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暂停美国门店重启计划 因疫情反弹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生活
- 发布于 2020年7月02日 星期四 03:42
北京时间2日消息,麦当劳(184.66, 0.19, 0.10%)周三宣布暂停美国门店重启计划21天,因该国多个地区新冠病例激增。
截至6月中旬,麦当劳美国1.4万家餐厅中,只有大约1000家已经重新开放,并且是在限制顾客数量的情况下。
对于那些已经重新开业的特许经营店,麦当劳表示,如果当地政府没有重新收紧疫情管控措施,这些门店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继续营业。
三星LG退出太早?外媒预估全球电视液晶面板Q3涨价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生活
- 发布于 2020年7月01日 星期三 02:52
本文来自家电网
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月初预计电视和笔记本电脑面板订单强劲增长,面板厂商对今年三季度的前景已更加乐观之后,外媒又预计液晶电视面板的价格在今年三季度将上涨。
在最新的报道中,外媒预计全球液晶电视面板的价格,三季度将上涨超过 10%。
供需反转 液晶电视面板成抢手货
据群智的研报,预计7月面板价格维持上涨趋势,32、39.5、43、50英寸的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将分别上涨2美元,而55、65英寸的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将分别上涨3美元,75英寸的面板价格则将持平。
不过,今年上半年,由于欧美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国际品牌第二季度调降面板采购订单约10%~15%,导致面板价格走跌。此前有机构预计,液晶电视面板的全球市场在2020年将出现出货量和出货面积的下降,预计全球LCD 电视面板出货量将下降10%,从2019年的2.872 亿片下降到2.578 亿片。而价格也将进一步下探。
但是,随着三星、LG、松下、三菱等液晶面板厂商相继退出市场后,业内人士认为,液晶面板短期面临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短期内液晶面板市场的供应不足,面板价格也将出现上涨。
另外,经过上半年的市场低迷,彩电厂商积极补货,提前进入下半场。经过“糟糕”的上半年,各彩电企业不仅销量不尽人意,而且大多收紧备货。随着疫情进入下半场,全球许多地方的疫情逐渐控制,经济也将回归正常。欧美地区电视销量逐渐恢复,提前进入下半场的备货,也将导致彩电面板需求集中爆发,对面板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三星LG退出太早?犹未可知
今年3月,市场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发布报告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SDC(三星显示)正加速关闭LCD产能、转产OLED的进程,关停计划或将提前至今年第四季度。紧随这一消息,LGD、三菱、康宁等老牌液晶供应商也纷纷传出退出液晶面板市场的讯息。
对于日韩企业退出液晶市场,大部分观点认为中国大陆的液晶面板厂商扩大生产导致盈利恶化,日韩液晶面板厂商无法与中国液晶面板厂商的生产力竞争所导致的。据悉,中国大陆企业利用地方政府的补贴,大幅推进了设备增强和生产扩大。中国大陆的产能在2019年1年里增加4成。这明显高于世界平均的13%。由于中国大陆企业的增产,液晶面板市场价格战进一步激化,55英寸产品的大宗订单价格2017年春为每张220美元,但2020年5月降至106美元,而LGD公布的2020年1~3月合并营业损益为亏损3620亿韩元,收益入不敷出。
如今,中国液晶面板商对产能的疯狂投资获得了成果。有机构预计,日韩企业的退出将为2021年全球电视用面板带来6.9%的供需缺口,同时,液晶面板的价格跌幅也有望缩小。而从2021年的各国和地区的份额来看,中国大陆将增至6成。
这样来看,中国液晶面板厂商似乎是打败了长期竞争的日韩两国,将液晶市场的收益独吞,占据极大优势。而日韩的早早退出,似乎也将未来液晶面板的收益拱手相让。但事实上又是如何呢?
去年,市场研究机构HIS曾发布一则预测:从2022年开始,全球企业对LCD面板的投资将变得更加谨慎,当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第10.5代线投产时,全球对LCD面板的投资将会正式终止。
与液晶面板即将面临零投资相对的是OLED竞争力的上升,截至2020年2 月为止,OLED 电视的平均价格为2,538 美元,而LCD 电视的平均价格为1,116 美元。与去年2 月价格分别为3,557美元和1,047 美元相比,价格差减少了约1,000 美元。由于OLED 电视在影像质量方面优于LCD 电视,因此价格差距逐渐缩小,OLED 将加速取代LCD 在电视显示器市场占有率。
行业人士告诉西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面板产业淘汰赛正在开启,一些企业开始退守、关闭部分LCD产线,并转向开发高端显示面板技术,以期在面板市场竞争中获得稳固的生存空间。但同时,过剩的液晶面板产能也摆在他们面前,而液晶面板价格的适当回暖或将有助于他们把过剩的产能转化为相应的营利收入。
病毒出没,外出就餐注意这些细节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生活
- 发布于 2020年6月24日 星期三 03:51
北京市疫情防控应急响应“升级”,先后多家餐厅发现确诊病例。恰逢端午小长假,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提醒市民,新冠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大家要加强防范。疫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就餐,避免多人聚餐,做好自身防护。
与此同时,疾控部门也针对外出就餐的市民“度身定制”了一套健康防护方案。
就餐前
通风处是优选 排队点餐戴口罩
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的餐馆就餐,建议消费者可以关注一下由北京烹饪协会牵头遴选的“放心餐厅”。
宜选择通风良好的位置就座,如果选择包间就餐,应注意包间的清洁消毒和通风。
提倡无接触式的扫码点餐或预约点餐。若排队点餐时,要注意佩戴口罩,并与邻近的顾客保持一米距离。
保持手部清洁,注意洗手。要用流动水、洗手液洗手,尤其是在就餐前、如厕后或手接触污物后;在等餐的时候尽可能避免触碰餐馆内的公共物品。
就餐时应遵从餐馆防控规定,服从服务人员引导,配合就餐人流控制等防控安排。
就餐时
凉菜熟食小心吃 自带餐具更卫生
就餐时桌位间距应保持在一米以上,不要和非同行者同桌或在同一包间就餐。
点菜要适量,少点油炸和高盐食品、含糖饮料。
尽量不吃生食、半生食,食用火锅、自助海鲜等一定要充分加热煮熟。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在温度、湿度较高的夏季,凉拌菜、熟肉制品、裱花蛋糕等可能会因为加工、贮存不当,导致腐败变质,因此若发现食物变质、有异味、混有异物等,要废弃不再食用。
两人及以上共同就餐时,要记得使用公筷、公勺,减少接触传播,提倡分餐制;外出就餐时如果能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就更有利于健康,尤其是对于孩子。
若有咳嗽、打喷嚏等,应远离餐桌,要用纸巾或肘部遮掩住口鼻,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的分类垃圾桶。
就餐后
扫码结账无接触 打包剩饭要加热
尽量采用无接触式结账方式,也就是扫码结账。
打包的剩饭菜要妥善保存,尽早食用。再次食用前,要充分加热,保证食品安全。
此外,建议餐馆内的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在专门区域分时段错峰就餐,减少人员聚集。
国家邮政局:北京10万"快递小哥"核酸检测全部阴性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生活
- 发布于 2020年6月30日 星期二 02:50
(原标题:国家邮政局:北京10万“快递小哥”核酸检测全部阴性)
国家邮政局今天发布消息,截至6月27日24时,北京市主要品牌寄递企业已按计划完成核酸检测任务,累计检测104807人,已反馈结果全部为阴性。
据了解,为加强全行业疫情防控和从业人员权益保护,更好满足疫情期间首都民众寄递服务需求,自6月19日起,在北京市邮政管理局的指导推动下,北京市邮政、快递企业陆续安排一线从业人员全员参加核酸检测,按品牌、按区域划分工作重点,积极与市、区防控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各项工作,如期完成了核酸检测任务。
“做检测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客户负责。”中通北京花园桥网点业务员李杰表示,每天早上出发派件前,网点都会为业务员测量体温,并提供防护装备。“我们在车里备有洗手液、一次性手套和口罩,以确保我们自己和顾客的安全。”
当前,北京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工作仍处在最紧要、最吃劲儿的关头。寄递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在全力保障生活物资的配送。北京邮政利用线下28家邮政惠民生活驿站及线上“邮政菜单”微信服务号,为北京市民提供新鲜果蔬供货及同城配送服务。京东快递联合河北高碑店农副产品集散基地设立保供物流调度中心,全力保障北京市民的餐桌食材。北京圆通成立了“百人战疫应急服务小分队”,主要由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庆典的“快递小哥”组成,在为市民做好快递服务的同时,也随时到支援社区居民的蔬菜配送等。
北京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全行业从业人员基本完成核酸检测基础上,督促企业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加强员工自身的防护和场所、车辆的消杀,进一步扩大“北京健康宝”应用场景和范围,切实做好当前形势下全市邮政快递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按照计划,国家邮政局将继续组织邮政快递企业通过统筹各类资源、优化网络路由、采取智能箱投递、快递服务站投递等方式,重点保障好居民食品、日用品等各类物资递送供应;督导全行业严格执行最新版的疫情防控期间邮政快递生产作业场所操作规范,科学佩戴口罩,减少人员聚焦,加强生产作业场所和邮件快件的通风消毒等措施,确保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韩国物价持续上涨:1个西瓜100元 1公斤牛肉超500元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生活
- 发布于 2020年6月23日 星期二 02:17
(原标题:这个国家,1个西瓜100元!1公斤牛肉超500元!下半年,可能还会涨价…)
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韩国留学生羡慕中国同学可以“大口吃肉,大块吃瓜”的故事。
实际上,韩国的水果于肉类价格虽然较高,但是由于韩国人均收入也比较高,所以韩国的物价远没有高到让人吃不起的地步。
但最近,由于气候异常,叠加新冠疫情的冲击,韩国“菜篮子”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继本月初韩牛价格突破每公斤1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85元,刷新自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之后,果蔬类价格也大幅上涨。
在“菜篮子”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的同时,新冠疫情还重创了韩国的就业市场,据韩国媒体6月13日报道,韩国5月就业人数减少超过39万人,失业者和失业率均达到199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此外,由于经济高度外向,严重依赖国际贸易,韩国经济在可预见的未来或面临更大的挑战。
韩国“菜篮子”产品价格近期持续上涨
很多人都知道,韩国人的餐桌上少不了泡菜,白菜价格一直备受韩国消费者关注。
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发布的数据显示,最近韩国白菜的平均零售价已经从去年每棵2827韩元,涨到了4339韩元,约合25元人民币,涨幅超过50%。
同时,韩国人经常吃的洋葱、萝卜、黄瓜也分别上涨了73%、51%和43%。
由于天气突然转热,近期买西瓜降暑的韩国消费者数量大增,在首尔不少超市中,
每个西瓜卖到16680韩元,约合人民币100元左右,同比涨幅达16.6%。
今年韩国3月高温,4月低温,5月降雨量又陡增,接连不断的异常天气导致农作物收成不佳。以白菜为例,今年韩国春季白菜的主产地庆尚北道、江原道等地区的种植面积虽与往年基本持平,但是受气候影响总产量预计将同比减少近一成。
今年韩国泡菜出口量持续增加,5月份更是同比增长55.6%,这也使得流入一般消费市场的白菜量大幅减少。
另外疫情之下,人们在家做饭的频率增加,最近韩国学校开学,给学生供餐需要大量蔬菜等原因,都使得果蔬需求量大增。在供给减少和需求增加的背景下,韩国的“菜篮子”产品价格不断被拉高。
据气象部门预测,韩国今年夏季将迎来酷暑和多雨天气,产量不足导致短期内农产品价格还将继续上涨。
另外,异常气候导致韩国许多农家的果树大面积得病,预计苹果和梨等水果的价格在今年下半年还将再度上涨。
另一方面,疫情之下韩国很多家庭收入减少,“菜篮子”产品价格上涨更是加重了不少家庭的负担。目前韩国正密切关注果蔬市场价格走势,必要时将通过扩大进口等措施稳定果蔬价格。
韩国首都圈面临疫情第二次流行
据中国新闻网援引韩媒报道,韩国防疫当局22日正式将首都圈新冠肺炎集体感染扩散的情况规定为“疫情第二次流行”,并提出应长期应对的必要性。
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本部长郑银敬22日表示,首都圈新冠疫情在经历2月至4月的第一次流行后,从5月至今正在面临第二波流行,并呼吁民众做好长期抗疫准备。
她称,虽然不是医疗体系难以承担的爆炸性“大流行”,但首都圈已进入社区传播的“第二次流行”阶段,而且预计这种情况今后将反复发生。
韩国防疫部门同时认为,目前,韩国正处于疫情向首都圈以外地区扩散的初期阶段,今后一周将是遏制疫情向韩国全国扩散的关键时期。
另一方面,首尔市长朴元淳22日表示,一旦疫情持续恶化致公共医疗卫生体系不堪重负,如新增病例连续3天超过30例或病床使用率达到70%,将恢复保持“社交距离”措施。
据澎湃新援引韩国《中央日报》22日报道,朴元淳当天在首尔市厅召开发布会表示,“根据感染病专家分析,从4月30日到6月11日全国基本传染数(R0值)急剧上升到1.79。如果该指数一直居高不下,一个月后全国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就会达到800多人”。R0值是指计算一个感染病人会把疾病传染给多少个人的平均数,又称“基本传染数”。
“照此下去,就意味着我们离第二波大流行只剩下一个月。不管是夏秋(发生第二波大流行)抑或是冬天新冠肺炎和流感同时流行,目前的医疗防疫体系都有可能会面临崩溃。” 朴元淳说。
他还暗示称,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可能要重新启动“保持社交距离”模式。“从今天起,如果连续三天首尔市的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超过30人或床位使用率达到70%以上等,公共医疗体系的负担达到一定程度,那我们只能恢复实施从前保持社交距离的举措”。
据报道,从首尔市目前的床位使用率来看,913张床位中有490张在使用,床位使用率为57.7%。另外,截至6月7日至13日,首尔新增确诊病例为132例(平均每日19例),6月14日至20日为105例(平均每日15例)。
疫情重创韩国就业市场
据韩国媒体6月13日报道,新冠病毒疫情对韩国就业市场的冲击正在显现,5月就业人数减少超过39万人,失业者和失业率均达到199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对此,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认为,贸易对象国的经济萎缩导致韩国出口减少,对制造业就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韩国统计厅10日发布的《2020年5月就业动向》显示,2020年5月,韩国就业人数为2693万人,同比减少39.2万人。
自今年3月以来,韩国就业人数已连续第三个月减少,3月减少19.5万人,4月减少47.6万人。这还是全球金融危机后的首次。
此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韩国就业人数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连续四个月减少,减幅分别为2009年10月6000人、11月3.4万人、12月3.4万人、2010年1月1万人。
韩国统计厅表示,就业人数以面对面服务行业为中心减少,不过5月初转换为生活防疫体系后,住宿及餐饮、教育服务等行业的减幅较4月有所收窄。
从年龄来看,除60岁及以上外,韩国所有年龄层就业人数均出现减少。其中40-49岁人群减幅最高,达18.7万人;30-39岁人群减少18.3万人,20-29岁人群减少13.4万人。60岁及以上人群则增加了30.2万人。
从行业来看,批发零售业、住宿及餐饮业、协会及团体、修理及其他个人服务业、教育服务业、制造业等的就业人数出现减少,卫生及社会福利服务业、农林渔业、运输及仓库业等出现增多。
韩国央行数据显示,韩国今年一季度GDP环比下滑1.4%,创2008年四季度以来最大单季降幅。实际降幅略高于市场下滑1.5%的预期。
分析称消费下降是拖累一季度GDP下滑的最大因素,因为新冠封锁疫情影响,韩国大部分人群一季度不得不待在家里。
随着韩国逐渐控制本国疫情,本季韩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疫情封锁严重影响了韩国贸易出口。
韩国财政部在声明中警告说,随着全球经济衰退加深,严重依赖国际贸易的韩国经济所受的冲击二季度可能会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