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华为智慧屏将于9月上市:使用鸿蒙系统 搭载三大芯片

 7月26日下午消息,华为在深圳举办“华为终端媒体沟通会”,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宣布,华为智慧屏将于9月上市。华为智慧屏产品还将使用自研的鸿蒙OS和芯片。

  华为智慧屏  在荣耀日前公布自己的智慧屏战略之后,余承东也发布了华为的智慧屏战略。他称华为要将数字电视从过渡到互联网电视之后,再进化到智慧屏时代。

  之前余承东曾多次表示,华为做大屏幕产品,不是做简单的电视。华为智慧屏的作用就是填补华为4大消费场景最后一块的产品拼图。

  他表示大屏设备在全场景智慧化时代将迎来全新升级。华为将围绕智慧交互中心、跨屏体验中心、IoT控制中心、影音娱乐中心,四大中心打造智慧新生活!

  余承东解释为什么华为能做好智慧屏,最重要的就是技术储备。华为的鸿鹄芯片是专为智慧大屏推出的显示芯片。此外华为智慧屏还将搭载麒麟AI芯片、凌霄Wi-Fi芯片。

  华为还希望将音响的效果带入到智慧屏。谈及画质,余承东表示,由于鸿鹄芯片的存在,能够持续提供强大性能,就像给电视加个显卡。

  将于9月上市  华为智慧屏将于9月上市,此前荣耀宣布智慧屏产品将于8月上市。(于泽)

年轻人的第一辆汽车 小米有品上线奔腾T77米粉定制版

  7月25日上午消息,奔腾T77米粉定制版汽车今日上线小米有品进行众筹。这两款产品搭载了小爱同学的3D全息智控,预付款3777元。

  其实在今年4月,小米与一汽奔腾携手推出的奔腾T77米粉定制版车型就已经亮相,共有两款车型,官方市场指导价分别为13.58万元和12.48万元。

  “米粉定制版”T77在系统中置入了“小爱同学”形象,其拥有3种人物形象、5种个性装扮以及3种才艺技能,同时还可以支持语音交互和视觉互动。

  根据官方的说法,米粉在驾乘过程中可实时操控家中的智能家居产品。例如在夏季,只要对车中的“小爱同学”说一声,便可唤醒家中的制冷设备。想要提前启动热水、出门忘记关灯的情况等等。

  外观上,奔腾T77采用了光影雕刻式先锋前脸,前格栅六边形造型,后尾灯外观设计采用方形立体附加面罩结构,三围4525x1845x1615mm,轴距2700mm,整备质量1455kg。动力上,奔腾T77搭载了1.2L涡轮增压发动机,6挡MT变速箱,最大马力143Ps,最大功率105kW,最大扭矩204Nm。车内搭载的辅助驾驶的智能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当车辆在突然急转弯可能发生侧翻时,可通过对单边轮胎的减速强行让车身平稳下来。

 

  众筹期间,这款汽车有珠光白、斯木黄两款颜色的米粉定制版奔腾T77可选,米粉们在线上全款支持3777元作为预付款,即可在线下提车时抵扣为购车款。同时,米粉定制版奔腾T77国六车型可额外享受3000元的现金优惠,可与奔腾线下优惠叠加使用。

美国最受欢迎的苹果手机是iPhone XR:占总销售额48%

  7月23日上午消息,市场调研机构CIRP发布一则报告,报告中指出根据苹果公司第三季度销售情况,iPhone XR为最受美国群众喜爱的苹果手机。

  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是iPhone在美国的销售情况。在CIRP的数据中,苹果最新推出的iPhone产品系列,XR,XS和XS Max占该公司第三季度销售额的67%。而iPhone XR占同期苹果手机销售额的48%。这一比例高于iPhone 8 Plus和iPhone X去年同时期销售额的总和。

  CIRP合伙人兼联合创始人乔什·诺维茨(Josh Lowitz)表示:“相对于老款的iPhone 7和8来说,iPhone XR是一款新型的手机,而且它的价格还要低于iPhone XS和XS Max,所以iPhone XR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iPhone 第三季度销售额对比图  除去最新的iPhone系列的销售状况。CIRP还发布了苹果服务与iPhone用户关系的最新数据。该公司发现,35%的iPhone用户注册了Apple Music, 48%的用户为iCloud服务买单。近30%的用户使用Apple Podcasts(苹果播客),15%的用户使用了Apple News和Apple TV。但是只有3%到6%的用户为他们的iPhone或iPad购买了AppleCare(延长保修服务)。

  iPhone用户选择服务付费比例  CIRP合伙人兼联合创始人Mike Levin表示:“服务的成功取决于竞争对手以及苹果公司的服务程度。例如,很长一段时间里苹果一直是少有的播客应用之一,所以iPhone用户使用该播客的人比较多。

 

  相比之下,Apple TV与Netflix等媒体视频服务竞争,普及率较低。尽管苹果多年来一直提供延长保修期,但移动运营商和百思买(Best Buy)等零售商也提供自己的和第三方的保修期,因此AppleCare的使用率要低得多。在苹果停止iTunes之后,Apple Music是其唯一的音乐服务,但其35%的市场份额仍然落后于Spotify和Pandora。”

比AI视频换脸还可怕!DeepMind新AI可生成逼真视频

近日,DeepMind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个名叫Dual Video Discriminator GAN(DVD-GAN)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通过能够通过学习一系列的YouTube视频数据集,生成高度逼真且连贯的256 x 256像素视频,最长可达48帧。

  目前,DVD-GAN的研究成果已于美国时间2019年7月15日发表在arxiv上,名为《在复杂数据集上的高效视频生成(Efficient Video Generation on Complex Datasets)》。

  一、AI造假视频比造假图片更难

  最近,俄罗斯AI研究人员开发的FaceApp着实大火了一把,这款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改变用户自拍照的年龄、外貌、发色和性别,甚至可以生成虚构的人物照片。这直接让人们近距离地感受了人工智能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但是否有人想过,有朝一日这些技术也能应用在视频领域呢?

  如果说BigGAN是DeepMind在图像领域开发的能够生成高度逼真图像的图像生成器,那么DeepMind研究人员们开发的DVD-GAN,就是人工智能在视频剪辑生成领域的最新突破。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表示,生成自然视频对生成式建模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同时还会受到数据复杂性和计算需求增加的困扰。

  因此,之前业界的研究人员们在研究视频生成领域时,几乎都围绕着相对简单的数据集,或者采用有限的时间信息来降低任务的复杂程度。

  而这次,DeepMind的研究人员们主要针对视频合成和视频预测的任务,将生成图像模型的强大功能和逼真效果扩展到视频领域。

  二、DVD-GAN:基于BigGAN模型结构

  研究人员们基于BigGAN的模型结构,构建了DVD-GAN的系统,并引入了一系列用于视频生成的调整,使DVD-GAN能够在Kinetics-600上进行训练。

  Kinetics-600是一组由50万段10秒高分辨率的YouTube视频剪辑汇编而成的训练数据集,它最初是为识别人类动作而制作的,比目前其他常用的语料库还大一个数量级。

  同时,研究人员们表示,Kinetics-600具有多样化特征,能消除他们对过拟合(Overfitting)的担忧。过拟合主要是指机器学习时选择的模型所包含的参数过多,以至出现这一模型对已知数据预测得很好,但对未知数据预测得很差的现象。

  另一方面,DeepMind的研究人员们利用生成对抗网络(GANs)来区分生成样本和真实世界样本,该网络主要由生成器和判别器两部分组成。

  GANs曾被应用在把文字转换成一幕幕的场景故事,或生成人造星系图像等任务中。而研究人员们这次使用的是名为BigGANs的生成对抗网络,该网络以大批量和数百万个参数而得名。

  值得一提的是,DVD-GAN包含两个判别器。一个是空间判别器(Spatial Discriminator:D_S),该判别器通过随机采样全分辨率帧并单独处理,以评估单个帧的内容和结构;另一个是时间判别器(Temporal Discriminator:D_T),它可以提供一个能生成动作的学习信号。

  此外,DVD-GAN还有一个单独的Transformer模块,它可以让学习信息在整合AI模型中传播。

  三、训练12至96小时即可生成视频

  研究论文表明,在经过Google第三代TPU训练了12至96个小时后,DVD-GAN可以成功地生成视频,这些视频内容包含了物体的组成和运动,以及各种复杂的纹理。

  不足的是,DVD-GAN生成的视频内容有时较为“诡异”,例如生成的物体和人形奇形怪状,甚至人体忽长忽短地变化。

  但研究人员指出,当把DVD-GAN放在UCF-101(一个包含13320个人类动作视频的较小数据集)上进行评估后,DVD-GAN生成的样本初始值最高为32.97。

  DeepMind的研究人员们希望能进一步强调在大型复杂视频数据集上训练生成模型的好处,例如Kinetics-600。

  “我们设想通过DVD-GAN在这个数据集上建立强大的基线,该基线将被用作未来建模生成领域的参考点。”研究人员表示,“尽管在不受约束的环境下持续生成逼真的视频还需要进行很多工作,但我们相信DVD-GAN是我们朝这个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结语:用AI生成高度逼真视频的一次尝试

  不管是BigGAN还是FaceApp,以往的研究人员们在人工智能生成图像领域进行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研究,但在视频领域,除了AI换脸曾火了一把之外,并没有更多的突破性进展。

  而DeepMind的研究人员们基于BigGAN架构和Kinetics-600训练数据集开发的DVD-GAN,利用计算高效的判别器分解,扩展到时间更长、分辨率更高的视频。就目前来说,虽然这一成果还有些许不足,但这无疑是研究人员们利用AI生成高度逼真视频的一次重要尝试。

Infocomm China 2019,讯飞转写机再成焦点

  2019年7月17-19日,北京Infocomm China 2019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顺利举行。展会吸引了数万名业内人士与垂直市场的最终用户入场参观。InfoComm China 展会致力于提高中国专业视听和交互体验式通信技术市场的专业水平和知名度,已成为亚太地区专业视听和交互体验式通信技术业内商家、厂商和来自各垂直行业最终用户汇集的首选及最重大的平台。讯飞转写机2018年在此展会上华丽亮相后,今年继续参加到此展会中。

  讯飞转写机在会前邀请了业内集成商、工程商到场参加。同时,现场参观的客户对于讯飞转写机“全离线”的转写效果以及强大的应用功能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讯飞转写机是一款专业的离线语音转文字设备,集实时转写、非实时转写、同步翻译、多种方言识别、行业语言模型等众多领先技术于一体,拥有讲话速记、演讲记录、字幕上屏、录音文件转写等核心功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讯飞转写机

  一小时的会议,5分钟出稿,会议纪要素材马上到手,讯飞转写机可以同步记录各种讲话。同时,还可以把领导的讲话,全部标注出来,不用担心会遗漏领导的讲话。讯飞转写机还可以把培训材料,浓缩成一个二维码,手机一扫,即可看到关键的PPT、对应的文字,听到现场的声音。大大提高大家接受信息的效率。针对涉外沟通的场景,只需要从原来的大屏幕中引出一根视频线,插在转写机上,然后再从转写机上引出一根视频线插回屏幕,会议字幕和翻译一下就都有了。关键的信息,从语音秒变成文字,开会效率大大提高。

 

  讯飞转写机还支持中英文混合识别、拥有“语音+图像”同步智能识别,识别结果更精准;内置的“全离线”语音技术,让老板再也不用担心数据安全问题。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