仍然拿下了双十一的高端机型销量冠军。
而在亚太、中东、非洲等多个地区,4G手机仍占据主流,这或许是华为4G手机更看重的市场。但在海外,华为手机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芯片,还有谷歌“全家桶”的使用问题。
据第一财经引述华为内部人士称,4G芯片的供应可以解决海外大部分区域手机和平板的需求问题,这样就能够把海外主要地区的渠道养住,保留队伍和火种,等待未来的翻盘机会。
美团创始人王兴、执行董事穆荣退出三快云在线
- 详细资料
- 分类:直播中心
- 发布于 2020年7月27日 星期一 06:42
7月27日消息,天眼查数据显示,近日,三快云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美团创始人王兴退出监事一职,穆荣均退出执行董事、经理、法定代表人。
据官网介绍,美团云(北京三快云计算有限公司)是美团公司于2013年推出的公有云计算服务平台,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稳定、可靠的云计算服务。
三快云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注册资本1200万美元,变更后的法定代表人为望金蓉,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开发;转让自有技术;技术服务;技术咨询;计算机系统集成;企业营销策划;经济贸易咨询;销售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批发计算机硬件及其配套设备;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等。工商披露的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美团云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三快云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厦门人效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