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司机提仲裁人数超6万:或需10年解决 耗资6亿美元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生活
- 发布于 2019年5月09日 星期四 03:12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9日早间消息,据彭博社报道,在Uber看来,使用仲裁手段解决与司机的争端是一个聪明的做法,它不仅能够避免代价高昂的集体诉讼,还能避免事件被媒体放大,在这种模式下很少有司机能够给该公司带来真正的麻烦。但是Uber的这个算盘可能是打错了。
当前这家打车企业为上市进行筹备,他们在上市时的估值有可能会达到840亿美元。然而该公司的说明显示,这些年来曾对Uber提出过仲裁的美国司机数量超过了6万人。这个数字让法律专家倍感惊讶,专家认为,解决完全部这些仲裁有可能会让Uber花费10年的时间,还要耗费至少6亿美元资金。
在即将上市的背景下,Uber这个数字成为了外界关注的重点。从Uber的角度来看,仲裁能够避免司机抱团对该公司进行集体诉讼,从而威胁其业务模式:将司机视为独立承包商,而不将其视为全职员工。
然而,尽管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诉讼,但是积累了6万起仲裁事件,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数量。法律专家南希·克里敏斯(Nancy Cremins)说到:“从行政和法务的角度来看,这个数量都是不可能解决的。”
零工经济企业依赖于大量外部伙伴,但是这些企业并没有将这些人视为员工,而是将他们归类于独立承包商,因此在出现争端的时候,零工经济企业非常喜欢使用仲裁手段解决问题。从Uber司机的角度来看,他们认为尽管这种业务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但是同时这种工作方式让他们失去了很多福利和保障。于是,大量的司机产生了不满,他们认为Uber将大部分服务成本转嫁到了司机身上,例如燃油、保险和车辆维护等费用,都需要司机自己来承担。
仲裁人数众多给Uber带来的最明显的影响就是高额的仲裁费用,保守估计该公司每完成一个仲裁案件就需要付出1万美元的成本。而克里敏斯认为,该公司解决一个仲裁案件的成本为接近2万美元。考虑到已提起仲裁的司机的数量,这意味着Uber公司需要在这方面花费至少6亿美元,这还不包括为那些在仲裁中胜出的司机所提供的赔偿。
专家表示,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Uber在集体诉讼中所作出的赔偿。例如,今年3月该公司解决了一个由1.36万名司机提起的集体诉讼,而这起诉讼的和解费用为2000万美元。
Uber公司的发言人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他表示在IPO之前他们需要遵守监管静默期的规定。
哈啰出行探索在电动自行车行业推行“新零售”模式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生活
- 发布于 2019年5月08日 星期三 06:01
目前,我们的共享单车已经可以盈利了。但基于共享单车的性质,期望高收益是不现实的。当然,共享单车只是起点,不是终点。”在2019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高峰论坛上,移动出行平台哈啰出行执行总裁李开逐表示,公司正探索在电动自行车行业推行“新零售”模式。
去年9月份,哈啰单车更名为哈啰出行,两字之差折射出企业定位的变化——从哈啰共享单车到哈啰助力车、哈啰顺风车,这家从共享单车起步的公司正在加速深耕移动出行领域。
在中短途出行方面,低速电动车无疑是不少人的刚需。中国自行车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17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已从1亿辆增长至2.5亿辆;2011年至2017年,中国电动自行车年度产销量在3000万辆左右,市场容量在1000亿元左右。随着《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于4月15日正式实施,大量原电动自行车被划入机动车板块,需要驾驶证、强制保险,只能在机动车道行驶;大量不合规电动车会被淘汰。这意味着,电动自行车行业将迎来新机遇。
与汽车产业的快速互联网化不同,两轮电动车行业转型进程还处于“蛮荒时期”。“传统两轮电动车行业经营模式比较滞后,单一门店销售限制了发展空间,经济效益也非常有限。”哈啰出行电动车业务负责人迟星德说。
如何改变传统两轮电动车行业的境遇?“哈啰出行要从开放的渠道、智能的产品和标准化服务三个方面打造全新的电动车租售平台。”李开逐表示,一方面通过“哈啰搭台、品牌唱戏”方式,让更多电动车品牌商通过平台参与进来,为用户提供租售一体的多样化选择;另一方面,从品牌、流量、系统和基础设施等多维度为相关行业企业赋能。
有关专家表示,哈啰电动车租售一体化的新零售模式,实际上就是通过赋能整个行业打造一个智能化的电动车租售平台。此举能够带来三大好处。其一,能够提高流动效率,更好地连接厂家和用户;其二,搭建一个车联网系统,推动行业数据化升级,提高用户运营价值,培育更好的用户服务生态,未来修车、保险等工作都可以在APP上直接完成;其三,搭建一个全域能源体系,推动电动车解决续航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哈啰出行目前正在推动“AI哈啰芯”与哈啰标准化锂电池换电站智能互联,力争打造一个更加完善的换电网络。“我们希望有朝一日电动车能源也能像水、电、煤一样成为普遍的基础服务,换电网络密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终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为自己的电瓶车换电。”李开逐表示。
“我们的目标不是卖车,而是建造一个电动车车联网数据网络,让电动车行业加快网络化升级步伐,逐渐形成巨大的两轮电动车车联网。这个改变该怎么形容呢?也许就像手机从功能机时代进入智能机时代吧。”李开逐说。
再战第三胎!“S女王”莱弗利挺孕肚现身电影首映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生活
- 发布于 2019年5月03日 星期五 14:35
新浪娱乐讯 5月3日,布蕾克·莱弗利挺着孕肚亮相《大侦探皮卡丘》首映,不言自明透露了她已怀上了与丈夫瑞恩·雷诺兹的第三个孩子。
布蕾克与雷诺兹2011年合拍电影《绿光战警》假戏真爱并于隔年结婚。他俩婚后育有4岁长女詹姆丝与2岁次女伊内丝,但为了让孩子有正常不受打扰的童年,夫妻俩相当注重子女隐私。一直到2016年雷诺兹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留名时,一家4口才首度公开亮相,詹姆丝还手拿麦克风蹦蹦跳跳的模样萌翻,成全场焦点。
2018年光通信市场增速放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生活
- 发布于 2019年5月07日 星期二 03:30
作者:高超
与2017年相比,2018年的光通信市场发生了一系列改变,这种改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018年,全球各地都在推进光纤网络的建设,推动光纤光缆的需求不断上涨,不过这波上涨行情并没有出现在中国市场。英国咨询机构CRU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光缆消费总量超过了5亿光纤公里等级,不过增速放缓至4%,为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全球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在中国市场,2018年底中国国内需求出现显著回落。
从CRU报告来看,中国市场需求回落,但是国内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在推动光通信企业业绩翻红,而且还造就了两家年收入超过300亿元的企业巨头,而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也有五家。
据2018年年度报告,在10家上市光通信企业中,中天科技营收最多,达339.24亿元;亨通光电和烽火通信紧随其后,分别有338.66亿元和242.3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多的是亨通光电,达25.32亿元;中天科技和长飞光纤分列二三位,分别有21.22亿元和14.89亿元。
显而易见,2018年光通信市场根据依然是稳固的,并没有出现明显掉队的情况。
光通信主业增速放缓
尽管几大上是光通信企业的年报依然令股东们满意,但是一旦聚焦到光通信主业上,依旧能够反映出2018年光通信市场的一丝凉意。
据年报,在十家代表光通信企业中,有三家企业光通信产品营收下滑,五家企业营收同比增幅放缓,仅有两家营收上涨。
在营收下滑的三家企业中,凯乐科技跌幅最大,高达35.85%;其次是特发信息,跌幅有7.31%。
在营收同比增速放缓的企业中,长飞光纤和中天科技的放缓幅度最明显,2017年同比增速均达到两位数,而2018年则降至个位数,分别减少19个和17个百分点。亨通光电和烽火通信的变化较小,分别减少1.7个和3.9个百分点。
光通信主业营收变化如此明显,与2018年国内光通信市场的变化有着非常大的关联。2018年初,中国移动启动了当年第一批次普通光缆集采,集采总量达1.1亿芯公里。中国移动在招标公告中指出,这是半年的使用量。按照往年的经验,中国移动会于当年下半年启动第二批次光缆集采,采购数量大约与第一批次相当。但事实是,下半年光通信市场风云突变,中国移动取消了原定的第二批次集采,从而使得光通信行业焦虑气氛上升。
一家光通信企业的高管在提及运营商集采的时候颇为无奈。他告诉《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运营商集采前期需求量过大,光企当时产能不能满足这些需求,从而推动光通信企业扩产,当产能能够满足运营商庞大需求量的时候,运营商又突然不需要那么多产品了。
这正是因为这样的变化,导致国内多家企业减少了光纤光缆生产量,但是库存量仍面临大幅增加。据年报,通鼎互联2018年通信光缆销售量和生产量分别同比下降7.57%和6.18%;特发信息销售量和生产量分别同比减少9.03%和3.63%。作为对比,通鼎互联通信光缆库存量同比增长124.11%,特发信息光纤光缆库存量同比仅减少0.66%。
当然,在10家上市光通信企业中,富通鑫茂是比较特殊的。据该公司年报,2018年该公司在资本层面进行了一系列运作,首先控股股东由西藏金杖变更为富通集团,其次富通鑫茂收购了富通光纤光缆(成都)有限公司80%股权。通过上述两项运作,令富通鑫茂业绩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
不过,富通鑫茂的情况仅仅是个例,这并没有改变光通信企业2018年光纤光缆主营业务营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事实。
多元化已成必修课
如果前几年多元化的目的仅仅是扩充企业规模,增加产品品类和收入的话,那么2018年对于光通信企业而言,多元化就已经成为“找补”光通信市场增长动力不足的必然选择。
某光通信企业董事长在此前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光纤光缆业务板块业绩增幅虽然有所放缓,但是该企业可以通过其他板块弥补回来,继续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目前国内光通信企业的多元化方式比较多,主要归结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向光通信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即小多元化;另一方面是突破界限,跨界到其他产业,比如新能源、电力、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即大多元化。
小多元化的典型企业主要以五大光通信头部企业为主,其中长飞光纤进一步明确数据中心和互联网企业是该公司未来增长的战略客户群,在海外多国应用落地以通信网络工程总包为代表的通信解决方案,同时与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进入海缆及其工程服务领域。亨通光电在巩固海洋通信和量子保密通信业务,承建“京雄量子干线”的同时,与英国洛克利成立的合资公司亨通洛克利,已完成100G QSFP28 AOC硅光模块封装及测试平台搭建,进入100G QSFP28 AOC硅光模块的产品试制阶段,并进行可靠性验证,同时进行100G QSFP28 CWDM4硅光模块及400G DR4硅光模块样品试制。中天科技推出了一体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提供系列化智能绿色节能的微模块产品,并支持单柜及机柜系统等多种模式运行。
相比小多元化,烽火通信、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在大多元化方面的发展差异较大,更体现这些公司不同的战略布局。烽火通信积极参与三大运营商的 5G 试点项目,其虚拟化路由器系列产品通过下一代互联网中心组织的SDN/NFV互通测试;深度参与OpenStack、DevOps等技术生态建设,以FitOS为核心的云计算平台性能进一步提升;行业应用软件及解决方案进一步完善;智慧应用端到端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智慧政务、智慧园区、智慧交通等新型场景;云操作系统产品在多省份政务云、视频云和企业云中实现规模商用;云存储产品性能、应用规模在业内具有一定优势。中天科技在新能源领域通过引入高导电性材料、超薄高强度材料、高克容量高压实LFP材料,配套工程化技术的解决,已实现比能量>170Wh/Kg的LFP产品量产,并保持了成本可控、一致性良好、电性能无降低的优势。亨通光电积极参与云南联通社会化合作项目,目前业务已涵盖8个地州,覆盖人口超3000万,呈良好向上的发展态势,在运营商系统、通信行业中获得认可,“投资+建设+运营”的产业链竞争优势凸显,为后续参与混改提供了宝贵经验。
2018年,通过积极布局多元化,国内光通信企业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据年报,2018年,长飞光纤包括数据中心布线、通信网络工程建设等相关业务在内的其他产品服务实现收入9.42亿元,同比增长49.91%。其中,综合布线业务收入相比2017年大幅增长89.41%。亨通光电海洋电力通信与系统集成产品营收达11.8亿,同比增长126.9%,而智能电网传输与系统集成产品同比增长更多,达260.11%。烽火通信的通信系统设备产品营收为149.7亿元,同比增长13.45%,占该公司总营收的61.77%。
显然,如果说光纤光缆是光通信企业的现金牛的话,那么多元化正在成为这些企业进一步增强自身实力,抵御风险的良好港湾,更是一门必修课。
国际化寻求新突破
在国内光通信市场红红火火的时候,就有光通信企业提出“产品过剩”的概念,并希望通过海外市场来消化这部分产能,而到了2018年,国内实力较强的光通信企业布局全球化的脚步变得更快,紧迫性也更强了。
通过分析几大光通信企业的年报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海外营收都取得了较高的增长,不仅如此,扩大海外市场版图的动作也越来越多样化。
长飞光纤2018年持续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一方面,继续推行技术换市场的战略路线,加紧海外产能布局;另一方面,加强海外销售服务团队,走深耕融合经营之路,做大做强海外业务,从而在2018年取得了不错的海外业绩。据年报,2018年,长飞光纤海外营业收入为18.86亿元,同比增长62.54%,是该公司2014年上市以来,海外营收增幅第二高的一年,仅比2017年的65%略低2.46个百分点。
亨通光电以电缆和海缆为突破口,在海外EPC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中标“葡萄牙Windfloat 项目”,成为在西欧地区签约大型海缆总包项目的中国企业;中标尼泊尔220kV输电线路项目,实现公司在陆上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项目上的国际化突破。受此推动,亨通光电海外销售收入为34.21亿元,同比增长6.83%。
烽火通信在积极拓展新客户的同时,深挖存量客户,系统设备产品在南美、东南亚实现存量扩容及国家主流运营商的规模突破,线缆产品继续保持出口领先的地位,总包模式在海外市场规模持续提升,并取得了成功复制。为此,烽火通信海外营收达62.73亿元,同比增长19.56%。
中天科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销售网络覆盖沿线61个国家,覆盖率达95%以上。与此同时,中天科技多年培育的海外工程总承包业务进入收获期,多个输变电和海缆总包工程陆续交付,拉动收入增长,实现海外营收106.91亿元,同比增长149.15%。
在靓丽的业绩背后,国内光通信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实际上并非尽善尽美。据几大光通信企业的年报,光纤光缆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地区,欧洲和北美洲市场涉猎较少,而海缆市场,特别是海光缆市场,国内企业所占市场份额更少。亨通光电直到去年海光缆国际交付长度总计才超过1万公里,与国际海缆巨头相比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而且更令国内光通信企业无奈的是,国际海缆市场的门槛太高。相关企业负责人不止一次地抱怨说,不仅国际运营商主要选择全球三大海缆巨头的产品,就连国内运营商在建设国内海缆项目的时候也优先考虑海外企业的产品。
显然在国际市场上,国内光通信企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还有更广阔的领域有待进一步开发。
而且还有一个事实就是,对于光通信企业而言,光通信市场主要还是在国内,毕竟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光通信市场,中国市场一感冒,全球市场都要打喷嚏,这从CRU的报告中也有反映。据CRU估算,2018年中国光纤光缆需求量缩减了1%,中国以外的所有市场的光纤光需求量增加了10%,但是全球光纤光缆需求量仅增长4%。
与此同时,十家代表光通信企业的年报也一致反映,其国内市场营收占比均超过六成,富通鑫茂和南方通信甚至只专注国内市场。因此,在做大做强海外市场的同时,努力提升国内市场业绩才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回报。
聚焦5G战场
2018年已成过去式,在总结经验之后,更多的是关注2019年以及未来的发展。
2019年,业内普遍观点是,光通信市场需求增长依旧乏力,这从三大运营商2019年资本开支计划可见一斑。据年报,三大运营商2019年资本开支总额约2859亿元,其中中国电信约780亿元,中国移动约1499元,中国联通约580亿元。与2018年相比,增长幅度不大,且增长额度主要集中在5G方面。在5G投资方面,2019年中国电信约90亿元,中国联通为60亿——80亿元,中国移动则不超过172亿元,今年三大运营商5G投资不低于340亿元。
虽然三大运营商对5G投资仍持谨慎态度,但是5G投资将是今年最大增长变量。为此,国内光通信企业在2018年年报中均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在2019年积极布局5G。
亨通光电指出,2019年,该公司将聚焦 5G 通信基础设施产品、解决方案与行业应用,加快研发与储备超低损耗光纤、OM4/OM5多模光纤、400G硅光模块、硅光芯片等产品与技术,提升5G系统解决方案的设计与集成能力,扩展到产业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等应用。实现 100G 硅光模块的产业化,并积极引进、消化吸收积累相关核心技术能力,同时,加快物联网传感、太赫兹通信、工控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培育与产业化,抢占行业发展先机。
烽火通信在运营商市场构筑面向系统产品的统一FOS平台,完善5G承载解决方案;加速管控一体的商用化,推动SDN、统一网管、云计算、微服务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面向运营商下一代“云网一体”战略转型升级,加强以电信云为核心的云平台技术开发,加快设备SDN和NFV化演进,全面布局下一代网络。
中天科技在5G多建设场景需求下,将推动5G技术和承载向更高层次和目标演进,提供大容量、高带宽、高灵活性、更低成本,更高质量、更有优势的5G网络产品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网络更具有商业价值,是中天科技持续追求。
长飞光纤虽没有在年报中了没有提出5G方面的具体战略,但表示要确保核心预制棒及光纤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同时在国际化和相关多元化方面加快战略部署。显然,这是在为5G蓄力。
2018年,光通信市场风云变幻,在推动光通信企业业绩增长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诸多挑战。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挑战将延续到2019年。
据CRU报告预测,2019年中国光纤光缆市场消费量将再次下滑,该地区市场已经进入转型期——三大运营商完成了4G和FTTH网络的大部分工作,而5G建设目前仅限于部分城市进行大规模外场试验。
不过可喜的是,在日前召开的2019年FTTH亚太大会上,与会的全球主要运营商、光纤光缆制造厂商、行业协会专家和咨询机构均普遍认为,这一“困境”是短暂的,随着5G建设在全球同步展开,光纤光缆市场消费量将会放量增长,特别是在中国,5G将是未来几年内光纤需求增长的重要推手。而这个时间点,业界普遍观点是2021年前后。目前,中国拥有足够的产能、新一代技术和产品,已经为5G需求做好了充分准备,只欠东风。
外媒:中国成全球空调用电最多国家 超过美国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生活
- 发布于 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 06:44
北京时间26日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巴菲特近日在伯克希尔哈撒伟总部接受了该报近三个小时的采访。他在采访中表示,他之所以在88岁仍保持充沛的活力,是因为热爱自己的事业。
根据已报告的在外流通股数计算,伯克希尔目前市值超过5200亿美元。现年88岁的巴菲特自1965年以来一直执掌该公司,并且从未公开表示过要退下来。
巴菲特表示:“我每天(工作)都是在休假。如果有别的地方我想去,我就去那里。这里就是我的游乐园,你现在正坐在里面。我在这里得到的乐趣实际上比这个世界上任何88岁的人都多。”
作为全球第三大富豪,巴菲特目前身价据估计高达860亿美元。他表示,他留在伯克希尔掌门人位置上,是因为想继续做自从他在11岁买下第一只股票后就喜欢做的事情。
巴菲特说:“我买不到时间,我买不到爱,但我可以用金钱做任何事情,很多事情。为什么我每天早上醒来,从床上跳起来,88岁仍然充满活力?因为我热爱我做的事情,喜欢和我一起做事的人。我在这里有25个人。一起去看棒球比赛。他们努力让我的生活变得美好,我也努力让他们的生活变得美好。”
在采访中,巴菲特拒绝了向股东支付股息的想法。伯克希尔聚合资本,而不是分散资本。“我喜欢我们的生意,我喜欢管理它们的人,我喜欢我们的股东。我们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嗯,合作关系。查理(芒格)也是这么想的,我们的董事们也是这么想的。”
2014年,伯克希尔股东拒绝了一项要求该公司开始支付股息的提议。但当时,该公司的现金储备要比现在少得多。分析人士怀疑,如果巴菲特不再掌权,股东们是否会以同样的方式投票。
巴菲特支持减少公司大量股东权益的唯一方式是,当股票以低于其真实价值的价格出售时,回购股票。在他看来,这相当于以有吸引力的价格买断合伙人。他表示,伯克希尔可能有朝一日会回购至多1000亿美元的股票。
巴菲特在今年2月的年度致股东信中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伯克希尔很可能会成为其股票的重要回购方,回购将发生在股价高于账面价值,但低于“我们对其内在价值的估计时”。
在巴菲特放宽回购标准后,伯克希尔去年回购了价值13亿美元的股票。
回购开始的部分原因是巴菲特未能进行重大收购,这也是伯克希尔在2018年结束时坐拥1119亿美元现金和等价物的重要原因。
巴菲特说,他能够明智地买入的公开交易的股票不超过100只。直接收购公司并不容易。一家价值10亿美元、市值立即增长50%的公司根本帮不上忙,“5亿美元听起来不错,10亿美元听起来是笔大投资,”但作为对伯克希尔资产的贡献,“(5亿美元)还不到千分之一。”
巴菲特还谈到了他的身后事。他说:“我不为我的死亡而烦恼。我不迷信——那可能很昂贵。”
巴菲特不认为伯克希尔的成功仰仗他的个人品牌。对他来说,伯克希尔的唯一优势是其无与伦比的财务实力和资金投入的速度。在他去世后,他预计将有一群投资银行家兜售分拆的“胡说八道”的想法,“但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人屈服于这种压力。”
关于继承的问题要到继承的时候才能完全解决。巴菲特本人也承认这一点。他指出,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的继任者只能靠自己了,他们必须“证明这一制度是可行的”。