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二季盈利52亿美元 贝佐斯曾承诺全部用于抗疫
- 详细资料
- 分类:执游快报
- 发布于 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03:18
北京时间31日消息,亚马逊(3051.88, 18.35, 0.60%)周四盘后发布的财报显示,二季度实现净利润5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一倍,创下该公司26年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亚马逊CEO贝佐斯此前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曾经表示,预计二季度经营利润将达40亿美元或更多,并承诺将二季度利润全部用于与疫情相关的费用,包括向用户送货和保障员工安全。现在到了他兑现这一承诺的时候了。
贝佐斯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是另一个非常不寻常的季度。我对我们的全球员工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感激。” 亚马逊股价今年已上涨了60%以上,使贝佐斯的个人财富增加了600多亿美元。
周四盘后,亚马逊股价一度上涨逾5%,市值增加了744亿美元。
腾讯市值时隔两年再度超越Facebook
- 详细资料
- 分类:执游快报
- 发布于 2020年7月30日 星期四 02:58
北京时间29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在今年股价大幅上涨后,腾讯市值时隔两年再次超越Facebook(233.29, 3.17, 1.38%),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社交媒体公司。
截至北京时间周三下午3点07分,腾讯市值为5.15万亿港元(约合6645亿美元),而Facebook市值截至周二美股收盘为6561.5亿美元。
今年迄今为止,腾讯股价累计上涨约43%,市值增加了约1.56万亿港元(约合2014.4亿美元)。同期,Facebook股价上涨了逾12%。
这不是腾讯市值首次超越Facebook。2017年11月,该公司市值首次超越这家美国社交媒体巨头,并在2018年多次短暂超越,但2019年全年都落在Facebook后面。
本月较早时,Facebook股价一度触及250.15美元的历史高位,但最近因为监管担忧而下跌。该公司CEO扎克伯格将于当地时间周三在美国国会众议院反垄断委员会面前作证。
这些食物烂掉都不能放冰箱
- 详细资料
- 分类:执游快报
- 发布于 2020年7月23日 星期四 02:05
香蕉、芒果:这些水果宜在12℃左右保存,放在室温阴凉处即可,过低的温度会使它们冻“伤”,发黑、腐烂。
茶叶、奶粉:这些食物本身在室温下即可保存,不需要低温保藏,放入冰箱如果密封不严,反而会使冰箱中的杂味和潮气侵入食品,既影响风味,又易发霉变质。
蜂蜜、果脯:糖分高的食物本身渗透压高、水分少不宜变质,可室温下保存,放入冰箱后由于低温会促使食品结晶析出糖分,虽然这种变化不影响食品安全,但影响食物的成色和口感。巧克力放冰箱冷存后,会在表面结出一层白霜,影响口感,且易发霉变质。
洋葱:洋葱味会侵入冰箱中的其他食物。建议将洋葱储方在阴暗、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发芽。
大蒜:冷藏并不会使大蒜保鲜,而应该放在阴暗、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
牛油果:如果不想让它熟的太快,最好放在棕色纸袋中。如果想让它变得更熟一些,可以和香蕉一起放在果盘里。
淀粉类:馒头、花卷、面包等淀粉类食物不能放进冰箱中,会加快其变干变硬的速度,如果短时间吃不了的话,可以将其密封好放进冷冻室中冷冻。
药材:药材不宜放在冰箱里,药材放入冰箱内,和其他食物混放时间一长,不但各种细菌容易侵入药材内,而且容易受潮,破坏了药材的药性。
黄瓜、青椒:黄瓜、青椒在冰箱中久存会出现变黑、变软、变味。黄瓜还会长毛发粘。因为冰箱里存放的温度一般为4℃至6℃左右,而黄瓜贮存适宜温度为10℃至12℃,青椒为7℃至8℃,因此不宜久存。
绿叶菜:绿叶菜放在冰箱里不仅叶片会更快腐坏,还可能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
全球芯片业现变局:台积电暴涨5000亿 将为英特尔代工
- 详细资料
- 分类:执游快报
- 发布于 2020年7月28日 星期二 02:35
原标题:全球芯片大变局!这家巨头突然暴涨5000亿 美国英特尔霸主地位不保?
来源:中国基金报
台湾的芯片巨头台积电,最近好事连连,不仅接到大订单,股价更是节节攀升。
在上周五美股的时候,英特尔遭遇重挫,暴跌16.24%,市值一夜蒸发415亿美元(约2911亿人民币),台积电却是另一番风光。台积电当晚大涨9.69%,市值飙升338亿美元(约2370亿人民币),总市值达3833亿美元。
而27日晚间,台积电再次迎来好消息,市值再增加近400亿美元,两个交易日下来市值更是增加了700多亿美元(约5000亿人民币),另外,台湾股市在台积电的带动下,创下了历史新高。
台积电两个交易日暴涨5000亿 获英特尔18万片6nm芯片订单
27日,台湾工商时报称,英特尔已与台积电达成协议,预订了台积电明年18万片6纳米芯片产能。
AMD方面,为了在英特尔7nm芯片进展延迟的情况下更快占领处理器市场,将加大对台积电7/7+纳米制程下单量,预计明年全年7/7+纳米芯片的订单增加到20万片,与今年相比约增加一倍,有望明年成为台积电7纳米芯片的最大客户。
得益于英特尔和AMD的订单,2021年上半年台积电制造产能将维持满载,对此,二级市场也做出了积极回应,在亚洲市场早盘期间,台积电在台北一度涨9.5%。
而27日晚间,美股开盘后,台积电在上周五美股暴涨9.69%之后,美股股价再次攀升,暴涨超10%,两个交易日,市值增加了5000多亿人民币,市值高达4200多亿美元。什么概念,差不多是中芯国际(73.360, 2.54,3.59%)的6倍,是贵州茅台(1672.280, 49.73, 3.06%)的1.5倍。
这是英特尔公司继公布7nm芯片工艺进度延期和美股7月24日收盘暴跌16.24%,公司市值一日蒸发415亿美元后,再次传出的新消息。
当地时间7月24日晚间,英特尔在电话财报会议上宣布7nm制程延迟,或将委托第三方代工厂。该消息发出后,资本市场反应剧烈,英特尔股价次日重挫16.2%,被传为其代工方的台积电股价大涨,市值暴涨420亿美元,而英特尔竞争对手AMD股价涨幅达16.5%。
成立数十年来,英特尔一直是IDM模式(设计与制造一体模式)的代表,从芯片设计,到制造、封装测试以及投向消费市场一条龙全包,这也让英特尔在竞争对手面前保持着领先地位。但是产能不足一直困扰着英特尔,其10nm工艺原计划2017年量产,但直到最近才开始大规模生产。
芯片考虑外包的消息传出后,有分析师称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败,有可能终结英特尔在计算领域的主宰地位。
台湾股市创下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股市受台积电影响创30年新高
据报道,在权重股台积电的带动下,台股指数今日上涨2.3%,报12,588.3点,为收盘新高,此前台股最高为1990年2月创下的12,495.34点;上周五台股曾盘中短暂站上该点位后回落。受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影响,台股曾于3月中旬进入熊市,当前距离年内低点已经反弹45%。
占台股指数权重超过四分之一的台积电今日涨停,股价刷新1994年上市以来高点。台湾工商时报未说明消息来源报导称,英特尔与台积电达成协议,预订了台积电明年18万片6纳米晶片;且得益于英特尔和AMD的订单,台积电2021年上半年先进制程产能将维持满载。此外,台湾经济日报也报导称,苹果在台积电龙潭厂区内成立专区,研发高阶显示技术。
作为全球最大晶圆代工厂和苹果公司主要供应商,台积电股价已从3月的年内低位拉升逾70%。得益于电子产品的出口需求,台湾上个月外销订单同比成长6.5%,创下2018年8月以来的最高成长,也优于分析师预估的年增1.2%。
英特尔半导体霸主地位将不保?
在英特尔和台积电达成协议的三天前,英特尔在业绩电话会上曾透露“可能会将主要零部件生产外包”。消息公布后,市场普遍认为,这意味着英特尔放弃了其五十年来主要的IDM竞争优势,并猜测英特尔可能将先进制程的芯片生产外包给台积电。
上周四,英特尔公布了该公司第二季度财报。虽然英特尔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超过市场预期,分别达到197.3亿美元和51亿美元,但是,英特尔在财报公告中透露,由于原本定于2021年底上市的7nm制程工艺中存在“缺陷”, 其7nm芯片生产时间较原计划推后约6个月,这意味着相关芯片将在2022年或2023年初上市。
当时,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鲍勃·斯旺(Bob Swan)称,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会准备好外包部分芯片制造,使用别家企业的晶圆代工厂。
相比之下,其竞争对手AMD基于7纳米架构的Ryzen 4000芯片已经上市数月时间,至少在时间上已领先于英特尔。
除了延期的工艺技术让英特尔焦虑之外,不同于AMD的业务模式让英特尔本身开始有了些动摇。
英特尔一直采用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的模式。有着自己的芯片工厂,从芯片的设计到制造再到封装、测试和销售都由自己把控,也就是说,可以实现芯片的自产自销。不过虽然这种模式可以自主把控技术工艺和产能,但是非常烧钱。
作为英特尔竞争对手的AMD,也曾是IDM模式的代表,2008年通过分拆卖掉了晶圆厂,以轻装上阵。业界认为它有向Fabless模式(无工厂模式)转型的倾向。自2018年开始,AMD就开始采用台积电7nm工艺,去年到今年持续“蚕食”英特尔市场占有率。
媒体报道称,AMD希望在英特尔先进制程延迟的情况下,拿下更多X86处理器市场占有率,所以也将争夺台积电产能,其明年投片量相比今年约增加一倍,预计明年全年将拿下20万片7nm/7nm+产能,将成为后者明年7nm工艺的最大客户。
独享7纳米制程所有订单
台积电二季度净赚286亿
台积电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加工企业,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场上占据了一半的份额,是行业领头羊。排名第二的是三星,但市场份额只有两成。目前中芯国际虽然也在努力追赶,其14纳米的芯片技术已经应用于华为手机。但是要赶上台积电和三星的5纳米工艺,仍然相当艰难。
当前,全球芯片制造行业中,拥有高端芯片制造能力的厂家寥寥无几,特别是拥有7纳米以下制程的代工厂,全球只有台积电和三星2家。
台积电披露的“按工艺制程划分的收入图表”可以明显看出,28纳米以下(28、16、7)的高端芯片带来的收入占据台积电总收入的比例接近80%。
而台积电的良率更高,生产周期更稳定,因此,台积电几乎独享了7纳米制程领域的所有订单,且定价权极高。同时,台积电透露,目前5纳米制程的需求十分强劲,且这种需求将会持续到2022年。
另外,台积电的3纳米制程预计将于2021风险量产,2022下半年量产,3纳米相比5纳米工艺将带来70的密度提升,20-25%的功率提升。
有了技术作保障,近年来台积电的业绩蒸蒸日上,在新冠疫情蔓延的情况下,二季度台积电还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7月16日下午,台积电在2020年Q2法人说明会上,公布了本季度的财务情况。这家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代工厂果然不负众望,Q2营收达到3107亿台币(738亿人民币,105亿美元),同比上涨为29%。
但最让人惊奇的是台积电的Q2净利润,高达1208台币(约41亿美元,286亿人民币),同比飙升81%,不仅超过了分析师预期,也创下6年来最高水平。
此外,台积电Q2的毛利润率高达53%,超过此前分析师给出的50%~52%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业绩表现优异,台积电本次调整了2020年的整体收入增长预期,从之前的10%~15%上调至20%;同时,他们也调高资本支出额度至160亿~170亿美元;但在年初,他们曾因预计经济大萧条即将到来,而下调过2020年收入预期。
“断供”华为带来隐忧
台积电占据着芯片行业的半壁江山,其客户也不容小觑,华为也是其中之一。然而由于美国颁布的禁令,台积电于7月16日宣布,若美国禁令不变,9月14日起要“断供”华为。根据台积电2019年的财报显示,华为的订单占据台积电总业务比例达14%,是台积电最重要的高端芯片(14纳米以下)客户之一,仅次于苹果的23%。如果断供,那么台积电14纳米以下的高端芯片势必出现很大的订单缺口。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此前在发布会上表示,短期来看,不能向华为供货对台积电的影响不可避免,台积电正在积极与其他客户合作,填补华为留下的空缺。
香港楼价上涨背后:失业率继续攀升 写字楼市场陷冰封
- 详细资料
- 分类:执游快报
- 发布于 2020年7月22日 星期三 03:02
原标题:香港租金大跌楼价仍涨背后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撰稿 朱丽娜 香港报道
疫情形势严峻,香港失业率连续九个月攀升。然而,这似乎并未阻碍香港开发商的推盘步伐。
香港地产龙头新鸿基地产的屯门御海湾1期项目,目前共推出138个单位,市场反应不俗,据悉已经收到超过1200个买家支付定金,超额认购7.7倍。同时,恒基地产前主席李兆基持有的北角木星街新盘维峯·浚汇项目,宣布本周内将加推33个单位。
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香港私人住宅单位售价指数报384.8点,较2月指数的377.5点大幅反弹1.9%,创下自去年12月以来的新高。今年前5个月,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累计上涨约1.48%。
同时,7月20日,房地产资讯平台Squarefoot公布的调查显示,39%受访者认为香港楼价将于未来半年向上,预计平均升幅约9.4%;22%受访者估计楼价在期内平均跌11.2%,而之前两次调查只有11%受访者估计楼市上升,有半数更估计下跌,反映香港市民对楼市态度较前一季度更乐观。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香港住宅需求仍然高企、楼市长远仍上升,以及疫情缓和、经济开始复苏是支持楼价上升的主要因素。
然而,仲量联行香港主席兼资本市场主管曾焕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日香港一手楼市成交持续回暖,“主要是之前第一季度积压的需求爆发,但由于疫情再度出现反复,这些需求可能无法长期持续,我们预计今年香港中小型住宅楼价全年下跌5%至10%,豪宅楼价则下调10%至15%。”
事实上,自2003年至今,香港房价已创造了连续16年上涨的“神话”,这也是香港历来最长的房价上涨周期。仲量联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08至2012年量化宽松措施的影响下,按揭利率长期处于低位,市场资金充裕,导致楼价在2008至2018年的十年间上升超过200%。
曾焕平指出,目前香港面对疫情暴发、经济收缩、失业率上升等多重因素叠加,楼价或难以重现在2008年金融风暴后急升的情况。
失业率继续攀升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4月至6月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为6.2%,相比3月至5月的5.9%上升0.3个百分点,创逾15年高位。就业不足率升至3.7%,更是接近17年新高。
特区政府表示,4月至6月香港的总就业人数为362万人,与3至5月的361.9万相若;总劳动人口约为386万人,增加约1.1万人;失业人数则增加约1万人,达到24万人;同期就业不足人数则增加约7800人至14.3万人。
相比之下,在疫情暴发之前,去年11月至今年1月香港的失业人数仅为12.23万,这意味在疫情期间有约12万人加入了失业大军。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表示,第二季劳工市场继续恶化,不过因本地疫情在五六月缓解,劳工市场面对的压力在季末有纾缓迹象,同时政府“保就业”计划的开展亦有帮助。他指出,4月至6月总就业人数跟3月至5月的数字相若,显示就业情况在上季末有稳定的迹象。
然而,自7月初期,香港疫情出现第三波暴发。7月21日,香港新增61宗新冠确诊个案,其中58宗为本地个案。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自7月16日以来,香港本地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六天维持在每日50宗以上。罗致光坦言,本地疫情个案最近再度急飙,经济前景仍面对巨大不确定性,预计未来本地劳工市场情况将很大程度视乎环球及本地疫情如何演变。
由于特区政府近日再度收紧“限聚令”以及实施公务员在家工作,星展香港经济学家谢家曦认为,随着疫情恶化,预期社交限制措施会在8月持续,特区政府将在第三季度甚至第四季度维持入境强制检疫措施,进一步削弱市民消费意愿,不排除失业率会进一步上升至7%。
在莱坊执行董事林浩文看来,目前香港失业或半失业人口的购买力主要影响小型住宅单位,但由于企业生意差,许多中高层管理人士收入也受到影响,降低他们买楼或换楼的购买力。
尽管如此,综合来看,他预计“未来数月住宅成交量每月约4000-5000宗,一手市场的表现仍然会较好”。
特区政府表示,自6月以来,有超过11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香港。银行体系资金充裕,不断拉低按揭利率。香港经络按揭转介首席副总裁曹德明向记者表示,受惠于各国央行持续推行量宽政策,香港资金保持流入的状态,一个月银行同业拆息(HIBOR)自3月底曾高见2.05厘(2.05%)后一直回落,至5月份平均一个月HIBOR已回落至0.83%。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香港银行的按揭利率主要与HIBOR挂钩,目前的实际按揭利率已跌至2.2%,创下近两年以来的新低。
写字楼市场陷入冰封
相比之下,香港经济衰退对商业地产市场的影响十分显著。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香港,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的中环租金曾经 “贵”绝全球。中环是香港金融业的代名词,能够在中环的国际金融中心(IFC)、置地广场、交易广场上班是大多数香港金融业人士的骄傲。一直以来,中环地区向来是外资金融机构的大本营。
2019年全球最昂贵的十大写字楼市场中,亚洲占六席。其中,香港中环连续四年蝉联全球最贵顶级写字楼榜首,每平方英尺的年租金高达2496港元,较第2位的伦敦西区每平方英尺租金222.7美元高出近45%。
然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众多企业为控制成本而纷纷选择搬离昂贵的中环核心区。由于需求锐减,中环甲级写字楼上半年租金同比减少17.6%至每平方英尺100港元,在香港各区写字楼市场中跌幅最大。在租赁需求趋疲弱的情况下,该区租金自去年四月高位下调了23.3%。
仲量联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退租的楼面面积高达130万平方英尺,创下18年以来的新高,其中74%的面积位于港岛区。今年上半年整体甲级写字楼新承租楼面面积同比锐减53%。整体甲级写字楼市场期内录得142万平方英尺负吸纳量(指新增供应面积超过已出租面积),为有纪录以来整体市场最高的负吸纳量。
仲量联行商业部主管鲍雅历(Alex Barnes)表示,由于租赁需求持续疲弱,整体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升至7.6%,创下自2009年9月以来的新高。“在疲弱的经济环境下,我们预料下半年的租赁需求将持续低迷。中环租金在空置率上升的情况下,面临的下调压力将为各区最大,估计全年租金将减少25%至30%,但下半年跌幅料将会收窄。”
一直以来,香港IFC被视为香港中环超甲级写字楼的地标,瑞银、港交所、金管局等多个外资大行、监管机构的办公室都坐落于此。据报道,澳洲投资银行麦格理与国际金融中心一期业主于今年4月底签订协议,提早两年退租20楼大部分面积,只保留数层楼面,较高峰时期的承租面积减少近一半。日资券商野村证券于今年2月决定退租二期的25楼及27楼,整体面积由6层缩减为4层。
此外,租金急剧下跌令甲级写字楼的吸引力减低,导致相关资产的价格在今年上半年同比下跌14.1%。仲量联行的数据显示,在不明朗的市场前景下,买卖双方的期望价差扩大,写字楼总成交额上半年大幅减少91%至31.1亿港元。
业界认为,去年以来的社会波动,叠加今年的疫情影响,导致写字楼和商铺租金下调,是一种正常的市场反应。此前,香港的房价和租金都偏高,短时调整并不会改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