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游网

二次元新作《破坏者:解锁世界》13分钟实机演示

  Vic Game Studios发布了一段长约13分钟的二次元开放世界探索游戏《破坏者:解锁世界》(BREAKERS: Unlock the World)的实机视频。

  

二次元新作《破坏者:解锁世界》13分钟实机演示

 

 

  《破坏者:解锁世界》目前正面向PC、iOS和Android平台开发,是一款带有内购功能的免费游戏。发行日期尚未公布。

《百英雄传》TGS剧情预告 迷你游戏配音量超大

  近日,《百英雄传》发布了一段TGS预告,重点展示了游戏的故事剧情。

  《百英雄传》TGS预告:

  游戏的舞台是一个名为奥尔兰大陆的地方,那里存在着许多种族、价值观和文化各异的国家。

  故事中,强大的军事力量——“加尔迪亚帝国”一直在寻找拥有神秘力量的“原初之镜”。主人公诺亚加入了“诸国联盟”的警备队,并与帝国的军官塞·凯斯林相遇,他们共同参与了寻找镜子的任务。

  两人一起克服了许多困难,相互了解了彼此的想法,并最终发现了他们追寻的“原初之镜”。然而,他们尚不知道这将引发帝国和诸国联盟之间的战乱。

  此外,游戏还引入了第三位主人公梅丽莎,作为一个掌握着处理“魔导之镜”特殊技术的守护者少女,她也将投身于这场战乱之中,怀揣着自己的信念。

  《百英雄传》以其丰富多样的国家背景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了玩家们的注意。随着这三位主人公的命运交织,他们将如何影响奥尔兰大陆的未来,这将是玩家们在游戏中探索的重要内容。故事中的战乱与角色们的信念和抉择相互交织,为玩家们带来了一个充满挑战和冒险的世界。

  另外,官方还介绍了名为「剧场」的迷你游戏玩法。在这个迷你游戏中,玩家可以为所有的英雄分配角色并观看剧场演出。例如,仅仅是其中一个角色,如灰姑娘,就有100种以上的扮演方式,因此全剧目的语音组合方式达到了超过5亿种以上。

  为了实现如此庞大的音频内容,「剧场」的语音录制工作耗时超过了一年的时间。

 

  《百英雄传》确定将于明年4月23日发售。

光刻机大跳水,茅台和德芙宣布了,热搜第一

  中国基金报 晨曦

  大家好!来一起关注上午的市场行情和最新资讯~

  先来看大A股上午的表现:9月14日早间开盘,上证指数微涨0.06%,深证成指跌0.12%,创业板指跌0.3%。上午市场再度上演小幅跳水,上证指数震荡飘绿,创业板指继续创造低点纪录,盘中跌超1%。

  上午通信板块走高,6G、光通信、CPO等概念表现较好,煤炭、林木维持景气值;光刻机概念大跳水,餐饮旅游、家居等消费股不振。

  港股今日早间高开:恒指涨0.51%,恒生国企涨0.55%,恒生科技涨0.59%。截至发稿涨幅均已回吐,恒指、恒生国企转绿,碧桂园、李宁领跌恒指。

  来看详情——

  光刻机概念走低

  牛股大跌近12%

  近期炙手可热的光刻机概念,今日上午开盘跳水,盘中跌超4%。

  个股方面,前期曾在7个交易日实现股价翻倍的光刻机牛股蓝英装备(20.560, -0.72, -3.38%),股价大跌近12%。

  昨日,蓝英装备实现20CM涨停,股价达到21.28元/股,当日换手率40.3%。当日盘后,蓝英装备披露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公告称,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期间,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买卖公司股票。

  9月12日,深交所向蓝英装备发出关注函,要求该公司补充说明用于光刻机行业产品的相关情况,并要求说明相关业务是否将大幅改善公司基本面情况,进一步提示相关风险。

  除了蓝英装备外,上午强力新材(11.810, -0.66, -5.29%)、华懋科技(35.180, -0.77, -2.14%)、波长光电(80.690, -2.96, -3.54%)、扬帆新材(10.050, -0.34, -3.27%)等多只个股纷纷走低。

  通信设备概念走高

  多个股涨停

  9月14日上午,通信板块整体走高,多个股开盘即冲击涨停板。

  具体来看,阿莱德(51.320, 8.55, 19.99%)开盘迅速实现20CM涨停,世嘉科技(11.840, 1.08, 10.04%)、华脉科技(16.560, 1.51, 10.03%)、武汉凡谷(10.890, 0.99, 10.00%)(维权)、通宇通讯(18.600, 1.69, 9.99%)、东方通(17.110, -0.17, -0.98%)信等多个股封板。大富科技(11.390, 1.13, 11.01%)冲击20CM涨停,神宇股份(15.200, 0.84, 5.85%)、广哈通信(15.350, 0.30, 1.99%)、线上线下(40.010, 2.24, 5.93%)等多个股涨超5%。

  消息面上,据德媒报道,德国政府继续允许德通信运营商使用中国制造商的5G关键组件。而在IMT-2020(5G)推进组的组织下,9月11日,华为率先完成5G-A全部功能测试用例。另外,华为和小米宣布达成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覆盖了包括5G在内的通信技术。

  中银国际近日研报指出,2023年科技强国、自主可控和经济复苏、周期反转是贯穿科技行业的两大主线,通信行业因行业周期和行业属性,将会迎来更多超预期机遇。给予通信行业强大于市评级。今年科技行业有望迎来反攻,持续关注成长性较好的公司。

  盛科通信(62.500, 19.84, 46.51%)今日上市

  中一签可赚近1.5万

  9月14日,盛科通信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高开56%。盘中股价最高达到72元/股,与42.66元/股的发行价相比,中一签最多可赚1.47万元。

  盛科通信此次发行5000万股,发行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2.2%;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21.33亿元,高于10亿元的拟投入募资额。

  据悉,盛科通信为国内领先的以太网交换芯片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以太网交换芯片及配套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以太网交换芯片是构建企业网络、运营商网络、数据中心网络和工业网络的核心平台型芯片。

  2023年1-6月,盛科通信实现营业收入约6.43亿元,同比增长82.88%,主要受益于以太网交换芯片下游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公司以太网交换芯片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加所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45.80万元,同比增长202.02%。

  茅台又有跨界力作

  联手德芙推出酒心巧克力

  近期茅台营销动作频频,与瑞幸合作的“酱香拿铁”热度还未消散,又推出了新的联名动作。

  9月14日上午,贵州茅台(1818.690, -1.22, -0.07%)和德芙双双在微博官宣,双方合作的酒心巧克力将于9月16日上市。

  9月13日晚间,贵州茅台官微曾发布一张意味深长的海报,海报上写着“入口即化、回味悠长”,并提示“贵州茅台×?”,9月16日,敬请期待。行业普遍认为,该产品指向茅台造势许久的下一款跨界产品——巧克力。

 

  今年5月,在茅台冰淇淋上市一周年庆典活动中,贵州茅台董事长丁雄军表示,除现有的6款茅台冰淇淋产品,还要加大研发酒心巧克力、含酒饮品、棒支、软冰等,建立不同类型、不同价位、特色显著的产品矩阵。

天猫精灵发布新品牌“未来精灵XGENIE”,“小灵,小灵”成唤醒词

  新浪科技讯 9月19日中午消息,阿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发布公司新品牌“未来精灵”,AliGenie6.0系统由大模型全面驱动。

  未来精灵总裁彭超在发布中介绍,其是以“世界在对话之间”的理念,让每个人创建全天候、个性化的智能助手。

 

  “小灵,小灵”成为新品牌主唤醒词。据介绍,“天猫精灵”仍作为产品线品牌和用户可用唤醒词,此前服务承诺不会变化。

发挥算力产业聚集效应 为数字经济赋予“向智的力量”

  近段时间,全国多个数据中心相继落地,多家上市公司旗下超算中心、大数据中心项目也陆续走向台前,企业围绕数据中心签约动作不断,投资规模持续扩容,进一步推动数据中心集群格局加速建立。

  目前,算力产业处于企业连接更为紧密、聚集效应初显、扩大创新应用的关键时刻。建立天然枢纽,让聚集效应发挥到位,加速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进程,对数据中心及相关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让算力真正普惠。虽然我国算力资源丰富,但面临着算力需求和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同时,仅模型训练阶段需动辄几亿元、模型推理应用阶段就高达百亿元的算力投入,让很多企业及机构望而却步。充分发挥聚集效应,企业应联合打造“大、惠、稳”的普惠算力中心,可依托于深度学习等,解决容错重启、算力资源分散与浪费等问题,提高集群算力密度。同时,建立统一算法交易服务中心或平台,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企业零开发的复杂性和高成本。

  其次,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孵化器”。在集聚平台,企业协同搭建创新人才港,制定人工智能护航计划,着力公共算力、聚合产业发展平台,形成产业带动和生态发展的重要载体,不断织就算力“一张网”,加快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形成算力共享资源池,以“领”引“聚”,以“智”赋“能”。

  再次,统筹规划与技术攻关并行。算力中心兴建热情高涨,但也要看到低水平建设智算中心的现象开始出现,业内技术及方案仍然“混战”,部分数据中心、模型项目有资金、有场景,但却难以打破商业壁垒,破解盈利难题。这需要多方统筹规划共越标准及技术“鸿沟”,企业加强联合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而聚集生态让企业有了天然优势。

 

  算力建设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也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决胜未来的“硬实力”,因此,要紧紧抓住聚集效应发挥的关键期,为数字经济赋予“向智的力量”。

最热新游

中信证券:中国资产新叙事 科技制造大重估

  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短期来看,恒生科技与纳指估值趋于收敛,全球资金因AI催化与美经济走弱,青睐高性价比的中国科技资产。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转向中长期产业深耕,科技研发从“负估值”成本转为“正估值”资产,继而引发系统性重估。DeepSeek以卓越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生态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改变全球对中国科技的预期。产业端,各行业加速AI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端,科技制造板块春季尽显进攻性,推动资产价值重估。政策端,鼓励央国企科技制造并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应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20.000, 0.05, 0.25%)、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未来能源、半导体先进制程等科技制造领域。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重塑。

  在外部科技封锁的严峻挑战下,中国前沿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发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内投资者的中长期风险偏好,更是对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有力背书。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叠加美国经济走弱,全球资金配置倾向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业绩预期上修潜力以及坚实的安全边际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随着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众多新兴产业迎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跨越,推动中国科技投资逻辑从短期主题驱动向中长期产业深耕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研发支出也从以往的被视为“负估值”的成本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正估值”资产。科技创新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更有望引发组织形态、价值网络乃至社会契约的系统性变革,创造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DeepSeek引领国内科技突破,推动市场风格及情绪积极转变。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引发中国AI资产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将带来巨大产业影响:各行业纷纷加速垂类AI 应用探索,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当前正值春季躁动窗口,科技板块以其卓越的高成长性与创新性,尽显极致进攻性。这种市场情绪与风格的转变,有望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及中国底层资产价格重估的强劲动力,引领中国资产在科技制造领域开启价值重估的全新篇章。

  ▍政策赋能央国企科技并购,助力市值管理与科技强国。

  2024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加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央国企凭借资源整合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证数据显示,并购重组对科技类央企市值提升具有显著正面效应,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着眼中长期产业投资。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升级换挡需求强烈,更应着眼于中长期维度的新兴产业突破。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结合当下国内外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值得重点投资及关注的科技制造方向为:

  ①AI+:模型推理和成本不断优化,算力、应用及端侧发展趋势明朗;

  ②智能驾驶:预计2025年NOA加速渗透,比亚迪(396.410, 11.84, 3.08%)引领的智驾平权浪潮仍在继续;

  ③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共振的技术突破有望在2025年迎来产业奇点;

  ④低空经济:2025年政策基建加速落地,车链入局打造商业闭环;

  ⑤商业航天:2025卫星发射进入爆发期,中美星座建设竞速升级;

  ⑥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一极,预计2025年迎来政策催化;

  ⑦未来能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落地,有望多点开花;

  ⑧半导体先进制程:外部限制倒逼国内厂商积极扩产,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