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奥克斯空调清凉造乐趴活动在京举行:贴心能量包获好评

  7月22日消息,日前,奥克斯空调清凉造乐趴活动在北京醉库庄园举行。活动现场邀请了《乐队的夏天》中人气组合反光镜乐队、新声代对角巷乐队等国内外知名乐队倾情开唱。此外,奥克斯空调更是以优质的产品质量及定制化周边礼盒等福利政策,赢得更多追求生活品质消费者的关注与青睐,消费者纷纷为大力度的优惠政策、多元化互动形式及奥克斯产品的匠心品质点赞。

  全面游览清凉造乐趴 奥克斯空调贴心能量包获好评

  清凉造乐趴包含清凉签到区、主舞台区、清凉驿站、彩绘区、冰爽乐园区等颇具创意的11个职能区域部分。现场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数百位奥克斯粉丝、乐队粉丝及50余名专业媒体记者,排队进场的人络绎不绝,现场气氛热烈。

  此外,在清凉签到区,奥克斯空调还为大家准备了清凉能量包,内含坚果、三明治等食物和爽口饮品,荧光棒、荧光发饰等氛围道具,和造乐趴活动地图、雨衣、雨鞋、花露水等实用道具。领取过能量包的粉丝和记者,纷纷选择在冰爽感十足的棒冰工厂区与AUX灯光背景板、互动拍照框等装置留影纪念。

  清凉驿站人潮涌动 奥克斯空调明星产品亮相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还有一块特殊的区域——清凉驿站。清凉驿站区域拼放着“AUX”品牌字母,在品牌展示区的核心位置,摆放着奥克斯空调的四款明星产品——玉洛、京灿、明月侠和云裳。用户可在此区域感受到奥克斯空调带来的舒爽、清凉的夏日体验。

  摇滚旋律唱响造乐趴 清凉神曲嗨翻活动现场

  奥克斯空调特邀请著名唱作人制作夏日神曲——《清凉奥克斯》,清爽又醒脑。悦动的旋律及走心的歌词,一起合唱一起嗨皮。当夜幕降临,潮COOL彩绘的荧光便映在每一位参加趴体者的面部及身体上,大家随着《清凉奥克斯》的节奏,一起挥舞手臂,为摇滚呐喊、为奥克斯空调呐喊。大家在歌声中也放佛感受到了奥克斯空调对用户贴心与周到的服务理念。至此,《清凉奥克斯》神曲的演唱,也将活动氛围推向了一波小高潮。

  作为京东超级品牌日造势举办的清凉造乐趴活动,活动的最大亮点,应当是奥克斯空调高度融合今夏热门IP,与《乐队的夏天》中高人气乐队——反光镜乐队联合,为用户的夏天打造一场不可复制的听觉盛宴。反光镜乐队的倾情演唱,为到场嘉宾与粉丝奉上无与伦比的摇滚体验。这一刻,现场仿佛沉浸在电音的海洋,随七月的天与奥克斯空调的清凉之风,摇曳生姿、狂欢呼喊。

  奥克斯空调始终坚持高质量产品研发理念,为用户带来舒适、健康的居家生活体验。此次清凉造乐趴选择与出道20多年仍不忘初心、始终坚持做品质音乐的反光镜乐队的联合演绎,不仅是内容层面的合作,也是品牌理念层面上的融合与吸引。

  奥克斯空调聚焦多元互动 创意走心设计收获媒体口碑

  清凉造乐趴活动不仅关注乐队阵容,还将目光聚焦于多元互动玩法。在活动现场,奥克斯空调还贴心设计了VR体感游戏、清凉娃娃机和清凉红包雨等互动游戏环节。同时,奥克斯空调联动线上短视频元素,邀请达人以vlog的形式,记录参与清凉趴的全过程,并引发全网话题讨论。

  清凉造乐趴活动的成功举行,不仅赢得了粉丝的喜爱,也赢得了媒体记者团的一致好评。某位记者说到:“奥克斯空调此次清凉造乐趴活动不仅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国际化的沉浸式夏日体验,同时为品牌注入年轻化、时尚化的品牌元素与标签”。

  奥克斯聚合热门IP内容 品效合一模式构建消费人群生态链

  除了多元化的营销活动,奥克斯空调还在活动期间推出100元无门槛限量优惠券、明星产品限时优惠等福利政策,在价格层面上与品牌活动相互助力、相互依赖,共同打通品牌向销售转化的最短路径。最终颇有成效地完成清凉造乐趴-乐在清凉奥克斯营销活动品效合一的转化,从而构建从消费者到粉丝,再到奥克斯空调用户的消费人群生态链。

 

  在互联网的全面渗透下,奥克斯深耕互联网原住民,利用持续创新的营销方式,不断强化与年轻人之间产生的品牌认同和情感共鸣。未来,奥克斯空调也会继续深耕品效合一的创新营销模式,为用户带来多元文化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品效转化率,让创新营销发挥极致作用。同时,以多元文化为营销诉求的奥克斯空调,也会继续以优质的产品质量及周到的服务,为追求高品质、极致主义的新家庭带去别样的生活体验。

菜鸟裹裹升级退换货 全程可见让商家物流纠纷率降半

菜鸟裹裹在上门取件服务推出了一项新功能,商家端的退换货展示从此变得全程可见,大幅减少了包裹停滞、少寄漏寄的纠纷与资损。通过1小时上门、全链路跟踪等服务,每单退换 货时间平均缩短了8小时,商家的物流纠纷率也下降了一半以上。

据介绍,菜鸟裹裹提供上门取件服务后,将整个流程数字化。对消费者来说,精简的流程让他们一键便可完成退换货,运费险还能保证0元退换货,基本不再存在抵触寄回的情况。快递员上门取件也能减少空包、漏寄,从源头改善了商家体验。

菜鸟裹裹上门取件服务流程数字化覆盖商家将获取全程包裹物流详情,并对丢件破损进行保障,解决了商家无法跟进退换货订单的问题。

目前,在商户端,上门取件已覆盖了近20000个商家,为商家提供了“数智化”的退换货体验,日均为商家节省时间达160多万小时。

在消费者端,菜鸟裹裹极速上门服务已覆盖全国2800个区县,其中四分之一用户已享受到1小时上门服务。

阿里巴巴“一拆八”拆股方案获批 股价大涨2.62%

  7月15日晚9点,阿里巴巴举行年度股东大会,通过了普通股拆股方案,将公司普通股数目增至320亿股(目前为40亿),并进行 “一拆八”的股份拆细。周一美股收盘,阿里巴巴股价上涨,报收173.50美元,涨幅为2.62%。

  阿里巴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一拆八”的普通股拆股方案,其中包括所有发行在外期权,受限股票单位(RSUs)以及股份拆分细节。

  根据此前阿里巴巴股东大会通知的内容,拆股方案获得股东大会批准后,拆股行动将于2020年7月前进行。

  对于拆分股票的目的,阿里巴巴称,是为了“增加以较低每股价格发行的股票数量,增加公司未来筹资活动的灵活性,包括发行新股。”

  此举被市场解读为阿里为港股上市铺路。拆分后,中小投资者购买阿里巴巴股票的门槛将明显降低。

  此前消息称阿里巴巴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二次赴港上市。至于筹集资金方面,最初报道称或达200亿美金,不过之后最新消息透露,实际募集资金金额或在100亿美金左右。

 

  在此次股东大会上,除拆股方案外,阿里巴巴集团选举了四名董事,分别是香港前特首董建华、雅虎创办人杨致远、雀巢集团前执行副总裁龚万仁以及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跌1.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房网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显示, 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609亿元,同比增长10.9%。1-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757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降幅比1-5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70698亿元,增长5.6%,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毛盛勇在"201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房地产投资去年以来一直保持比较快的增长,1-6月份略微有所回落。结合房价、房地产投资、房地产销售、开工面积、土地成交等,把这些房地产领域的指标综合拿到一起来看,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总的还是平稳的。从下一阶段来看,一方面城镇化还在继续推进,刚需和改善性的需求是一个支撑。另一方面,"房住不炒"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再有就是强调"因城施策",强调城市政府主体责任,这两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下阶段房地产市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是能做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收窄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来看,2019年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609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1-5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5167亿元,增长15.8%,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3.3%。

  

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跌

 

    从数据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收窄与预期一致。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第一,房企购地积极性略有受限,尤其是部分城市近期土地市场管控较严,影响了部分企业拿地。第二,在资金面收紧的情况下,部分房企新开工等节奏略有放缓。第三,金融大环境略有收紧,资金面收紧会影响房企的投资预期,进而也会对投资等经营策略产生影响。

    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来看,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80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5%,降幅比1-5月份收窄5.7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3811亿元,下降27.6%,降幅收窄8.0个百分点。

    从企业购地数据来看,相对偏保守。在严跃进看来,一方面部分城市去年土地流拍规模相对较大,今年部分城市供地节奏明显放缓。另一方面,虽然部分房企获得了较好的融资,积极进行土地储备。但部分地方地价上涨,管控趋严,影响了企业拿地。但需要看到的是,类似跌幅数据有所收窄。实际上,6月份部分城市供地和交易节奏有所加快,所以即使上半年的跌幅较大,但有收窄趋势。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方面,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84966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1-5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13330亿元,增长8.4%;利用外资43亿元,增长51.8%;自筹资金26731亿元,增长4.7%;定金及预收款28465亿元,增长9.0%;个人按揭贷款12806亿元,增长11.1%。

    从房企到位资金数据来看,与预期一样。严跃进对中房网表示,这和当前防范金融风险的大环境密切关联。5月份开始很多房企的融资压力明显增加,资金面略有收紧,影响了房企的土地投资和销售策略。当前,包括信托融资和海外债的发行都明显收紧,预计类似收紧的趋势预计还会延续。

    在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方面,6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100.89,比5月份提高0.04点。

    商品房销售面积跌幅持续扩大

  

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跌

 

    商品房销售方面,目前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已出现了连续5个月的负增长现象,且跌幅继续小幅扩大。但商品房单月环比销售情况受企业加速推盘去化和半年度业绩考核目标等因素影响,出现大幅上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757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降幅比1-5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0%,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10.0%,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12.3%。商品房销售额70698亿元,增长5.6%,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8.4%,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2.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10.0%。

    严跃进表示,商品房销售面积出现连续5个月负增长的现象,说明市场已经有所降温。虽然3月份开始各地房屋销售略有小阳春的态势,房屋销售表现总体还不错,各地购房的情绪也略有好转,但5-6月份的市场数据说明楼市回暖有一定阻力,尤其是部分三四线城市正步入降温的通道之中。

  

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跌

 

    从商品房单月销售情况来看,创2019年上半年新高。中房网根据今年以来的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拆后测算,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20268万平方米,销售额为18925亿元,环比5月份分别增长50.88%和49.82%。

    虽然单月环比销售数据大幅上涨,但从同比情况来看,2019年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相比去年同期下滑2.25%,而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17%。从数据上看,无论是上半年还是6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同比继续呈现分化走势。

    全国住宅待售面积继续下跌

    库存方面,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0162万平方米,比5月末减少76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672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增加16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减少74万平方米。

  

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跌

 

    据中房网粗略统计,2019年1-6月份商品房待售面积处于近44个月最低值。住宅待售面积方面,6月末住宅待售面积再度下跌至23237万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2月末住宅待售面积在经历了51个月的连续跌势后曾出现短暂触底回升态势,但随后的3-6月份,住宅待售面积再度出现连续下跌态势。

 

    严跃进对中房网表示,去库存已经进入到后续阶段,去库存的速度不会加快。当然特殊点在于,目前房企销售也存在压力,部分企业还是面临去库存的问题,所以后续预计会出现降价促销动作。更多信息,微信关注北京买房帮住,政策解读、买房问答、自驾看房,全get√

苹果准备在两年内“剪掉刘海” 采用全屏指纹识别

  7月11日上午消息,长期关注苹果公司的分析师郭明錤(Ming-Chi Kuo)今日发表的一份新报告称,苹果正尝试减小自己iPhone系列手机的“刘海”部分,2020年推出的新款iPhone中,至少有一款将采用更小的前置摄像头。

  提出这种说法的不止郭明錤一个人,关注苹果公司产业链的网站《中时电子报》援引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驻亚洲分析师苏厚和(音译 Su Houhe)的话,他认为苹果计划会在2020年推出一款没有刘海或人脸识别功能的新款iPhone。这位分析人士认为,iPhone将采用屏幕下前置摄像头和全屏超声波指纹识别。

  这位分析师认为,到2021年,三款新iPhone都将彻底去掉刘海,完成向屏下指纹识别的过渡。

  其实现在的很多安卓手机都已经配备了屏下指纹识别,但根据产业链人士说法,苹果用在iPhone上的屏下指纹将是全屏的,另外苹果可能会开发自己的屏幕下指纹识别技术,而不是依赖第三方供应商——这是两个关键点:现在安卓阵营都必须把手指放在屏幕上固定的识别区域,无法盲操作,而且大部分厂商的屏下指纹部件都是中国公司汇顶科技提供的。

  

 

目前很多安卓手机都配备屏下指纹,但识别区仅限屏幕上一小块区域  所以按这个说法,写个更清楚点的产品规划时间,大概是这样的:

 

  2019年:三款新iPhone都是面部识别,有刘海;

  2020年:两款iPhone会采用面部识别技术,不过会将刘海缩小;另外可能出现一款全新的全屏指纹识别iPhone;

  2021年:三款iPhone均采用全屏指纹识别。

  其实上周,曾有报道说苹果会推出一款带有屏下指纹技术的新iPhone,只供应给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因为目前非全屏下指纹技术的成本低于Face ID传感器,做这么一款iPhone有助于降低成本。虽然我们认为这不太可能。

  除了郭明錤和苏厚和,巴克莱银行(Barclays)的分析师也曾在5月份与苹果亚洲供应链举行会议后表示,2020年的iPhone将采用超声波指纹识别,可以支持全屏识别。目前应用这种识别技术最知名的产品是三星S10,对比光学指纹识别,这种技术不受光线影响,手脏一点也能识别,但供应商单一,成本较高。

  虽然体验上跟光学指纹类似,但超声波指纹是另外一种原理  回顾之前,2017年发布的iPhone X采用“刘海”屏幕时,曾被不少用户及手机厂商嘲笑,认为这个设计实在太丑,但随后的两年,那些嘲笑者中大部分人又不得不用这种设计,因为“刘海”已经是3D面部识别和设计方向结合的最优解。

  曾有人做了这么一张图表达对刘海的怨念  随后的一年,是中国手机厂商引导了屏下指纹发展。目前光学屏下指纹几乎成了安卓手机标配,但限于技术原因,只能在屏幕上指甲盖大小的一块空间上识别,虽然也有部分厂商声称将采用全屏识别技术,但迟迟没有后续。

 

  对目前这些传闻,在新iPhone未正式发布前仍应持怀疑态度。毕竟时间还在早,而技术一直在改进,所谓的“产品计划”有可能因之改变。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