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图科技:Q3中国智能投影市场销量同比上涨9.7%
- 详细资料
- 分类:执游快报
- 发布于 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03:04
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投影(不含激光电视)市场销量为140.7万台,同比上涨9.7%;销额为20.1亿元,同比下降14.5%。
10月26号消息,洛图科技(RUNTO)发布了2023年Q3中国智能投影零售市场追踪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投影(不含激光电视)市场销量为140.7万台,同比上涨9.7%;销额为20.1亿元,同比下降14.5%。
洛图科技表示智能投影市场呈现可观涨幅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品的整体降价,以及入门级1LCD产品的涌入,根本动力则仍然来自于消费者对大屏体验的需求。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单位:%由于收入的不稳定和消费信心的不足,智能投影在本季度的零售更多地体现在低端低价产品上。根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500元以下价格段的市场份额超过四成,成为销量占比最高的价格段,销量同比增长39%。
技术方面,2023年第三季度,1LCD技术的线上市场份额提升至77.1%,较去年同期上涨8.6个百分点,销量同比上涨19%;DLP技术的线上市场份额降至22.0%;3LCD技术的线上市场份额为0.9%,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单位:%
品牌方面,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投影线上市场销额TOP4品牌为极米、坚果、当贝和小米,合计份额为51.6%,较去年同期下降4.8个百分点。
IBM第三季度营收147.52亿美元 同比扭亏为盈
- 详细资料
- 分类:执游快报
- 发布于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07:41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6日凌晨消息,IBM(137.08, -0.71, -0.52%)今天发布了该公司的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IBM第三季度总营收为147.5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41.07亿美元相比增长4.6%,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3.5%;净利润为17.04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净亏损为31.96亿美元;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利润为17.14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亏损为32.14亿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运营利润为2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
IBM第三季度营收和调整后每股收益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从而推动其股价在周三盘后的交易中上涨逾1%。
主要业绩指标:
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这一财季,IBM的净利润为17.04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净亏损为31.96亿美元。
IBM第三季度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利润为17.14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亏损为32.14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为1.84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每股摊薄亏损为3.54美元。IBM第三季度来自于非持续运营业务的亏损为100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来自于非持续运营业务的利润为1800万美元。
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IBM第三季度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运营净利润为2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运营每股摊薄收益为2.20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2%,这一业绩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据雅虎财经频道提供的数据显示,11名分析师平均预期IBM第三季度每股收益将达2.01美元。
IBM第三季度总营收为147.5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41.07亿美元相比增长4.6%,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3.5%,这一业绩也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据雅虎财经频道提供的数据显示,10名分析师平均预期IBM第三季度营收将达139.1亿美元。
IBM第三季度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税前利润为19亿美元,税前利润率为12.7%,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4.6个百分点。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IBM第三季度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税前利润为2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税前利润率为15.6%,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7个百分点。
IBM第三季度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总毛利润为8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IBM第三季度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总运营毛利润为8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
成本和支出:
IBM第三季度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总支出及其他收入为61.50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119.31亿美元。其中,销售、总务和行政支出为44.58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43.91亿美元;研发和工程支出为16.85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16.11亿美元;知识产权和海关开发收入为1.90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1.21亿美元;其他收入为2.15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其他支出为57.55亿美元;利息支出为4.12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2.95亿美元。
各部门业绩:
2023财年第三季度,IBM旗下软件业务部门(包括混合平台与解决方案业务以及交易处理业务)的营收为62.6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58.11亿美元相比增长7.8%,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6.3%。软件业务部门的毛利润率为79.5%,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79.0%。
其中:
- 混合平台与解决方案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8%,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7%。在这项业务内部:红帽部门的营收同比增长9%,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8%;自动化部门的营收同比增长14%,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13%;数据和AI部门的营收同比增长6%;安全部门的营收同比下降2%,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下降3%。
- 交易处理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7%,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5%。
IBM咨询业务部门(包括商业转型、技术咨询和应用业务)第三季度营收为49.6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47.00亿美元相比增长5.6%,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5.0%。咨询业务部门的毛利润率为27.4%,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26.0%。
其中:
- 业务转型营收同比增长6%,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5%;
- 技术咨询营收同比增长2%,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1%;
- 应用运营营收同比增长7%。
IBM第二季度基础设施业务部门(包括混合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支持业务)营收为32.72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33.52亿美元相比下降2.4%,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下降3.2%。基础设施业务部门的毛利润率为53.5%,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50.8%。
其中:
- 混合基础设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持平。在这项业务内部,IBM z系统营收同比增长9%;分布式基础设施营收同比下降4%,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下降6%。
- 基础设施支持业务营收同比下降6%,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下降7%。
IBM第二季度融资部门(包括客户和商业融资业务)营收为1.8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74亿美元相比增长6.9%,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5.1%。融资部门的毛利润率为49.7%,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32.8%。
IBM第二季度其他业务部门的营收为6700万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其他业务部门的营收为7000万美元。
其他财务信息:
IBM第三季度来自于运营活动的净现金为3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2亿美元。除去IBM融资部门的应收账款,IBM第三季度来自于运营活动的净现金为20亿美元。IBM第三季度自由现金流为1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亿美元。在第三季度,IBM通过派发股息的形式向股东返还了15亿美元现金。
在过去的9个月里,IBM来自于运营活动的净现金为9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0亿美元。除去IBM融资部门的应收账款,IBM过去9个月来自于运营活动的净现金为63亿美元。IBM过去9个月的自由现金流为5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亿美元。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IBM持有110亿美元现金和有价证券,这与2022年底相比增加了22亿美元;债务总额(其中包括全球融资部门的99亿美元债务)为552亿美元,与2022年底以来相比增加了43亿美元。
业绩展望:
IBM目前预计,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该公司2023财年全年的营收增长率将达3%到5%之间。按照当前的汇率,IBM预计汇率变动将对其营收增长造成大约1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
另外,IBM继续预计,2023财年全年的自由现金流将达105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10亿美元以上。
股价变动:
当日,IBM股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常规交易中下跌0.71美元,报收于137.08美元,跌幅为0.52%。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5日晚上6点40分(北京时间26日早上6点40分)的盘后交易中,IBM股价上涨2.02美元,至139.10美元,涨幅为1.47%。过去52周,IBM最高价为153.21美元,最低价为120.55美元。
充电10分钟、续航1200公里!丰田固态电池来了
- 详细资料
- 分类:执游快报
- 发布于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03:18
继今年7月喊出较目前电动车电池“尺寸减半、重量减半,并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1200公里”的惊人目标后,丰田的固态电池又有了新的动向。
顾名思义,纯固态电池与现有电池的最大区别,就是把产生电流所需的电解质由液体替换为固体,由此实现能量密度倍增、充电时间缩短。虽然技术前景非常光明,但目前固态电池的技术发展,尚未达到可以大规模应用在电动车上的地步。
对于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而言,若能够引领一场颠覆行业的技术变革,自然能多几分维持住现有市场地位的希望。
又有啥新进展
继今年7月宣称在材料领域取得突破后,在周一的报道中,丰田透露固态电池在生产效率上的瓶颈也接近攻破。
对于量产固态电池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成本高,而是还有一堆技术难题,包括如何处理电池材料对水、氧气的极度敏感,以及如何避免电池内出现可能引发短路的枝晶等。丰田表示,在量产固态电池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就是组装电池的步骤,阴极-阳极电池层需要快速且精准地堆叠,且不损伤电池材料。
在被问及固态电池与传统锂电池生产速率的对比时,一名丰田工程师透露:“从堆叠速度来说,现在已经几乎接近了,接下来将尝试更大量的生产,并看看质量如何。”
虽然丰田近几个月在固态电池领域频频发声,但资本市场并不太相信这项技术能短期内出现在量产电动车上,高盛曾警告称这项技术“未来十年里的量产之路将颇为艰难”。
然而,丰田给出的目标却是最早在2027年看到商用的固态电池电动车上市。
在本月中旬,丰田汽车与日本第二大石油公司出光兴产(Idemitsu Kosan)宣布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展开合作。作为合作的第一步,两家公司将合作开发以硫化物为主要成分的电解质。
在新闻发布会上,丰田总裁佐藤恒治也提到,在公司(最早于)2027年将固态电池应用在电动车上时,初期的产能可能会很少。佐藤恒治也强调,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正式推出固态电池产品,然后再考虑如何扩张产量。
当然,在竞争激烈的电动车行业里,钻研新电池形态的远远不止丰田一家。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头部厂商在半固态电池领域均有布局。搭载半固态电池的用例(蔚来ET7、岚图追光)等电动车也已经出现在市场上。三星SDI也在上半年完成水原固态电池示范产线的搭建,预期在下半年拿出固态电池样品。与丰田一样,三星SDI预期在2027年量产固态电池。
Sonos Era 300 智能音响上市:支持杜比全景声音乐,4499 元
- 详细资料
- 分类:执游快报
- 发布于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01:59
10 月 24 日消息,Sonos 为未来沉浸式聆听打造的智能音响 Era 300 今晚正式在中国上市。
Sonos Era 300 配备了六个单元,包括两个高音扬声器、两个低音扬声器、中间高音扬声器和上射高音扬声器,可将声音向前、向左、向右和向上引导。
据介绍,Era 300 是 Sonos 旗下首款提供多声道环绕立体声的音响,支持杜比全景声音乐,可通过 QPlay 播放 QQ 音乐中的杜比全景声音乐。IT之家附参数对比:
对于家庭影院用户,Era 300 还可用作家庭影院后置音响,电影发烧友将两只音响与 Arc 或 Beam(Gen 2)配对,最高可通过 7.1.4 的家庭影院环境,播放杜比全景声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Era 300 本体就已经支持杜比全景声,连接 WiFi 后可以通过 Apple Music 流式传输杜比全景声音乐。除此之外,它还支持线路输入、蓝牙 5.0、AirPlay2 连接。
上海银行追讨25.8亿借款背后:房地产贷款占比超20%,归母净利润增速降至1%附近
- 详细资料
- 分类:执游快报
- 发布于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03:33
因多次违规被罚超亿元的上海银行(6.070, 0.02, 0.33%),如今作为原告起诉宝能系相关方追讨25.8亿元借款。
一纸诉状,掀起波澜。近日,因25.8亿元借款未能偿还,上海银行将六位相关方告上法庭。其中包括5家宝能系公司以及宝能系背后的实控人姚振华。
目前,宝能系身陷流动性危机,上海银行能否从诉讼中收回被欠贷款存很大不确定性。上海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已对25.8亿元的贷款计提了相应贷款损失准备,预计该诉讼事项不会对公司的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截止2023年10月19日午盘,上海银行报收于6.11元/股,较其上市时高点仍下挫36.15%,PE为3.9倍,市值为868亿元。
追讨25.8亿元本息案件多有蹊跷
2023年10月14日,上海银行(601229.SH)发布一则公告称,公司深圳分行因与深圳托吉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托吉斯”)、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深业物流)、托吉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托吉斯集团”)、
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宝能控股(中国)有限公司及姚振华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向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于近日收到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受理案件通知书》。
案件的主要内容为,2020年12月24日,上海银行深圳分行与托吉斯科技签订《固定资产借款合同》,约定托吉斯向深圳分行借款人民币25.8亿元,借款期限为2020年12月24日起至2023年12月24日止。
上海银行称,深圳分行依约向托吉斯放款人民币25.8亿元,但因托吉斯未依约履行还本付息义务,深圳分行依约宣布提前收回借款本息,并要求托吉斯科技等办理本息清偿手续。
WEMONEY研究室注意到,从时间期限来看,托吉斯与上海银行的贷款仍未到期,上海银行的公告也并未说明与托吉斯约定的还款方式以及对方是否有过还款。此外,对被告方的可执行财产价值是否有过评估,上海银行也并未说明。对此,WEMONEY研究室发送沟通提纲致上海银行官方邮箱,但截止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借款人托吉斯成立于2017年8月9日,注册资金12亿元,实缴资本11.7亿元,由托吉斯集团全资持有,而托吉斯集团由深圳捷凯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捷凯实业”)100%控股。
而捷凯实业股权穿透后发现,最终由黄世龙、黄秀叶、王振圳三名自然人持有,黄世龙、黄秀叶通过深圳市城建环艺铝制工程有限公司持有捷凯实业80%股权,王振圳持有捷凯实业20%股权。
黄世龙以56%的持股权,成为托吉斯科技、托吉斯集团和捷凯实业的实际控制人。表面看“宝能系”与托吉斯在股权上没有任何关联,但实际上,黄世龙曾在姚振华的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担任监事,而宝能系旗下已注销的“深圳宝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高管层除了董事长姚振华之外,“黄世龙”也曾担任监事。
除了托吉斯集团外,其余为托吉斯借款作保的企业均为“宝能系”企业。深圳深业物流大股东为钜盛华,钜盛华第一大股东则为宝能集团,宝能集团由姚振华实际控制。而宝能控股则是宝能系在香港设立的平台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托吉斯与上海银行之间的这笔借款,也有很大可能是为“宝能系”所借。
2020年初,罗湖区政府发布的一份文件《2019年深圳市罗湖区城市更新单元计划第四批计划》显示,“罗湖区清水河街道清水河生命健康创新基地城市更新单元”整体拆除面积约4.23万方,建设用地2.71万方,规划容积率11.9,规划计容建面约32.3万方,申报主体为深业物流集团。
然而到了2021年6月下旬,罗湖区相关部门披露,“罗湖区清水河街道清水河生命健康创新基地城市更新单元”的实施主体由深业物流变更为深圳托吉斯科技公司,土地的所有权益,也归于托吉斯科技。
要知道,托吉斯所属的行业是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与房地产业务并无直接关联,其向上海银行的借款或许正是为了罗湖区生命健康创新基地城市更新项目。
借款时,托吉斯与上海银行签订《固定资产借款合同》,且与第二被告深业物流签订《房地产抵押合同》对这笔借款进行担保。这或许意味着托吉斯集团或宝能集团将因为25.8亿元贷款,痛失货值超150亿的项目(罗湖区旧改建成后预估总货值)。
据了解,由于流动性危机,截止目前,宝能系已累积列为被执行人超70次,执行金额超400亿元。
由此来看,上海银行能否从诉讼中收回被欠贷款存巨大不确定性。
房地产贷款占比超20%归母净利润增速降至1%附近
近两年,地产失火,殃及银行。
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银行是房地产贷款增量最大的城商行。2021年上海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是1560.62亿元,占比12.75%;对公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3.05%,较2020年年末上升0.66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银行也卷入恒大集团授信名单中。有投资者向上海银行提问:“恒大事件对本银行影响有多大?”
上海银行回复称,公司对恒大集团相关授信均已纳入不良,并审慎充分计提减值准备,风险整体可控。公司持续深化房地产业务授信全流程管理,积极主动防控房地产业务风险,促进房地产业务健康平稳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上海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包括公司和个人)2865.86亿元,占该行贷款总额的21.09%。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为1639.99亿元,公司贷款1225.87亿元,占房地产贷款总额的57.23%、42.77%。
同期,上海银行的房地产业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00%,想必,这个数据并未考虑当前涉及深圳托吉斯公司这笔25.8亿元本金的不良贷款。
财务数据显示,本次25.8亿纠纷涉案金额占上海银行上半年净利润的20%。上海银行在公告中强调,公司已对该笔贷款计提了相应贷款损失准备。本次诉讼尚未开庭审理,预计该诉讼事项不会对公司的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2023年上半年,上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63.6亿元,同比下降5.66%;实现归母净利128.35亿元,同比增长1.27%,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26.25亿元,同比下滑0.19%。
上半年,上海银行净息差1.4%、净利差1.44%,同比分别下降0.26 个百分点、0.23个百分点,均创2018年以来新低,在中证行业分类的27家城商行(区域性银行)中排名分别倒数第二、第五名。
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1.22%,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284.54%,同比下滑17.7个百分点。
WEMONEY研究室注意到,2023年上半年,上海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06%,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0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16%;而同期北京银行(4.560, 0.03, 0.66%)(601169.SH)的资本充足率为13.46%,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2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19%。北京银行的三项指标全面超过上海银行。
而从归母净利润增长情况来看,近五年来,上海银行的归母利润增速持续走低,从2018年的17.65%一路降至2022年的1.08%,2023年上半年仅增长1.27%,而2023年上半年,北京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9%。
多项违规被罚超亿元内控风险引关注
除了房贷业务风险外,上海银行近年来大额罚单不断,内控风险引发市场关注。
今年4月2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公布了一则针对上海银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该行在结售汇、外币理财、内保外贷、虚增交易量以及外汇市场交易等多个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警告。
行政处罚决定书(截自: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网站)
处罚决定书显示,上海银行违法事实主要包括8项:无结售汇业务资质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已批准停止营业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违规向境外个人销售外币理财产品;违规办理内保外贷业务;违规办理备用金结汇;未按规定报送结售汇统计数据;虚增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使用未经授权的通讯工具开展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以及未按规定保存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记录。
对此,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对该行给予警告,并处罚款9834.5万元人民币,没收违法所得19.9万元人民币,罚没款合计9854.4万元人民币。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上海银行首次收到大额罚单。2020年8月,上海银保监局行政处罚公开信息显示,上海银行因违规向资本金不足、“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等违法违规行为,被没收违法所得27.16万元,罚款1625万元,罚没合计1652.16万元。
2020年11月,上海银行及两家分行因绩效考评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员工私售理财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合计被处以罚款180万元,其中,一名直接责任人终生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另一名直接责任人被处以警告
2021年7月,上海银行因某笔同业投资房地产企业合规审查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2019年2月至4月,部分个人贷款违规用于购房等六项违规行为,被上海银保监局责令改正,并处罚款共计460万。
2022年2月,上海银行因同业投资业务违规接受第三方金融机构担保,罚款240万元。2022年7月,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因违反支付结算、反洗钱、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相关管理规定,被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合计59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上海银行出现了50余次违规行为,罚款金额从20万元到9800万元不等,被罚金额合计超1.46亿元。
另外,在黑猫投诉【投诉入口】平台上搜索上海银行,其涉及的投诉量达到1030条,投诉内容包括虚增银行授信记录、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消费贷授信、涉嫌盗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存在暴力催收、私自扣款等。
多次被罚背后,也显示出了上海银行在内部治理和风险管控上的缺失。
中国银行(3.940, -0.03, -0.76%)业协会发布2023年度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GYROSCOPE)评价结果显示,在城商行中,上海银行综合得分排在第四位。但在“风险
管控能力”评分中,上海银行得分86.05分,不及江苏银行(7.070, -0.01, -0.14%)、宁波银行(24.320, 0.04, 0.16%)、南京银行(7.810, 0.08, 1.03%)、成都银行(13.250, 0.10, 0.76%)、杭州银行(10.660, 0.29, 2.80%)、长沙银行(8.040, 0.02, 0.25%)、苏州银行(6.680, 0.00, 0.00%)等多家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