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京东开卖特斯拉?官方回应

  12月25日消息,特斯拉(TSLA.US)要在京东卖车?12月25日,京东官方微博发布宣传海报配文“12月31日见!敬请期待”并@特斯拉官方微博,特斯拉官方微博回应“12月31日见”。此举引发市场关注,猜测双方将携手卖车。

  对此,特斯拉中国方面向红星资本局否认了这一传闻,称该合作并非汽车销售相关业务,具体12月31日会揭晓。京东方面表示,特斯拉已经入驻京东,不过是卖车品,不是整车。

  今年2月,特斯拉官方旗舰店在京东正式上线,目前没有现车销售服务,只售卖充电产品、汽车配件,以及服饰、玩具、日用品等周边产品,此外还可以预约试驾、购买整车延保服务。

  今年7月,特斯拉Cyberquad玩具车上线,售价为11990元,在特斯拉中国官网在线商店、天猫和京东特斯拉官方旗舰店同步销售,属于“周边精品”-“玩具”品类。

  今年9月,有消息称京东商城将在近期上线特斯拉汽车订购服务。彼时京东方面回应称该消息不实。

 

  目前,特斯拉仅通过直销的方式售卖汽车,线上订购渠道为特斯拉官网和官方APP,没有和电商平台合作卖车。2014年,特斯拉天猫旗舰店上线仅一周就下线。

东方材料21亿收购遭华为“嫌弃”告吹 易主三年账面仅2.6亿许广彬质押率54%

  遭华为坚决反对、诺基亚单方面终止,历时8个月,东方材料(25.440, -0.26, -1.01%)(603110.SH)高达21亿的“蛇吞象”式收购正式宣布告吹。

  12月19日晚间,东方材料发布公告,宣布终止收购TD TECH HOLDING LIMITED(即“鼎桥通信”)51%股权,同意公司与诺基亚就收购鼎桥通信51%股权事宜达成和解、终止本次交易。

  为何终止交易?这主要是由于鼎桥通信剩余49%股权持有方华为坚定拒绝与东方材料合营鼎桥通信,态度堪称“嫌弃”。4月,东方材料刚刚抛出21亿的收购方案,华为便立刻发布声明称,“我司(华为)没有任何意愿及可能与新东方新材料(东方材料)合资运营TD TECH。”还称“正在评估相关情况,有权采取后续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行使优先购买权、全部出售股份退出、终止对TD TECH及其下属企业的有关技术授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东方材料原是一家从事软包装用油墨、复合用聚氨酯胶粘剂以及PCB电子油墨等产品的生产销售的公司,2020年易主许广彬。近年来,公司主业不振,业绩持续下滑,且财务颇显紧张。截至2023年9月末,东方材料账面资金仅为2.61亿元,公司总资产8.15亿元。

  为缓解资金压力,许广彬进行股权质押。截至11月29日,许广彬累计质押3248.25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53.99%。

  21亿收购案正式告吹

  惨遭华为“嫌弃”,东方材料并没有成功搭上华为概念的快车。

  今年4月9日,东方材料曾经抛出一份定增预案,称拟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方式,募集不超过20亿元资金,再加上部分自有资金,合计21.21亿元全部用于从诺基亚手中收购鼎桥通信51%股权,后者对应估值约41.58亿元。

  据了解,鼎桥通信是一家主要从事与无线通信、 终端产品、物联网相关的技术和产品的研发、销售及相关服务的公司,由诺基亚与华为共同投资运营,双方持股比例分别为51%、49%。

  彼时,东方材料特别强调,收购完成后,预计上市公司将新增与华为之间的关联交易。

  然而,此次交易遭到华为的强烈反对,甚至在深夜发布声明,直言“我司(华为)没有任何意愿及可能与新东方新材料(东方材料)合资运营TD TECH”。还称“正在评估相关情况,有权采取后续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行使优先购买权、全部出售股份退出、终止对TD TECH及其下属企业的有关技术授权”。

  鼎桥通信对华为依赖颇深。除华为持有49%的股权外,与华为在无线产品、终端产品、物联网产品等各个业务板块达成了一定的合作关系。其中,公司部分产品基于华为授权,在华为的底层技术或已有产品基础上进行开发和优化。

  如此背景下,9月5日,诺基亚向东方材料单方面提出终止鼎桥通信相关《股权转让协议》。彼时,东方材料还表示“将积极推动终止本次交易的后续事项”,且会“视情况进一步采取法律措施,维护公司及公司股东的合法权益”。

  显然,最终结果可以看出,东方材料并未如愿,根据本次公告,交易双方“确认本次交易终止,且双方均撤回、放弃及免除因本次交易事项而对另一方的所有索赔、权利、要求。”

  虽然搭上华为概念失败,但东方材料的两名股东却在这几个月内,套现了约2亿元。

  10月20日的最新公告显示,东方材料的第三大股东成都交子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在39.61元/股至46.07元/股区间内,成功减持0.37%股份,套现3123.36万元。

  此外,自然人樊家驹及一致行动人朱君斐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两种途径,在24.27元/股至28.69元/股区间内,清仓式减持2.02%股份,套现1.0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樊家驹曾是东方材料的实控人。

  12月20日,东方材料报收25.7元/股,日跌幅2.43%,与4月初相比,跌幅约4成。

  主业不振急于谋突破

  事实上,东方材料原是一家从事软包装用油墨、复合用聚氨酯胶粘剂以及PCB电子油墨等产品的生产销售的公司。

  2020年底,东方材料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樊家驹将所持公司29.9%股权转让给了许广彬,公司就此易主,由于许广彬亦是华云数据的实际控制人,因此,当时市场推测,许广彬或想借壳助推华云数据上市,但自入主以来,许广彬并没有相关动作。

  而自许广彬入主以来,东方材料业绩也一再下滑。2023年,许广彬主推了此次跨界重组事宜,可惜宣告折戟。

  2023年前三季度,东方材料分别实现营收、净利润、扣非净利润2.94亿元、1494万元、1170万元,同比分别变动3.56%、-2.56%、92.78%。

  与此同时,东方材料还计划进军超算领域。8月,东方材料出资1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东方超算。东方材料称,公司本次对外投资在保障主营业务稳健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公司主营业务向多元化、科技化的战略转型升级。

  9月26日,东方超算在京发布“东方超算-银河”全国一体化超级算力调度平台,并基于东方超算-银河、联合全国首批13家数据中心成功打造“全国一体化超级算力集群”。

  不断的跨界投资之下,东方材料似乎有一定的资金压力。截至2023年9月末,东方材料账面资金仅为2.61亿元,公司总资产8.15亿元。

 

  为缓解资金压力,许广彬还在进行质押。11月29日晚间,东方材料发布公告,实控人许广彬再度质押270万股,截至公告披露日,许广彬累计质押3248.25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53.99%,占公司总股份比例16.14%。

港股成交额增加资金在低吸 机构称估值具值博率

  11月29日,港股在期货结算日跌势加剧,并再度回试今年低点,恒生指数全日下跌361点或2.1%,收报16,993点。恒生科指下跌2.3%,收报3,910点。大市成交金额增加至1,302多亿港元,当中美团-W(3690.HK)成交金额大增至192.3亿港元,已占港股成交的14.7%,港股通净流入8.18亿港元。

  尽管大市成交金额明显增加,盘面上个别股份出现抛售,但是市底不算差,有资金趁低吸纳。期货空头借助美团股价大跌推低现货,以达到期货能在低位结算的目的。港股主板沽空比率仅14.9%,说明空头做空力量不算强劲。

  离岸人民币不但没有跟随港股下跌,反而转强至7.13水平,资金面释放利好信号,港股的下跌更多可能由情绪外溢以及期货结算等因素造成。

  经合组织把2023年全球GDP增长预测下调至2.9%,但同时把中国GDP增长预测上调至5.2%。

  历经持续调整,港股恒生指数的风险溢价已处于2016年以来90.9%分位数的位置,也高于滚动两年平均一个标准偏差以上,估值具值博率。

  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讲话,其中美联储理事沃勒表态偏“鸽”,认为目前设定的指标利率将被证明足以推动通胀降至2%的目标有信心,同时承认若降低通胀的工作继续取得进展,数个月后便有可能降息。

  芝加哥联储总裁古尔斯比表示2023年有望创下71年来通胀率的最高降幅,一旦通胀有望达到2%将需要降息。

  美联储巴尔金则仍保持偏“鹰”,表示通货膨胀很顽固,有理由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通胀水平。

 

  当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4.3%,美国金融条件再度宽松,利率下行过快抵销了紧缩效果。预计接下来美联储官员会为防止通胀预期再度抬头,将继续保持偏“鹰”言论冷却市场预期。

建行生活App有优惠无服务,“一条腿”能走多远?

  金融评测室综合用户体验、功能服务、性能安全、发展创新4大维度,240项细分指标对建设银行建行生活App进行全扫描,最终给予63.150分(总分100)。

  作为“双子星”之一,建行生活App自上线之日起便担负起“生活服务平台”的新使命,各类生活服务场景比较丰富,各种优惠活动较有吸引力,但如果以生活服务App发展的视角看,建行生活App用户体验并不完善,搜索、消息互动各有“硬伤”,注销旅程不够完善,部分页面也存在bug。特别是,在测试中评测员遇到卡顿、白屏等各种情况。

  如果跳回银行信用卡App发展的视角看,建行生活App无异于“一条腿”走路,金融服务能力远远落后与同业水平:无论是卡片管理,还是查账还款都不够完善。即便是主推的“建行生活卡”,相关的功能建设也比较落后。

  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摆在建行生活App发展路上的一道必答题。

  建设银行建行生活App评测分析:

  作为“双子星”之一,建行生活App自上线之日起便担负起“生活服务平台”的新使命,各类生活服务场景比较丰富,各种优惠活动较有吸引力,但如果以生活服务App发展的视角看,建行生活App用户体验并不完善,搜索、消息互动各有“硬伤”,注销旅程不够完善,部分页面也存在bug。特别是,在测试中评测员遇到卡顿、白屏等各种情况。

  如果跳回银行信用卡App发展的视角看,建行生活App无异于“一条腿”走路,金融服务能力远远落后与同业水平:无论是卡片管理,还是查账还款都不够完善。即便是主推的“建行生活卡”,相关的功能建设也比较落后。

  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摆在建行生活App发展路上的一道必答题。

  用户体验(23.750分/40分):搜索、消息互动各有“硬伤”,部分页面有bug

  建行生活App注册比较便捷,新用户输入手机号、验证码,设置登录密码即可完成注册。注册成功后,用户可以通过绑定本行/他行卡开通钱包后进行消费。

  登录方面,建行生活App支持短信验证码登录、账号密码登录,暂不支持面容/手势/指纹等快捷登录方式。若用户忘记登录密码,App支持在线找回;若用户想更换登录账号,App支持切换账号。此外,如果用户遇到问题,App给出了一定的帮助提示(求助在线客服需要先登录)。

  界面体验方面,建行生活App底边栏分为“精选、生活、金融、我的”4大频道。具体来看,“首页”频道自上而下分为“导航、置顶功能、头图、头条、常用功能、热门推荐、推广图、会员有礼/限时好券/信用卡专享推荐楼层、本地优惠/种草推荐瀑布流”。其中,“常用功能”采用“9+1”的十宫格模式,用户点击“全部”可以查看全部应用,暂不支持用户自定义。

  搜索互动方面,建行生活App“精选、生活”频道设有搜索入口,用户可以查看历史搜索、热门搜索,支持对商家、优惠券、影院、资讯等搜索。作为生活服务平台,建行生活App对商户、优惠券的搜索比较便捷,但却不支持对活动的搜索。此外,App支持部分信用卡功能,但却完全不支持对功能的搜索,并不是很合理。

  客服互动方面,建行生活App仅“我的”频道设有客服入口,“客服中心”整合了常见问题、联系商户、常用工具,以及电话客服入口和在线客服入口。

  其中,智能客服“提问→回复→赞/踩”的服务逻辑比较完善,“踩”之后可以联系人工客服——对于一些提问,智能回复较为有效,也可直达功能点;但有一些问题无法给出回复,也有一些问题推荐前往手机银行。同时,用户输入“人工”等关键词也可转接人工客服,服务中可以传图片、暂时退出,遗憾的是接入、回复等待时间略长。

  消息互动方面,建行生活App“消息中心”整合了通知、活动,支持清除未读/批量删除,也支持开启/关闭消息推送、设置免打扰。值得注意的是,App“通知”主要推送优惠券使用/到期情况,暂无动账通知(比如支付消息等)。

  便捷服务方面,建行生活App客服设置了语音转文字功能,但测试中提示“当前版本暂不支持”。此外,用户长按App图标可以弹出“我的权益、我的生活卡、我的付款码、扫一扫”快捷菜单。

  用户管理方面,建行生活App“我的→设置→账户与安全”支持修改登录密码等安全设置,也支持注销账户——相关提示比较清晰,但注销后App依然记住登录手机号。此外,12个月内仅允许注销两次。

  交互体验方面,建行生活App“金融”频道设有信用卡卡片,可以根据时间轴线/还款状态提示未还金额、未出账单,交互了还款、分期还款等。但是,卡片缺乏必要信息提示,比如“未出账单”没有提示账单日。

  值得注意的是,App还款旅程不够便捷——比如用户使用本行储蓄卡还款无法提示可用余额,还款之后的交互设置也待提升。此外,App部分页面无法返回,比如“信用卡→积分活动→积分兑换专区→积分好物→更多”。

  即便是App力推的建行生活卡,“申卡→激活→账单”等重要旅程均存在各种问题,比如用户申卡之后无法从App查询到任何进度信息;用户开卡激活后,打开“建行生活卡”专区依然要等待引导页加载完成等等。

  综合而言,建行生活App注册登录比较便捷,支持搜索、客服和消息互动,但搜索、消息互动各有“硬伤”。特别是,注销旅程不够完善,还款等重要旅程有待提升,部分页面也存在bug。值得注意的是,在测试中评测员也遇到卡顿、白屏等各种情况。此外,“一个设备最多支持两个账户登录”的策略也值得思考。

  功能服务(23.500分/35分):生活服务有吸引力,金融服务整体落后

  与银行同业策略不同,建行生活App“钱包”可以管理支付卡片,支持添加/解绑银行卡。对于信用卡用户,App“信用卡”可以查看持有卡片情况——包括持有卡片数量、卡面、卡种,以及卡权益等,但无法查询卡号或进行卡管理。

  不过,对于持有建行生活卡的用户,“建行生活卡”专区的卡片管理功能有所提高,支持查询/复制卡号、修改限额。虽然比“信用卡”略强一些,但离同业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新卡服务方面,建行生活App支持申请办卡、卡片激活,不支持查询申请进度。具体来看,“信用卡申请”卡片种类比较丰富、支持搜索,单张卡片相关信息提示一般(年费提示不充分),申卡流程也待提升。

  额度管理方面,建行生活App“额度调整”可以查看可用额度,也可以授权查询人行信用报告后申请调升/调降永久额度、申请临时额度。

  查账还款方面,建行生活App“账单查询”整合了本期账单、未出账单和历史账单。具体到“账单明细”,明细列表中进出项比较清晰(交易时间只到日期)、可读性一般,但是当日交易无法查看。值得一提的是,交易明细可以 根据币种、交易类型、关键字进行筛选。

  同时,App“账单查询”关联了立即还款、分期还款等功能。用户可以实时还款,但仅支持本行储蓄卡还款。如果有分期需求,用户可以进行账单分期,且每期分期利息、近似折算年化利率标识比较清晰,完整协议也可查看。

  值得注意的是,建行生活卡用户可以在“建行生活卡”栏目设置约定还款(仅支持本行卡),其他卡种暂时无法设置。

  借贷服务方面,建行生活App支持现金分期,每期分期利息/应还本金、近似折算年化利率标识比较清楚,仅支持本行卡收款。此外,App上线了快贷、建信消费金融贷款,也搭建了商户分期、装修分期、购车分期等信贷分期场景、支持申请分期通。其他金融服务方面,App上线了零钱理财、个人养老金,接入了建信人寿、建信财险等。

  积分服务方面,建行生活App“积分”可以查看积分数量、积分明细,支持加油充值、外卖、影票、会员充值、分期甄选、美食好店、商超好店、骑行、打车等进行积分抵现,相关优惠活动也比较丰富。

  权益服务方面,建行生活App“信用卡→卡权益”可以查询卡片权益,但整体建设一般。此外,App上线了“CC豆”兑换活动,用户可以通过参与资产提升等活动获得CC豆,兑换权益商品。

  支付服务方面,建行生活App支持付款码、付款码,更换银行卡/数字人民币比较便捷。遗憾的是,支付记录、小额免密等设置要前往“钱包”。

  生活服务方面,建行生活App“生活”频道提供美食、商超、外卖、出行、电影、缴费、充值等本地生活服务。此外,诸如周四美食五折等每日活动,以及每日的抢券、签到活动均有一定吸引力。

  综合而言,建行生活App生活服务场景比较丰富,各种优惠活动比较有吸引力,借贷服务也在延伸中。但是,基础金融服务比较差:无论是卡片管理,还是查账还款都不够完善;即便是主推的“建行生活卡”,相关的功能建设也达不到同业平均水平,堪称“一条腿走路”。

  性能安全(11.275分/15分):

  性能安全主要包括基础安全设置、隐私保护和性能检测三大板块。

  基础安全设置方面,建行生活App适时启用安全键盘,支持查看登录日志,关键页面进行了一定的防录屏/防截屏设置,但部分安全设置仍待提升。

  隐私保护方面,建行生活App首次打开明示隐私政策,隐私政策中标明了更新/生效日期,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及用户权益保障的说明比较完备,也可以撤销同意隐私政策。同时,用户可以进行系统权限管理、第三方授权管理,也可以开启/关闭个性化推荐。新浪金融评测室技术支持“爱加密”提供的合规评估报告显示,建行生活App(Android端)在7项检测中有4项不合规,iOS端有1项不合规。

  性能检测方面,新浪金融评测室技术支持“博睿数据”提供的数据显示,建行生活App(iOS端)重要页面响应时间远不及行业平均水平。

  发展创新(4.625分/10分):

  据2023年半年报披露,“建行生活”规模平稳增长,场景持续丰富,直营全面启动。客户端聚合全行权益、积分资源,提供实惠便捷的“生活+金融”服务。截至报告期末,平台累计注册用户1.13亿户,日活跃用户300万户,同时带动新签约手机银行客户782万户。

  从适老化发展的角度看建行生活App上线了长辈版(与标准版切换便捷度不足): 底部频道分为“首页、订单、我的”3大频道,用户在“首页”频道可以快速找到美食、商超、签到功能入口,也可以查看每日好券,但界面体验有待提升。此外,用户可以通过浮窗查看客服电话(无法直拨),也可以在“我的”频道找到客服中心(存在不少bug)。值得注意的是,长辈版不支持任何信用卡相关功能。

  从多渠道发展的角度看,“建行生活”公众号提供“小龙马、千元福利、服务中心”三大板块服务,主要推广各类优惠信息,但在线客服需前往“中国建设银行客户服务”公众号。此外,用户可以搜到“龙卡信用卡”、“建行生活”小程序,不过“建行生活”已无法打开。

  从App发展和创新来看,建行生活App自2021年从浙江省试点开始全面推广,历经2年多的发展,目前已升级到2.0版。一直以来,建行生活App试图走一条“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路线, 以生活服务为切入点,与用户建立生态链接,再将金融服务与生活场景相融合。那么,这条路走得如何呢?

  如果以信用卡App发展的视角看,建行生活App无异于“一条腿”走路,金融服务的能力远远落后与同业发展水平:无论是卡片管理,还是查账还款都不够完善。即便是主推的“建行生活卡”,相关的功能建设也比较落后,很多功能需要用户去手机银行App完成。

  如果以生活App发展的视角看,建行生活App用户体验也不够完善,搜索、消息互动各有“硬伤”,注销旅程不够完善,部分页面也存在bug。特别是,在测试中评测员遇到卡顿、白屏等各种情况。

  “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路线走到一定程度后,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目前的用户群体是否优质?足够的投入是否可以持续?投入力度一旦降低,App靠什么维持用户?毕竟不同于微信、支付宝等等,银行除了“金融”并没有其他生态支撑。

 

  也如半年报中所述,建行生活App自二季度起围绕客户账户新增、消费金融转化、财富产品销售,将金融服务与生活场景相融合,全面开展平台直营活动,进一步提升平台经营成效。如果说,建行生活App要为用户提供实惠便捷的“生活+金融”服务,那么“金融”服务这一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备战数据资产“入表” 多地推出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规范

  随着10月份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标志着我国数据要素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近期各地陆续推出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规范,数据要素的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日前,由浙江省财政厅归口,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制定的《数据资产确认工作指南》省地方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的制定及实施将促进数据资产化进程,为浙江省国有数据资产管理办法的出台提供标准配套服务,在数据资源开发、数据要素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中强化标准实施应用,推进以标准为依据开展宏观调控、产业推进、行业管理、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管。

  贵州省大数据局也于近期印发《贵州省数据要素登记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提出登记服务机构应运用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建设安全可信的数据要素登记OID服务平台,支撑数据要素登记服务申请、合规审核、在线公示、凭证发放、存证溯源等全流程登记服务工作,记录数据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各参与方享有的合法权益。

  从这些地方政策可以看到,一方面实现了多个突破和创新,如浙江省制定的《数据资产确认工作指南》是国内首个针对数据资产确认制定的省级地方性标准,填补国内数据资产确认标准空白。另一方面,地方标准进一步落实去年底发布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下称“数据二十条”),加强各地区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开发利用的相关内容。

  毕马威中国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郑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数据资产“入表”的落实,企业将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加速推动向数字化管理模式的转变。这将使企业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

  郑昊进一步表示,随着各地政策落地,资本市场和数据要素市场也将迎来双重利好。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将关注数据资源的价值和潜力,并投入更多资金和技术来开发和利用数据资源。这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

  业内普遍认为,“数据二十条”是完善数据全流程合规与监管规则体系的顶层设计,而即将于2024年1月份施行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是推动数据资产“入表”的关键政策,数据要素资产化将更进一步。

  目前,在数据资产确认标准、数据确权授权机制细则方面,还没有相应的规范标准出台,需要地方标准先行,推动建立公共数据和企业数据确权、授权机制。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各省市陆续建设地区性的数据要素交易所,探索建立数据要素市场运营体系和监管机制,带动区域周边发展,在加强地区内交流发展,建设地区性数据要素交易机制同时,也将有效推动地区数据要素体系现代化建设,推进政府指导和支持的落实,培育和建立数据交易监管体制,为数据资产“入表”做好准备工作。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规划处处长郭明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数据二十条”印发实施以来,国家层面围绕推动数据资产化陆续出台多部政策文件,数据资产的概念和边界进一步明晰。财政部出台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提出,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或存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数据资源,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或存货纳入企业财务报表并进行相关会计处理,数据的资产属性和经济价值进一步得到认可。

 

  “目前数据资产的定义范畴逐渐清晰,数据要实现从数据资源到数据资产的跃迁,必须具备‘合法控制’‘可靠计量’‘经济利益’三种属性。围绕这三种属性,各地正在积极从数据的产权体系、价值评估体系、流通交易市场体系三个方面开展实践探索与政策设计。”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高级咨询师孙湛表示。

最热新游

美国3月PCE数据今晚重磅来袭 市场担忧通胀上行风险

  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将于今晚重磅来袭。经济学家预计,美国2月PCE物价指数将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0.3%;3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将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0.3%。

  不过,有分析人士警告称,不要指望通胀情况会好转多少,通胀存在上行风险。安联贸易(Allianz Trade)经济学家Dan North表示:“过去三个月的PCE和核心PCE已经走错了路。它们实际上在上涨。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美联储坚定地说离想要达到的目标还很远的原因。”他预计,3月PCE和核心PCE环比涨幅都将达到0.4%。

  汽油价格上涨预计将推高整体PCE数据,而运输服务和金融服务将推高整体PCE数据和核心PCE数据。此外,住房成本依然居高不下。Dan North表示,虽然部分市场状况已经走软,尤其是美国部分地区的租金,但这些因素尚未体现在PCE和CPI的计算中。

  Mott Capital Management投资集团负责人Michael Kramer也认为,即将公布的通胀数据存在上行风险。他表示:“虽然对PCE的预测没有任何令人担忧的地方,但坊间证据表明,这些预测可能过低,第一季度的通胀上涨更为强劲,3月的价格上涨加速。”

  Michael Kramer表示,如果PCE数据和第一季度GDP都好于预期,那么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会来到5.25%,“2024年降息的希望可能会彻底破灭,重新加息可能会被纳入讨论”。然而,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为1.6%,远不及市场预期的2.5%,较去年四季度的3.4%大幅放缓。与此同时,美国第一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率初值为3.7%,增幅高于预期,表明通胀仍具粘性。

 

  Independent Advisor Alliance首席投资官Chris Zaccarelli表示,周四公布的数据为一些人敲响了警钟,“这份数据是最糟糕的——经济增长放缓,而通胀压力持续存在”。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微信推广

看执游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